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22|回复: 15

[知识科普] 【整理(转载)】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21-8-20 13:00:55 | 2021-8-27 22:49编辑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咬舌】
       咬断舌头可以让人立即毙命,其实并无科学依据。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舌头处的创伤同样也很危险。由于舌头中分布着丰富的血管,齐根咬去或某种创伤使得大部分舌头断掉时,会导致大量出血。而且伤处位于口腔深处,不易采取止血措施。这种情形下如果再碰上荒郊野外或医疗条件不好的状况,不能排除失血过多致人死亡的可能。

       不过,断舌虽不致命,但影响发音却是肯定的——即使在现代医学条件下,通过手术矫正以及后天锻炼,发音能力也很难恢复到此前的状态。语音的发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呼吸器官、喉头声带以及声腔共同组成了人类的发音器官。其中后者主要由口腔和鼻腔组成。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必须经这些共鸣方能传出来。在这一过程中,舌头扮演了主要角色。舌头的前伸和后缩,舌头的前抵与卷翘都可导致共鸣腔的结构发生微妙的变化,从而帮助我们清晰地发出声音。
       也正因如此,在几类原因-舌面、舌尖和卷舌元音-的命名中都有“舌”这个字眼。
舌头局部或者大部分受损会严重影响到吐字的清晰流畅,舌头受损严重时甚至完全丧失语言表达能力。
<另外,我听说,学会胸腔共鸣会让自己说话稍微轻松一些>
【遇蛇】
       假如你已离蟒蛇很近了,那千万不能动。
你别看蟒蛇平时慢吞吞的,可一旦猎物进入攻击范围,它可以在0.7秒内咬住你的身体<比如你立即跑的时候应该也是如此>。
       这个时候要迅速的躺下来拢双腿并拢,背部紧帖地面,右手掏出匕首握住,然后双手呈三角抱头。这个时候蟒蛇会游到你身边,然后试着从各个方向钻入你身体下面,不要紧张,不要动,使劲帖住地面,不让它钻下去。
      最后,立即和它拼命,真的是一种作死行为,除非你很有经验<不过也很作死就对了>

另外:其实大多数种类的蛇,每小时只能爬行8里路左右,和人步行的速度差不多。但也有爬行较快的,身体细长的花条蛇,每小时能爬行10~15公里,而爬行最快的恐怕要算非洲一种叫做曼巴的毒蛇了,每小时可爬行15~24公里,可是它们只能在短时间内爬得这样快,不能长时间以这种速度爬行。因此,即使遇到会追人的毒蛇,人也是来得及避开的。人们之所以有蛇跑得很快的印象,那是由于一刹那间蛇的爬行速度确实是比较快的缘故,尤其是蛇受惊逃走的那一瞬间。
PS:速度最快的蛇(飞蛇)在非洲,平均每小时13公里。

【血液乳汁方面的科普】
        血液中的红血球等大部分血细胞、绝大部分大分子物质在正常的人体中都无法通过毛细血管进入乳腺,乳汁内的物质几乎全部由乳腺细胞合成、分泌,并不是由血“变成”的。
        血液是在循环系统中,在心脏和血管腔内流动的一种液体,是结缔组织的一种。这种液体最基础的功能是为身体各部分的组织输送氧气与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废物。
        当然运输不是它唯一的功能,血液还承担着免疫等重担。 哺乳动物血液的红色来自于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血红蛋白。红血球的90%是由血红蛋白组成的,为了完成输送氧气的重任,血液中存在着大量的红血球(约占血细胞的99%),所以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非常高,这使得我们的血液呈现红色。
         乳汁则是由乳腺分必的。女性的乳腺在妊娠期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刺激,会迅速发育。妊娠后期至哺乳期,在垂体分泌的催乳激素的影响下,乳腺细胞会合成乳汁里的各种蛋白质和营养成分,分泌出乳汁。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会经过动脉、毛细血管,为乳腺带来其所需的氧气与营养物质。而血液中的红血球在正常状态下是无法通过血管壁到达乳腺的,能够穿越这道关卡的只有司免疫职能的白细胞等,这些细胞是不含血红蛋白的。
<所以说当一个初乳被蜡封存放二十年是不会变成血水的>
【止痛】
       将巧克力与红葡萄酒放在一起具有止痛效果
具有止痛功效的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是水杨酸,根据美国《 Thrombosis research》杂志,水杨酸在一种叫黄烷醇的物质的作用下,可发挥更大的功效。专家认为,可可中含有高含量的黄烷醇,而红葡萄酒中的水杨酸含量又是白葡萄酒的两倍,两者相互作用,可达到比阿司匹林更好的止痛效果,而且不会带来偏头痛、发低烧等任何抗生素都有可能引发的副作用。
【自杀方式】
        1、跳车2、自焚3、沉湖4、手枪(在我们国家普通人就想想吧)5、饮鸠6、自刎7、吞金8、自缢9、安眠药10、割腕(这个一般不致死,需要温水来防止伤口合愈)11、服毒12、跳楼13、跳窗14、卧轨15、撞墙16、投江17、投井18、绝食19、触电20、撞车21、瓦斯22、跳崖23、咬舌24、切腹25、窒息而死26、电椅
(欢迎补充)
【氧中毒】
        尽管吸氧能提高人体细胞新陈代谢能力、增强人体免疫力,但长期吸入高浓度氧气也会发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引发肺泡内渗液,出现肺水肿、头昏、面色苍白、心跳加快等诸多问题。
       人类氧中毒有两型-肺型与脑型。
       肺型氧中毒:发生于吸入一个大气压左右的氧8小时以后,出现胸骨后疼痛、咳嗽、呼吸困难、肺活量减少、PaO2下降。肺部呈炎性病变,有炎性细胞浸润、充血、水肿、出血和肺不张。氧疗的病人如发生氧中毒,吸氧反而使PaO2下降,加重缺氧,造成难以调和的治疗矛盾,故氧疗时应控制吸氧的浓度和时间,严防氧中毒的发生。(简单而言就是因为疾病炎症等问题导致的氧中毒)
        脑型氧中毒:吸入23个大气压以上的氧,可在短时内引起脑型氧中毒(6个大气压的氧数分种;4个大气压氧数十分钟),病人主要出现视觉、听觉障碍、恶心、抽搐、晕厥等神经症状,严重者可昏迷、死亡。(简单而言就是过度吸入氧气而导致的氧中)
       当病人发生氧中毒时,病人出现神经症状,应区分“脑型氧中毒”与由缺氧引起的“缺氧性脑病”。前者病人先抽搐以后才昏迷,抽搐时病人是清醒的;后者则先昏迷后抽搐。对氧中毒者应控制吸氧,但对缺氧病脑病者则应加强氧疗。
【以上整理源于33iq等软件】
楼主| 发表于 2021-8-20 13:20:39 | 2021-8-27 23:26编辑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如果我能可耻的得到一些赞
<突然发现,我才收到赞的消息,也大概就是几天前的,赞赞叭>
(如果真的能给你们带来微薄的帮助的话,请不吝赐赞。若是不能,那我的脸就会薄很多,不需要赞赞啦)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1-8-27 22:36:25 | 来自小霸王手机 发帖际遇
自杀补充一下:电椅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1-8-27 23:05:56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涨芝士了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1-8-27 23:24:49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学到了,学到了(一定能记下几个的)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