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测试deepseek的功能,主要是讨论过去的一些灵感和点子。
今天在使用的时候,让它提供了一套它能够识别的大纲和章节模板,并且输出了一篇短篇小说作为样本,发现还挺好用的。例子放到下面了。
📜 [b]Step 1:核心大纲搭建(含关键诡计)[/b][color=rgb(64, 64, 64)][size=16.002px]题材:本格推理 × 时间诡计
主舞台:1926年上海租界,被改造成“机械时钟博物馆”的百年洋馆
核心谜题:
▸ 双重密室:死者(法国钟表商杜邦)在完全锁死的展馆内被毒杀,唯一钥匙藏在其怀表中,而怀表停在其死亡时间(21:00)
▸ 矛盾点:所有嫌疑人都有不在场证明(通过机械钟楼敲钟声交叉印证)
最终反转:凶手利用博物馆的 “听觉盲区”和 机械钟齿轮调速伪造时间证据[/size][/color] [color=rgb(64, 64, 64)][size=16.002px]输出大纲(300字):[/size][/color] 1926年平安夜,上海法租界的“克诺索斯钟表馆”举办展览。馆主杜邦被发现在核心展区【永恒之间】中毒身亡,该区域由三道机械锁封闭,钥匙分别由杜邦(怀表内)、助手林婉如(项链)、日本古董商藤井(手杖)保管。
侦探顾清远发现三大异常:1)尸体手握破碎的瑞士八音盒 2)展馆所有时钟比外界慢7分钟 3)藤井的手杖底部沾有教堂彩玻璃碎屑。
真相揭露:凶手林婉如提前调整馆内主齿轮,使钟楼报钟声提早7分钟。她利用教堂钟声(21:00)覆盖真实作案时间(20:53),制造全员不在场证明。破碎的八音盒原为杜邦自白罪行的录音装置,暗示三年前其走私文物致林父死亡的旧案。
🔍 [b]Step 2:章节拆分(含隐藏线索分布)[/b]章节 明线事件 暗线伏笔 推理功能
第一章(引入) 顾清远受林婉如委托调查杜邦走私案- 林婉如佩戴的珍珠项链有重新焊接痕迹
- 背景描述钟楼齿轮有油渍铺垫作案工具(项链藏钥匙/齿轮被动手脚)
第三章(案发) 众人听到21:00钟声后撞开密室,发现尸体- 顾清远手表显示20:53时,藤井手杖投影角度异常
- 尸体颈部有轻微机械油污建立时间矛盾/暗示尸体曾被移动
第五章(伪解) 顾清远指控藤井利用彩玻璃反光制造视觉盲区- 林婉如“无意间”触碰八音盒残片划伤手指
- 教堂神父提到当天钟声曾短暂走调误导读者/激活八音盒关键证据 ✒️ [b]Step 3:场景级细化示范(以关键审讯场景为例)[/b][color=rgb(64, 64, 64)][size=16.002px]需求指令:
“请写出顾清远与林婉如在齿轮室对峙的场景,要求:[/size][/color] 通过机械运作隐喻心理攻防
暴露项链钥匙的改造痕迹但不直接点破
加入钟表术语双关对话”
[color=rgb(64, 64, 64)][size=16.002px]输出片段(600字):[/size][/color] 齿轮室的空气粘稠着润滑油的气味,顾清远的怀表链垂在操作台上,秒针跳动声与头顶传动轴的咔嗒声共振。
“林小姐,您知道擒纵机构为什么是钟表的心脏吗?”他忽然用绒布擦拭一枚青铜齿轮,“因为它必须在阻拦和放行之间找到绝对平衡。”
林婉如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项链坠子,那枚孔雀石镶嵌的钥匙在昏暗光线下泛着冷光:“侦探先生对机械很了解。”
“不如说我对‘误差’敏感。”他举起齿轮对准气窗投进的月光,齿尖的磨损纹路清晰可见,“比如这枚本应每天旋转86400次的齿轮,因为多了7分钟的负重,导致一个月内出现了0.3毫米的形变。”
传动链突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林婉如后退半步,手肘撞到身后的校时仪。黄铜指针猛地一晃,停在罗马数字Ⅶ的位置。
“小心,校准仪很脆弱。”顾清远的声音像给发条上弦般缓缓收紧,“就像那些看似完美的证明——教堂钟声、手杖投影、珍珠项链…只要多出7分钟的变量,整个系统就会崩溃。”
一阵剧烈的齿轮咬合声从地底传来,林婉如的项链坠子弹开一道缝隙,内层崭新的焊接口如伤口般闪着银光。
🕵️ [b]推理小说协作要点[/b]伏笔标记系统:
可用符号标注线索等级(例:❗️一级线索:项链焊接痕 / 🌑 二级暗示:齿轮油污)
伪解陷阱设计:
提供2-3个符合逻辑但存在漏洞的推理路径(例:彩玻璃投影诡计/钥匙复制术),由用户选择最终揭穿哪个
技术细节补全:
可要求我提供 钟表机械原理/毒物反应时间表等专业资料辅助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