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30|回复: 10

[知识科普] 手语的演变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13-8-22 17:57:13
古代就有手语的存在,并非专为聋哑人所有,古人靠手势来传达沟通意见,而后才慢慢产生语言。古人以打猎耕种为主,社会上需要遵循的规则也少,因此聋人较能适应生活,但文化发达后社会进步,抽象的符号也多,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只好藉手语来表达沟通情意了。
手语历史悠久,但是正式的聋教育却是四百多年前才发展的,可考察到的是法国第一位伟大的聋教育家德雷佩神父,为了需要,自己创造发明手语以利管训工作。到了1760年他的收容所改为国立聋校,他被任命为第一任校长,他的助手认为应该编手语字典,也花很多时间致力于手语编辑工作,可惜手势太复杂,不能广泛被人使用,何况一个字有时往往需要用许多手势方能解释清楚,尤其抽象的表达更难,所以在1880年后只好改用口语法教学。
美国在1817年设救济院,收容聋者并开始使用手语。日本模仿力强,1880年也在东京设立第一所聋哑学校,而后大阪、京都也都相继成立聋校。1895年起台湾被日本人占据50年,在这段期间日本人在台湾的台南、台北成立聋校,所使用的手语大多是东京、大阪型。
1887年美国传教士梅耐德夫人,在大陆山东成立启瘖学校,她采用口语教学,出版一套用贝利字母拼音编辑的《启瘖初阶》读本,聋人间也有他们使用的大陆型手语,而且广行于北平、上海、南京和广东,甚至香港各地,1945年台湾光复,在台的日本老师被遣送回国,1949年大陆解放后,有些大陆聋校的老师栈台北启聪任教,于是台北混合了一些大陆语。左营启英聋校姜校长毕业于大陆启瘖学校,则采用大陆系手语。再加上聋胞散居各地,北、中、南三所聋校地区隔离,于是聋人所使用的手语逐渐现差异。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发表于 2013-8-22 19:38:48
学到了,给楼主的贴一个大大的赞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3-8-22 20:16:56
谢谢,收藏了
发表于 2013-8-22 22:24:51
谢谢LZ~~~收藏了~~~
发表于 2013-8-23 12:54:20
谁会手语?不是残疾人才去学吗?(一般情况)。、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