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学院
犯罪现场的基本勘测顺序是什么样的?
查看:
69
|
回复:
0
[知识科普]
犯罪现场的基本勘测顺序是什么样的?
简洁模式
188395
发表于
前天 10:19
湖北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犯罪现场勘测是刑事侦查的关键环节,必须遵循科学、规范的程序以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以下是基本勘测顺序及要点:
1. 现场保护与警戒
- 封锁现场:立即划定警戒范围(核心现场、外围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 记录原始状态:拍照/录像记录现场整体状况,包括出入口、物品位置、痕迹分布等。
- 保护易损证据:如天气敏感痕迹(血迹、足迹)、电子设备等。
2. 初步观察与评估
- 静态勘验:不移动现场物品,通过观察、绘图、拍照记录现场全貌。
- 动态勘验:在初步记录后,逐步移动物品检查隐藏证据(如尸体下方、抽屉内部)。
- 风险评估:识别潜在危险(爆炸物、生物危害等)。
3. 系统性证据收集
- 痕迹物证:指纹、足迹、工具痕迹、血迹、毛发纤维等。
- 生物证据:DNA样本(唾液、精斑、皮肤组织)。
- 电子证据:手机、电脑、监控录像。
- 物证标记:每项证据需标注位置、时间、提取人,并密封保存。
4. 尸体检验(如涉及命案)
- 尸表检查:记录姿势、衣着、尸僵程度、可见伤痕。
- 环境关联:尸体与周围血迹、物品的位置关系。
- 法医介入:初步判断死亡时间、原因,后续需解剖确认。
5. 现场记录与重建
- 绘图与摄影:制作比例平面图,多角度拍摄(全景、中景、特写)。
- 笔录制作:详细记录勘验过程、异常现象、证人陈述。
- 逻辑分析:结合证据推测作案过程、工具、人数等。
6. 撤离与后续处理
- 证据移交:按链条监管要求送交实验室。
- 现场恢复:对需要保留的区域持续封锁(如纵火现场二次勘验)。
- 报告汇总:整合勘验数据,形成初步侦查方向。
注意事项
- 顺序灵活性:根据现场类型(爆炸、凶杀、盗窃)调整优先级。
- 技术辅助:使用紫外灯、化学显影等增强痕迹发现。
- 法律合规:全程遵守取证程序,避免证据污染或无效。
通过以上步骤,可最大限度保全证据价值,为案件侦破提供科学依据。
返回版块
尚未登录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回复
分享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