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学院
向右看是说谎,向左看是说真话:靠眼睛测谎是真的吗? ...
查看:
2483
|
回复:
10
[知识科普]
向右看是说谎,向左看是说真话:靠眼睛测谎是真的吗?
简洁模式
165007
发表于 2022-1-1 16:10:53
|
2022-1-1 16:12编辑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俗话说得好,“此生走过最长的路,是你的套路。”
随着生活关系的日渐复杂,围绕在身边的套路越来越多,谎言也越来越多。
不少大热的侦探悬疑电视剧,诸如《福尔摩斯》《读心神探》《别对我撒谎(Lie to me)》等,经常提到一些简易的鉴谎测谎手段,比较常见的就是“眼睛向右看是说谎,向左看是说真话”。剧中的“神探”们认为:当右撇子的人看向他们的右边时,他们很可能在想象一个“构造的事物”,也就是谎言;而当他们向左看时,他们很可能在想一段“已记住的”记忆,也就是真话。
这个理论也被很多人应用在恋爱、生活甚至职场中。
那么,这个测谎手段是对的吗?真的在日常生活中适用吗?
国外科学家对此设计进行了两个实验。
在第一个实验中,他们将实验对象分成两组,一组必须在回答问题时说实话,另一组则必须说谎话。
结果发现,无论是说实话还是说谎的人,眼睛转向左和转向右的概率都差不多。
在第二个实验中,他们收集了52个真实案件相关的视频录像。
在这些录像中,受害者已经失踪,受害者的亲人在公开呼吁要找到受害者。而这些案件早已经侦破,有些正是亲人作案,已有证据可以证明视频中哪些人在说实话,哪些人在说谎。
通过这些视频的研究和对比,研究人员也没有找到眼球运动和说谎的关系。
这两项研究都没能提供证据来支持眼球运动有助于测谎的观点。也就是说,从目前的研究看来,单凭眼球运动来分析谎言是不负责任的。
那么,是否能通过观察行为来判断一个人说谎呢?理论上来说可行,但是有难度。
首先,说谎是有迹可循的。“说谎自身并没有标记”,但是会有些线索泄露迹象。
一方面,说谎的人没有时间预先准备好谎言然后加以练习和记忆,或者无法精明到预料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和所需要的合理答复;
另一方面,人们对于自己细微的情绪变化是很难察觉的,而一旦出现了某种强烈的情绪,又是想摆脱也摆脱不了的。
所以,说谎还是会留下蛛丝马迹的。
比如:说谎的人在描述过往的场景时,往往已经预先准备,编造的故事会很流利、很熟练,故事会更完美,但是会缺乏细节上的描述,或者缺乏情绪上的描述。
但是,这也并不表示,通过某一行为就能证明这个人在说谎。
在心理学家大量的研究下,发现与说谎有关的行为,有很多是截然对立的。
比如:
在说谎时,有人会因紧张而有眼神躲闪,而有人却故意与对方有目光接触;
有人会故意放慢说话节奏,而有人却说话很急很快;
有人的手部动作很少,而有人却有很多多余的动作……
每个人的反应和行为都是独特的,没有任何一个对所有人都具有普遍意义的单独行为动作,可以证明断定这个人的心理状况。
如果你对鉴别的对象足够了解,观察入微,加上足够的线索,或许确实有可能得出接近真相的结论,但是仍不能盲目自信,以防止因对方情绪变化而陷入错误之中。
总的来说,通过个人行为来识别谎言并不容易,哪怕是专业人员,成功率也并不算高。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部电影,印度的“误杀瞒天记”,剧情十分精彩,扣人心弦。简直就是完美犯罪!!!
154973
发表于 2022-1-2 10:09:44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157094
发表于 2022-1-2 12:36:01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我相信☺☺☺☺
112350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2-1-6 15:56:02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其实中国的 误杀 就是翻拍印度误杀瞒天记的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81845
发表于 2022-1-6 17:07:03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NLP理论中的眼动模型。其实由于实验次数太少,样本数量不够,这个方法还是不太准。而且很可能与人种还有风俗等有关系。
156779
发表于 2022-1-6 20:51:44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可
142163
发表于 2022-1-16 22:19:53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伪心理学多了去了,这种东西我也会编。
返回版块
尚未登录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回复
分享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