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学院
狄仁杰
查看:
6611
|
回复:
5
[知识科普]
狄仁杰
简洁模式
8800
发表于 2011-2-19 19:34:42
狄仁杰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生肖虎,汉族,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南郊区)人;唐(武周)时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当政时期宰相。举明经。历官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宁州、豫州刺史,武则天即位,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为来俊臣诬害下狱,贬彭泽令,转魏州刺史,神功初复相,后入为内史,封燕国公。在武则天当政时,以不畏权贵著称。
中文名: 狄仁杰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山西太原
出生日期: 630年
逝世日期: 700年
职业: 宰相
所处朝代: 唐/周(武则天当政)
人物简介
狄仁杰,生于唐贞观五年(63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九月辛丑(二十六)日(700年11月11日),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
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他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曾担任国家最高司法职务,判决积案、疑案,纠正冤案、错案、假案;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是我国历史上以廉洁勤政著称的清官。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闻讯泣言之:“朝堂空也!”赠文昌右丞,谥曰文惠;唐中宗继位,追赠司空;唐睿宗即位之后又封之为梁国公。
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每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所匡正,他可谓推动唐朝走向繁荣的重要功臣之一。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狄仁杰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绪,任贞观朝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任夔州长史。狄仁杰通过明经科考试及第,出任汴州判佐;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狄仁杰被吏诬告,阎立本受理讯问,他不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且发现狄仁杰是一个德才兼备的难得人物,谓之“河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推荐狄仁杰作了并州都督府法曹。
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年),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兢兢业业,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无冤诉者,一时名声大振,成为朝野推崇备至的断案如神、摘奸除恶的大法官。为了维护封建法律制度,狄仁杰甚至敢于犯颜直谏。仪凤元年(676年),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因误斫昭陵柏树,仁杰奏罪当免职。高宗令即诛之,仁杰又奏罪不当死。帝作色曰:“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左右瞩仁杰令出,仁杰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易。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昔汉文时有盗高庙玉环,张释之廷诤,罪止弃市。魏文将徙其人,辛毗引裾而谏,亦见纳用。且明主可以理夺,忠臣不可以威惧。今陛下不纳臣言,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从今日为始。古人云:“假使盗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帝意稍解,善才因而免死。
不久,狄仁杰被唐高宗任命为侍御史,负责审讯案件,纠劾百官。任职期间,狄仁杰恪守职责,对一些巧媚逢迎,恃宠怙权的权要进行了弹劾。调露元年(679年),司农卿韦弘机作宿羽、高山、上阳等宫,宽敞壮丽。狄仁杰上奏章弹劾韦弘机引导皇帝追求奢泰,韦弘机因此被免职。左司郎中王本立恃恩用事,朝廷畏之。狄仁杰毫不留情的揭露其为非作歹的罪行,请求交付法司审理。唐高宗想宽容包庇王本立,狄仁杰以身护法:“国家虽乏英才,岂少本立辈!陛下何惜罪人以亏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戒!”王本立最终被定罪,朝廷肃然。后来,狄仁杰官迁度支郎中,唐高宗准备巡幸汾阳宫,以狄仁杰为知顿使,先行布置中途食宿之所。并州长史李冲玄以道出妒女祠,征发数万人别开御道。狄仁杰说:“天子之行,千乘万骑,风伯清尘,雨师洒道,何妒女之害耶?”,俱令作罢,免除了并州数万人的劳役。唐高宗闻之赞叹说“真大丈夫矣!”。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狄仁杰出任宁州(今甘肃宁县、正宁一带)刺史。其时宁州为各民族杂居之地,狄仁杰注意妥善处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抚和戎夏,内外相安,人得安心”,郡人为他勒碑颂德。是年御史郭翰巡察陇右,宁州歌狄刺史者盈路,郭翰返朝后上表举荐,狄仁杰升为冬官(工部)侍郎,充江南巡抚使。狄仁杰针对当时吴、楚多淫祠的弊俗,奏请焚毁祠庙1700余所,唯留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四祠,减轻了江南人民的负担。垂拱四年(688年),博州刺史琅琊王李冲起兵
反对武则天当政,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响应,武则天平定了这次宗室叛乱后,派狄仁杰出任豫州刺史。当时,受越王株连的有六、七百人在监,籍没者多达5000人。狄仁杰深知大多数黎民百姓都是被迫在越王军中服役的,因此,上疏武则天说:“此辈咸非本心,伏望哀其诖误。”武则天听从了他的建议,特赦了这批死囚,改杀为流,安抚了百姓,稳定了豫州的局势。其时,平定越王李贞的是宰相张光弼,将士恃功,大肆勒索。狄仁杰没有答应,反而怒斥张光弼杀戮降卒,以邀战功。他说:“乱河南者,一越王贞耳。今一贞死而万贞生。”“明公董戎三十万,平一乱臣,不戢兵锋,纵兵暴横,无罪之人,肝脑涂地。”“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如得上方斩马剑加于君颈,虽死如归。”狄仁杰义正辞严,张光弼无言可对,但怀恨在心,还朝后奏狄仁杰出言不逊。狄仁杰被贬为复州(今湖北沔阳西南)刺史,入为洛州司马。
狄仁杰的才干与名望,已经逐渐得到武则天的赞赏和信任。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被任命为地官(户部)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开始了他短暂的第一次宰相生涯。身居要职,狄仁杰谨慎自持,从严律己。一日,武则天对他说:“卿在汝南,甚有善政,卿欲知谮卿者乎?”狄仁杰谢曰:“陛下以臣为过,臣当改之;陛下明臣无过,臣之幸也。臣不知谮者,并为善友。臣请不知。”武则天对他坦荡豁达的胸怀深为叹服。
狄仁杰官居宰相,参与朝政之时,也正是武承嗣显赫一时,踌躇满志之日。他认为狄仁杰将是他被立为皇嗣的障碍之一。长寿二年(693年)正月,武承嗣勾结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当时法律中有一项条款:“一问即承反者例得减死。”来俊臣逼迫狄仁杰承认“谋反”,狄仁杰出以非常之举,立刻服了罪:“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来俊臣得到满意的口供,将狄仁杰等收监,待日行刑,不复严备。狄仁杰拆被头帛书冤,置棉衣中,请狱吏转告家人去其棉。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得其冤状,持书上告。武则天召狄仁杰等“谋反”的大臣面询:“承反何也?”狄仁杰从容不迫地答曰:“向若不承反,已死于鞭笞也。”又问:“何为做谢死表?”答曰:“臣无此表。”武则天令人拿出谢死表,才弄清楚是伪造的。于是下令释放此案7人,俱贬为地方官。狄仁杰被贬为彭泽令。如此,狄仁杰运用自己的才智机谋死里逃生。以后,武承嗣欲根除后患,多次奏请诛之,都被武则天拒绝。
在彭泽(今江西彭泽)令任内,狄仁杰勤政惠民。赴任当年,彭泽干旱无雨,营佃失时,百姓无粮可食,狄仁杰上奏疏要求朝廷发散赈济,免除租赋,救民于饥馑之中。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十月,契丹攻陷冀州(今河北临漳),河北震动。为了稳定局势,武则天起用狄仁杰为与冀州相邻的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带)刺史。狄仁杰到职后,改变了前刺史独孤思庄尽趋百姓人城,缮修守具的作法,让百姓返田耕作。契丹部闻之引众北归,使魏州避免了一次灾难。当地百姓歌颂之,相与立碑以记恩惠。不久,狄仁杰升任幽州都督。
狄仁杰的社会声望不断提高,武则天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赐给他紫袍、龟带,并亲自在紫袍上写了“敷政木,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十二个金字。神功元年(697年)十月,狄仁杰被武则天召回朝中,官拜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兼纳言,恢复了宰相职务,成为辅佐武则天掌握国家大权的左右手。此时,狄仁杰已年老体衰,力不从心。但他深感个人责任的重大,仍然尽心竭力,关心社会命运和国家前途,提出一些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建议或措施,在以后几年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武三思数次使人游说太后,请立为太子。武则天犹豫不决。狄仁杰以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劝说武则天顺应民心,还政于庐陵王李显。当时,大臣李昭德等曾劝武则天继续以四子李旦为嗣,但没有为武则天接受。对武则天了解透彻、洞烛机微的狄仁杰从母子亲情的角度从容地劝说她:“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附姑于庙者也。”武则天说:“此朕家事,卿勿预知。”狄仁杰沉着而郑重地回答:“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位备宰相,岂得不预知乎?”最终,武则天感悟,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亲自迎接庐陵王李显回宫,立为皇嗣,唐祚得以维系。狄仁杰因此被历代政治家、史学家称为有再造唐室之功的忠臣义士。
圣历元年(698年)秋,突厥南下骚扰河北。武则天命太子为河北道元帅、狄仁杰为副元帅征讨突厥。时太子不行,武则天命狄仁杰知元帅事,亲自给狄仁杰送行。突厥默啜可汗尽杀所掠赵、定等州男女万余人退还漠北,狄仁杰追之不及,武则天改任他为河北道安抚大使。面对战乱后的凋残景象,狄仁杰采取了四条措施:一、上疏请求赦免河北诸州,一无所问,使被突厥驱逼行役的无辜百姓乐于回乡生产。二、散粮运以赈贫乏。三、修驿路以济旋师。四、严禁部下侵扰百姓,犯者必斩。很快恢复了河北的安定。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升为内史(中书令)。这年夏天,武则天到三阳宫避暑,有胡僧邀请她观看安葬舍利(佛骨),奉佛教为国教的武则天答应了。狄仁杰跪于马前拦奏道:“佛者,夷狄之神,不足以屈天下之主。彼胡僧诡橘,直欲邀致万乘所宜临也。”武则天遂中道而还。是年秋天,武则天欲造浮屠大像,预计费用多达数百万,宫不能足,于是诏令天下僧尼日施钱以助。狄仁杰上疏谏曰:“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岂欲劳人,以在虚饰?”“比来水旱不节,当今边境未宁。若费官财,又尽人力,一隅有难,将何以救之?”武则天接受了他的建议罢免了其役。
作为一名精忠谋国的宰相,狄仁杰很有知人之明,也常以举贤为意。一次,武则天
让他举荐一名将相之才,狄仁杰向她推举了荆州长史张柬之。武则天将张柬之提升为洛州司马。过了几天,又让狄仁杰举荐将相之才,狄仁杰曰:“前荐张柬之,尚未用也。”武则天答已经将他提升了。狄仁杰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由于狄仁杰的大力举荐,张柬之被武则天任命为秋官侍郎,又过了一个时期,升位宰相。后来,在狄仁杰死后的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趁武则天病重,拥戴唐中宗复位,为匡复唐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狄仁杰还先后举荐了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数十位忠贞廉洁、精明干练的官员,他们被武则天委以重任之后,政风为之一变,朝中出现了一种刚正之气。以后,他们都成为唐代中兴名臣。对于少数民族将领,狄仁杰也能举贤荐能。契丹猛将李楷固曾经屡次率兵打败武周军队,后兵败来降,有关部门主张处斩之。狄仁杰认为李楷固有骁将之才,若恕其死罪,必能感恩效节,于是奏请授其官爵,委以专征,武则天接受了他的建议。果然,李楷固等率军讨伐契丹余众,凯旋而归,武则天设宴庆功,举杯对狄仁杰说“公之功也”。由于狄仁杰有知人之明,有人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在狄仁杰为相的几年中,武则天对他的信重是群臣莫及的,她常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名。狄仁杰喜欢面引廷争,武则天“每屈意从之”。狄仁杰曾多次以年老告退,武则天不许,入见,常阻止其拜。武则天曾告诫朝中官吏:“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赠文昌右丞,谥曰文惠。唐中宗继位,追赠司空。唐睿宗又封之为梁国公。
编辑本段家人
狄光远:
武则天在位期间,左台中丞来俊臣恃宠肆意捏造罪名,陷害忠良。他还大兴刑狱,专用酷刑逼供。朝中群臣畏其权势,敢怒而不敢言。
一次,来俊臣一时兴起,又罗织了一些罪名,上书诬告狄仁杰、任知古、魏元忠等七位大臣谋反。为使这七人尽快认罪,他还奏请武后下令:这七人中,一经审问即承认犯有谋反罪行,态度较好者,可以赦免死罪。
武则天准奏,命来俊臣负责审讯。来俊臣得意洋洋,等狄仁杰等7人一入狱,他就借武后的命令引诱他们认罪。还假惺惶地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诸位可要看清形势,如今太后在位,皇恩浩荡。你们若承认有罪,太后就会网开一面,饶过你们的死罪。如若顽固不化,可别怪本官的刑罚无情。”
狄仁杰早就知道来俊臣心狠手辣,心想:我们这几个人都是清白无辜的,却被来俊臣诬陷。来俊臣是太后面前的红人,现在自己是没有机会澄清罪名了。如果不先隐忍认罪,保住性命,肯定就会遭到来俊臣的毒害,那样可就永无伸冤昭雪之日了!
想到此,他便首先承认自己犯有谋反之罪。来俊臣一见,心里暗自发笑,想狄仁杰这小子真是傻得实在,让他认罪他就认。于是对狄仁杰也就稍稍宽容了一些。其他六位大臣坚决不承认有罪,结果被来俊臣严刑拷打,受尽了折磨。
来俊臣把那六名大臣押入了死牢。狄仁杰由于已承认谋反,所以未被打入死牢,并且狱卒们对他的看管也不甚严密。
一天,狄仁杰瞅准机会,乘狱卒不备,从被子上撕下一片布帛。然后用力把手指咬破,蘸着血,在布帛上面写下了自己的冤情。写好之后,悄悄地把它塞在棉衣里面。等狱卒来送饭时,他把棉衣交给那狱卒,说:“天气热了,烦劳你把我的棉衣转交给我的家人,让他们替我去拆洗拆洗吧!”狱卒不加怀疑,点头同意了。
狄仁杰的家人拿到狱卒送来的棉衣,拆时发现了藏在里面的血书。家里人一看就明白了狄仁杰的用意,连忙让狄光远(狄仁杰之子)带上血书,进宫求见太后。见到武则天,狄光远把父亲的血书呈上,又详细叙述了得到血书的经过。武则天看罢,又传讯了来俊臣,才知狄仁杰是被诬陷,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承认有罪的,于是便赦免了他。
狄景晖:
狄仁杰担任魏州刺史时,因为政绩卓著,百姓为他建立生祠,后来,他的儿子狄景晖也来到魏州任职,贪婪残暴,受到百姓的痛恨,狄仁杰的生祠也因此被毁。
狄光嗣:
仁杰独荐其子光嗣,由是拜地官员外,莅事有声。则天谓之曰:“祁奚内举,果得人也。”(出《唐会要》)...圣历中期,武则天让宰相们各举荐一位尚书郎,唯独狄仁杰举荐他的儿子狄光嗣,被武则天任命为地官员外郎,非常称职。
狄光嗣虽然比较称职,,历任淄、许、贝三州刺史,事亲至孝,但最后也因为失职而受到降职的处分
史籍列传
旧唐书•狄仁杰传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祖孝绪,贞观中尚书左丞。父知逊,夔州长史。仁杰儿童时,门人有被害者,县吏就诘之,众皆接对,唯仁杰坚坐读书。吏责之,仁杰曰:“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不能接对,何暇偶俗吏,而见责耶!”后以明经举,授汴州判佐。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仁杰为吏人诬告,立本见而谢曰:“仲尼云:‘观过知仁矣。’足下可谓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荐授并州都督府法曹。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伫立久之,云移乃行。仁杰孝友绝人,在并州,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充使绝域。仁杰谓曰:“太夫人有危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而行。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吾等岂独无愧耶?”由是相待如初。
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坐误斫昭陵柏树,仁杰奏罪当免职。高宗令即诛之,仁杰又奏罪不当死。帝作色曰:“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左右瞩仁杰令出,仁杰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易。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千之诛。昔汉文时有盗高庙玉环,张释之廷诤,罪止弃市。魏文将徙其人,辛毗引裾而谏,亦见纳用。且明主可以理夺,忠臣不可以威惧。今陛下不纳臣言,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从今日为始。古人云:‘假使盗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帝意稍解,善才因而免死。居数日,授仁杰侍御史。时司农卿韦机兼领将作、少府二司,高宗以恭陵玄宫狭小,不容送终之具,遣机续成其功。机于埏之左右为便房四所,又造宿羽、高山、上阳等宫,莫不壮丽。仁杰奏其太过,机竟坐免官。左司郎中王本立恃宠用事,朝廷慑惧,仁杰奏之,请付法寺,高宗特原之。仁杰奏曰:“国家虽乏英才,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诫。”本立竟得罪,由是朝廷肃然。
新唐书•狄仁杰传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偶俗吏语耶?”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荐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同府参军郑崇质母老且疾,当使绝域。仁杰谓曰:“君可贻亲万里忧乎?”诣长史兰仁基请代行。仁基咨美其谊,时方与司马李孝廉不平,相敕曰:“吾等可少愧矣!”则相待如初,每曰:“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稍迁大理丞,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省略)
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杰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编辑本段狄仁杰品行
在封建社会,一个司法官员的公正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个人的道德品质。狄仁杰一次在赴任途中,登上太行山,远远望见一片白云孤飞,狄仁杰告诉同行的人说:“我的亲人就在那片白云的下方。”说完注视良久,直到白云飘去才又重新上路。狄仁杰的同僚郑崇质将要被派往西北绝域持行公务,而他的母亲年迈多病,狄仁杰劝道:“你怎么可以让年迈的母亲在万里之外为你担忧。”于是进见并州长史蔺仁基,请求代替郑崇质远行。蔺仁基被他们二人的友谊所感动,联想到自己与同僚李孝廉之间的种种不和,深感惭愧,主动与李孝廉和解。狄仁杰后来被酷吏来俊臣诬陷下狱,有人让他指证宰相杨执柔也是同谋以求免死,狄仁杰气愤地说:“皇天后土在上,我狄仁杰怎么能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说话间,用头撞向柱子,血流满面,吓得游说者连忙安慰他。从以上可知,至亲至孝的狄仁杰不仅是一个相当合格的司法官员,而且也堪称是封建社会的道德楷模。[2]
祠堂墓碑
狄仁杰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十二公里的白马寺旁(现被圈入白马寺,进白马寺后越过荷池直走);狄仁杰祠堂碑位于河北省大名县孔庄村北。
狄公墓
狄仁杰墓位于洛阳城东 12公里处洛阳市郊区白马寺镇白马寺山门外。为一圆形土丘。墓前今存碑石两方,较大的石方上书“有唐忠臣狄梁公墓”8字,重立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3)。
二碑位于翟泉村北约1 .5公里的邝山之阳、汉魏洛阳故城的金墉城北。这里向南山势徐倾、至碑处蓦然缓平、故乡民素称双碑凹。二碑东西横列、相距约5米;皆作六夔龙盘绕碑首雕技绝巧、气势雄浑;班斗形跌座深埋土中。东边一通、剥蚀尤甚、篆额及正文俱漫德不清。西边一通、自首至座高3.65、宽1.15、厚0.35米;座高70、宽1.5、厚1米。孙星衍、邢润的《寰宇访碑录》卷四有著录,因石质风化字迹难辨而言“年月材、不予录文。
较小的一方上下隔为三栏,镌刻吊诗数首及明人周鼎、河南知府虞廷玺所撰序文,立于明代天顺三年(1459)。狄仁杰卒后封为梁国公。此墓现经扩修,辟为狄公祠。
编辑本段相关文学作品
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后人据此编出了许多精彩的传奇故事,如《狄公案》,此外,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更是以此为题材,编了一本《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
《大唐狄公案》
西方汉学大师高罗佩的经典之作,列入美国芝加哥大学学生必读书目。全书以中国唐代宰相狄仁杰为主人公,描述狄公在州、县及京都为官断案,为民除害的传奇经历。全书一共16个中长篇和8个短篇,案情凶险,情节扣人心弦,谜底逼人追索。作者笔下的狄公迥异于中国传统公案小说的“青天大老爷”,他有独到的办案风格:重效率而轻缛节,讲操守而又善变通,重调查推理,而不主观妄断。狄仁杰断案如神,被西方读者称为古代中国的福尔摩斯。20世纪50年代此书英文版一经面世,即在欧美引起轰动。至今已译成10余种文字,在西方风靡一时,不断再版;《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在上世纪(20世纪)80年代初被介绍到中国,由陈来元等人译为中文,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2月出版,2006年3月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再版时更名为《大唐狄公案》。
《狄公案》
作者:(清)佚名著,王玉杰校点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狄公案》描写了狄仁杰在州、县及京都任上,为官断案,与民除害的不凡经历。作者笔下的狄公有别于传统公案小说中的“青天大老爷”形象,他有独到的办案风格:思维缜密,注重细节,分析推理,环环相扣,从不主观妄断,无论多么复杂凶险的案件,一经他手,均可神奇破获。一生断案无数,被中外的读者称为“中国的福尔摩斯”。
《狄公案》版本较多,此次整理是以清光绪庚寅十六年(1890)上海书局石印本《绣像武则天四大奇案》为底本、锦章书局民国28年(1939)的《绣像仿宋本武则天奇案》为参照本进行。在参照本的第十五回和第三十五回的结尾分别载有《马词开篇》和《弹词开卷》,因与作品内容无内在联系,故删去不表,特作说明。
《狄仁杰评传》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对于历史人物传记来说,仅仅做到事迹真实还不够,还应该从更多的方面丰富人物的形象,给读者一个鲜活的立体的印象;为此本书还从思想、信仰、品格、心理、君臣关系、同僚关系等方面,对狄仁杰进行研究和评价;此外,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由于历代都有以狄仁杰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出出,为了反映不同时代对他形象的描写,使读者便于对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狄仁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书在附录中对这些作品进行了介绍,并加了简略的评论;本书所要做的就是要全面客观地写出狄仁杰曲折坎柯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把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历史人物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以便和文学作品中的狄仁杰形象相区别。
目录
第一篇 家世与童年、第二篇 初涉宦海、第三篇 历官各地、第四篇 巡抚江南、第五篇 汝南风波、第六篇 酷吏诬陷、第七篇 改朝换代之际、第八篇 安抚河朔、第九篇 同僚之间、第十篇 辅弼女皇、第十一篇 诙谐与忠直、第十二篇 桃李天下、第十三篇 迎归庐陵、第十四篇 匡复唐室、第十五篇 狄氏世系、附录
作者简介
杜文玉,男,1951年1月出生,陕西省渭南市人。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唐史研究所所长、教授,并任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从事隋唐五代史的研究和教学,代表作有《唐代军事史》、《南唐史略》、《唐高祖与唐太宗》、《狄仁杰评传》、《长安吏治》等。
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海报
导演: 徐克
主演: 刘德华 李冰冰刘嘉玲
类型: 动作 / 惊悚 / 犯罪
上映日期:
中国大陆 2010年9月29日
中国香港 2010年09月30日
中国台湾 2010年10月08日
剧情介绍
电影海报之狄仁杰
片中的两位女主角,刘嘉玲饰演的武则天以及李冰冰饰演的上官静儿,将一文一武地与饰演“唐朝第一神探”狄仁杰的刘德华“斗心也斗狠”。故事一开始狄仁杰就在坐牢。而影片讲的实际是狄仁杰坐牢8年后的一个故事。朝廷发生一桩惊天怪案,无人能破,武则天只好再次起用狄仁杰。狄仁杰经历万难,终于破案,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通天帝国,命悬一线。
幕后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也是徐克在《七剑》之后,时隔5年重回武侠制作。据制片人施南生透露,《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编剧是《风声》的导演陈国富,将走古装侦探悬疑风格。在片中,刘德华饰演唐朝名相、超级侦探狄仁杰,刘嘉玲饰演武则天,武则天身边的大红人上官静儿则由李冰冰出
刘德华版狄仁杰(10张)
演。据悉,制片方十分欣赏武则天与狄仁杰的感情故事,因此故事将集中于感情戏,不会过分历史化。
花絮
刘德华 饰演 狄仁杰
角色简介:唐朝时有名的神探,文武双全。受武则天之命调查一桩惊天怪案。狄仁杰经历万难终于破案,最后当上了宰相。在片中刘德华扮演的狄仁杰与李冰冰扮演的上官静儿和刘嘉玲扮演的武则天三个人之间有微妙的感情关系。
剧本写足十年
十年磨一剑,总监制陈国富心细如发,不仅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将“狄仁杰”所有中外故事版本都了解透彻,而且对“狄仁杰”这个人物做出“007加李白”的合体设计,更别出心裁用“分身术”深解“狄仁杰”,“‘狄’字是侠骨柔情,‘仁’是中国人最强调的一种情操,所以他的兵器是不开刃的,代表他的仁术,‘杰’在繁体字里是‘桀骜不驯’的‘桀’,代表着反叛的精神”。
编辑本段电视连续剧《狄仁杰断案传奇》
参考荷兰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改编成的系列电视连续剧。原著由若干小故事组成,1986年太原电视台将其中几个故事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十年后又接着拍其余的故事。参见百度百科词条:《狄仁杰断案传奇》。
1986年版
原著:高罗佩《大唐狄公案》
编剧:梁枫 导演:孙伟
演员:孙承政饰狄仁杰、王为念饰乔泰、孟耿成饰陶荣
片长:十四集电视连续剧
制片:太原电视台录制
1986年版的《狄仁杰断案传奇》由五个故事组成,包括:1. 玉珠串,2. 黄金案,3. 莲花池, 4. 断指记,5. 四漆屏。这一部忠实于小说原著,人物刻画细致生动,尤其突出了狄仁杰精湛的推理和机智的判案手法,以及体察民情、以民为重的精神,堪称经典中的经典。而除了狄仁杰,本剧对其中的乔泰、陶荣、洪参军、小书童等人物的性格描绘也是十分到位,不但丰富了剧情,更使得狄仁杰的人物形象更加人性化,深受观众喜爱。
1996版(含两部)
导演:刘远东
主演:马昌钰,孙承政,雍和平等
原著:高罗佩《大唐狄公案》
制作:太原电视台(第一部、第二部);中央电视台(第二部)
这是一个被今人称为“东方福尔摩斯”的传奇故事。狄仁杰唐代扶佐武则天进行朝政改革的一代名相,山西太原狄村人。他居官清正,体察民情,除恶扶善,断案如神。出任太原大理寺丞期间,侦破疑案无数,名扬海内,流芳千秋。
狄仁杰断案传奇第二部以《狄仁杰与武则天传奇》《京师案》《铜钟案》《棋谱案》四个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的故事组成,展示了盛唐时期丰富中多彩的社会生活图景,刻画了比西方福尔摩斯早一千年的唐代名相狄仁杰利用逻辑推理进行勘案的聪明才智和历史业绩。
编辑本段《护国良相狄仁杰》系列三部曲
上映时间:2003年10月
寇世勋版狄仁杰(4张)
65集古装电视连续剧《护国良相狄仁杰》共分三部,第一部《风摧边关》23集,第二部《古墓惊雷》20集,第三部《京都疑云》22集。
该剧展现了唐盛时期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塑造一个中国古代大侦探的典型形象;寇世勋饰狄仁杰。
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系列
简介
导演:钱雁秋(一、二、三、四部) 张文玲(第三部)
编剧:钱雁秋
一百六十二集(第一部 三十集;第二部 四十集;第三部 四十八集;第四部 四十四集)
类型:侦探、推理、悬疑剧
领衔主演
梁冠华 饰 狄仁杰
张子健 饰 李元芳
吕中 饰 武则天
须乾 饰 曾泰
第一部
唐朝圣历年间,武则天登上帝位,突厥战争结束,举国上下迎接突厥和使团的到来。然而议和使团刚一入境,便被一股匪徒全部杀死,而匪徒假冒的使团却混进长安,登堂入室,于是一个旨在重新挑起战乱的巨大阴谋开始实施了……《武朝迷案》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包含了“使团惊魂”、“蓝杉记”、“滴血雄鹰”等三个故事,各个故事环环相扣,且看神探狄仁杰如何破解离奇迷案。
第二部
《边关疑影》(崇州案)唐武则天年间,契丹犯境,烽烟迭起。奉命出征御敌的两万人,在
梁冠华版狄仁杰 (19张)
绕道敌后的军事作战中,遭逢不幸神秘失踪,导致十万主力全军覆没。狄仁杰奉命主持侦破挫败原因。然而,对手奸诈诡谲,案情迷离百变,各色人等像走马灯一样,神出鬼没;狄仁杰大智大勇,一起分裂国家、引发战祸的巨大阴谋被揭开……
《蛇灵》(蛇灵案)崇州案告契后,蛇灵逆党的销声匿迹隐遁江湖。睿智的狄仁杰敏锐地洞察到了平静背后的波澜。一场刺杀与保卫皇帝的激烈较量浮出水面,狄仁杰深入虎穴,与蛇灵逆党斗智斗勇,挫败了蛇灵逆党水淹朝廷的阴谋诡计……
《血色江州》(江州案)狄公奉命致仕江州,江州薛府恶奴追捕逃逸妇子锦娘,锦娘奋身跳江被狄公救起;狄仁杰明查秋毫发现了薛府上的种种异常,然江州不断有血案发生,狄仁杰顺藤摸瓜,敲山夺虎,挖出了真正危害百姓的恶魔,破获了一个发生在十年前的弥天巨案……
第三部
《凉州案(黑衣社)》、《邗沟案(漕渠魅影)》
集数:48集
年份:2008年3月15日CCTV-8
导演:钱雁秋 张文玲
编剧:钱雁秋
监制:汪国辉 谭湘江
第四部
《神探狄仁杰4》又称《神断狄仁杰》
《金银奇案》 突勒吉利可汗的寿辰将至,武则天派遣狄公的左膀右臂李元芳及曾泰组成一支使团赴突勒赐婚,祝寿品为由本朝金银器大师,殿中省将作大监波斯人沙尔汗亲手制成的海兽戏波黄金大盘,但是善金局被劫,一百万两金银失踪,二十三名银匠失踪,狄仁杰受命,调查出了幕后凶手竟是沙尔汗,将其抓获,不想沙尔汗饮毒药自尽,更令人惊讶的是,沙尔汗的妻子钟氏说此人并不是沙尔汗!案情陷入僵局。
《杀人陷阱》 千牛卫大将军李元芳率赐婚使前往突勒,不料遭遇驭风者突劫。李元芳落难月氏国。吉利可汗听闻,赶忙去了月氏国,邀请赐婚使团前往石国进行典礼,不料吉利可汗被杀,太子贺鲁谋反。同时朝中狄仁杰被人陷害,武则天将他软禁在府中,准备将其打入天牢,狄仁杰潜逃出京。李元芳则冲出突勒,准备禀告狄公。 李元芳来到凉州,看到两国战火已起,不得不禀告狄仁杰,大将军王孝杰说狄公已经潜逃。此时狄仁杰前往月氏国,发现已被吐火罗人占领,最终赶走了吐火罗人。不料月氏国国王神秘死亡,最终狄仁杰进行一番调查,查处了朝中叛党沙尔汗将其抓获。
编辑本段电视连续剧《神断狄仁杰》
主演:王姬、寇世勋等
剧情简介:多年服伺武则天的贴身宫女阿香突然刺杀女皇,未遂被杀,心有余悸的武则天却不相信阿香是真正的凶手,她连夜颁旨让大理寺迅速查清妄想谋杀她的真正元凶。谁知,查案才刚刚开始,御医徐大夫就吊死在自己的房中,阿香的尸体也不翼而飞。
面对危难,狄仁杰接受武则天的任命追查凶手,在为武则天接风的酒宴上,忠厚老实的乔泰突然发疯,武则天险些在混乱中丧命。透过血雨腥风的厮杀中,狄仁杰终于发现:陶甘的新娘竟是对手派来的杀手。与陶甘情同父子的狄仁杰内心很是痛苦,经过一番细致的调查过后,狄仁杰断定凶手就在自己的身边,为捉拿凶手,他不惜甘冒生命危险去诱使凶手现身。面对错综复杂的连环案,狄仁杰巧设妙计引出了设计谋杀的元凶——太原知府计中。狄仁杰在审问计中时又发现新的疑点,狄仁杰在不能惊动官方的情况下,组织村民护着女皇启程回京,谁知半路武则天与婉儿被劫,狄仁杰将计就计顺藤摸瓜,揪出了几十年前没有破获的弥天巨案,牵扯出一连串的无头公案……
电视连续剧《盛世仁杰》
原名:《狄仁杰》、《盛世仁杰》、《狄仁杰传奇》
制作:香港TVB
类型:古装剧情
监制:梁材远
导演:方骏钊
编剧:贾伟南
无线电视翡翠台首播
郑则士饰狄仁杰、郭羡妮饰曹月、廖碧儿饰狄青鸾、高钧贤饰狄光远
电视连续剧《月上江南》
导演:刘仕愈
出品人:迟晨曦
总制片:王鹏举
文学总监:杨晓雄
欧阳震华饰狄仁杰、沈晓海饰陶甘、王灵饰柳青青、宁静饰白如雪、刘孜饰欧阳楚、谢娜饰莲子
连续剧《神探狄仁杰前传》
简介
片长:44集
导演:柏杉
富大龙饰狄仁杰、杨幂饰玲珑、张蓓蓓饰锦媛公主(馒头)、王静饰武则天、王茂蕾饰色子、曹征饰狄光远、吴婷饰梁雨潇/乔飞燕
内容提要
这部戏时光倒流几十年,转眼回到了狄仁杰的青年时代,戏中加入了不少青年人的恩怨情仇, 由杨幂扮演的玲珑, 是与富大龙饰演的狄仁杰仇恨颇多的角色,杨幂大胆突破从艺戏路,首次饰演一名从种花、卖花的穷苦女孩转变为令人发指的女魔头。
玲珑刚刚出场时还是一个单纯、可爱的卖花姑娘,虽然聪明伶俐,但实在过于单纯天真,因此才与太子一见钟情。然而两人的感情被政局变动彻底埋葬了,这让她心灰意冷,因爱生恨,导致心理发生了极度扭曲,成了一个凶狠阴暗、愤世嫉俗、意图报复朝廷的女杀手,视断案如神的狄仁杰为仇人。
而另一方面,馒头(锦媛公主)陷入与狄福、狄光远的感情纠葛……
电影《血溅画屏》
简介
电影:血溅画屏
导演:张其昌
编剧:邵立成、张其昌
主演:孙重亮、温谦、张九妹、王文升、戈冶均
上映:1986年
地区:中国大陆
颜色:彩色
类型:剧情片
剧情简介
电影《血溅画屏》根据高罗佩所著《大唐狄公案》中的著名章节《四漆屏》改编。
某夜,唐云州刺史滕侃的夫人银莲被人奸杀;同晚,丝绸大贾柯兴元也在众目睽睽之下投河身亡。两起命案,错综复杂;此时,被贬至彭泽担任县令的狄仁杰升任濮阳刺史,携亲随乔泰赴任途经此地,恰遇滕侃正审理此案,滕侃脑疾发作,请狄公代为审理。
根据柯家药铺掌柜冷秋提供的线索,狄公查出在柯兴元死前曾断言他“六个时辰之内,必有血光之灾”的算卦先生卞半仙是受人重金收买,收买他的人竟是提供线索的冷秋。狄公来到药铺,追问之下,冷秋承认曾付给卞半仙“巨金”,又说出他准备送给柯夫人一幅荷花画,证实了滕侃认为“柯兴元不是自杀”的判断。但凶手是谁难以断定,狄公凭借乔泰的武功,打进被滕侃怀疑的“黑大将”所开的“将军店”,周旋于流氓、扒手、妓女中间。一个绰号“秀才”的帐房肖亮,送给女管家艳香一支银簪,银簪是从一具女尸头上扒来的,一直冷眼旁观的狄仁杰从簪上有银色莲花推断出死者就是银莲。
狄公连夜赶到州衙,不料滕侃却坚持说银莲是自己的脑疾发作时失手杀害,这使狄公对滕侃产生怀疑。一个叫坤山的酒徒,要求狄公主仆利用冷秋与一女人的暖昧关系,敲诈一笔钱,狄公认为这女人可能就是柯夫人,便将计就计,冷秋果然答应付钱,但矢口否认杀人之事。
狄公决定搜查柯家,终于在柯氏床下找到了柯兴元的尸体,那么,假装柯兴元投河的是谁?狄公再访将军店,得知银莲死前曾和一个青年两次到翠花旅店幽会。为查明真相,狄公从错综复杂的线索中,终于查出奸杀银莲的坤山和通奸合谋杀死亲夫的柯夫人及肖亮,释放了无辜者。疑案侦破,伪善的滕侃却对狄公深深怀恨,狄公揭露了滕侃自愿承担杀妻罪责的真正原因,使其阴暗心理暴露无遗。
[发帖际遇]:
夜幕之狙击者去学院食堂吃饭时正巧碰上隐身多年饭团,得到饭团奖励的英镑5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加入学院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11476
发表于 2011-2-19 19:36:59
其实狄仁杰这个电视剧每次都不好让观众做出推测
很多线索是在 很久之后 人物口述的
感觉没有看推理小说带劲
6485
发表于 2011-2-20 09:10:52
狄仁杰破一个案子要出好几部....
记得看《神探狄仁杰》的一个叫什么来着的案子 看了半年...
178
发表于 2011-2-20 10:18:11
狄仁杰解谜的时候忒喜感了....整整两三集..就看着他一个人在屋子里从这边走到那边那边走到这边...语调也是一成不变的...
9741
发表于 2011-2-20 10:51:36
现在又出了一部新的{神断狄仁杰}
8702
发表于 2011-2-20 12:55:46
昨天看了《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返回版块
尚未登录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回复
分享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