查看: 1942|回复: 20

[疑难题目] 初三化学题……求助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13-11-6 20:04:42
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的注意事项有哪一点?目的是什么?{:tlxy30:}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发表于 2013-11-6 20:09:24
没学化学= =但是看在LZ头像和签名的份上帮LZ问了下度娘= =不过可能不是= =
1.在试管一头塞上胶塞,插上导管,再用手握住试管,另一头放入水中,看是否有气泡产生,如果有,气密性良好.当然如果效果不明显的话可以稍稍加热,再观察现象.
2.可以把部分仪器放在水中,看有无气泡.
3.可以通过某些反应现象判断是否漏气.如初中学的在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比例时,如果装置漏气,水在瓶中所占的体积就会减小.
或者:
一、空气热胀冷缩法

这是教材上介绍的常用的一种方法,操作简便行,但有四个缺点:①如果仪器玻璃较厚、装置较大,或者手掌温度与空气温度相差不大时,都不会产生气泡,更不能形成水柱;②每检查一次用时间偏长;③导气管的尾端被水浸湿,不适宜做避免水参与的实验(如制氨气、制氯化氢等);④若装置内已经装入了试剂就不能再行检查。

二、注水法

适用于检查启普发生器或类似于启普发生器的装置。首先关闭排气导管,从顶部漏斗口注水,当漏斗下端被水封闭后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此法有两个缺点:①装置内部被水浸湿;②如果已装入了固体试剂则不能再行检查。

为了消除上述两种方法中的缺点,现设计了以下三种气密性检查方法。

三、外接导管浸水法

在装置的尾端导气管上外接一段橡皮管和20~30cm长的玻璃导管,导管浸入试管内的水中,水进入导管一段高度后不再进入,内外液面高度差较大,把试管上下移动几次,仍然如此,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进入导管很多,液面高度差很小,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四、滴定管压气法

取一支25mL滴定管,下端与橡皮管连接,橡皮管变曲成U形与装置的尾端导管连接,滴定管内装满水。打开滴定管开关,水面下降一段距离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不停,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使用此法要注意:滴定管里水面不能超过装置尾端导管30cm高度,否则,压强太大,空气有可压缩性,水有可能流入装置里。

五、滴定管抽气法

取装水的一支25mL滴定管,其上端通过单孔橡皮塞和橡皮管与装置尾端导管连接。打开滴定管的开关,如果水面下降一段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可能和LZ问题不太一样= =抱歉了- -
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小乌~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3-11-6 20:13:34
楼上首楼答题,太厉害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20:16:18
虽然不是……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3-11-6 22:09:15
以前学过,现在忘了,亏我还是学化学的。。。好像是防止闪爆有关系,之前试管内要充满水,防止混入空气到达爆炸极限。。。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11-17 11:00:11
大概是防止什么东西泄出吧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