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 发表于 2018-8-1 20:04:14 | 2018-8-3 17:22编辑
蓝色字体引用原文,黑色字体推理阐述,红色字体关键结论

凶手:父亲王安帮凶       小二骆余主凶

动机:骆余,抗日不需要理由,也可能事中方哪个部门派来暗杀近藤的,毕竟近藤是参与武汉会战的第2军第29师团担任参谋长。
而王安虽然对近藤有着知遇之恩,把近藤当作知己,但是始终低消不掉关于战争的争执和仁义之道,最终选择了隐瞒真相。

分析:
“1937年11月中旬,因为天冷来戏院的观众也少,闲下来的我正揣着暖炉蹲在舞台旁阅读地上的报纸。大门忽地被推开,一阵寒风袭来。从门外走进一个男人,年纪看起来35岁左右留着杂乱的络腮胡,身高约摸五尺三寸,身披大衣内着军装,肩头落着一些雪。在他身后跟着两个穿着日军军服的人,我们所有人,连同台上唱戏拉曲的人都停了下来”  我和父亲王安等人第一次遇见近藤俊一。

“不知从何时开始,父亲成为了接待近藤的专职人员。近藤听得懂汉语,也能说,只是不太流利,正常交流还是没问题。我看到他常常被父亲说的话逗笑,有时更是他在说,父亲在听,两人像是有说不完的话。”,“父亲在家时起初也会提到他,每当说起此人,父亲总是带着一种钦佩而又惋惜的样子。”王安与近藤关系日渐交好,并对近藤又欣赏之意。

“父亲博闻广识空有一身学问却一直无人赏识,在辽阳时仅是一个教书先生,到北平后又成了“戏子”一般的人,靠逗乐他人为生。近藤虽是日本人却也是第一个欣赏他的人,甚至还提出要邀请他去日本,所以父亲一直心存感激,将近藤看作自己的知音。”对与近藤对王安的赏识欣赏之意,王安一直心存感激,将近藤看作自己的知音。

“不可避免的,他们之间也有过关于战争的争执,只是之前都无伤大雅。只有最后一次的争执不太一样,日记中未写明争执原因,只说在争执最后恼羞成怒的近藤掏出手枪抵住父亲的额头,两人僵持和沉默了数分钟后,近藤收起枪离开戏院。那天是6月5日,距离近藤被害还有一个月。父亲在日记最后写了两个字,失望”。“我方才得知近藤在武汉会战开始时(1938年6月初)被调到第2军第29师团担任参谋长参与武汉会战,后来不知何时他秘密回了北平进行临时调度”但王安和近藤之间仍是又不少关于战争的小争执无法妥协,最后一次的争执的时间是近藤担任第2军第29师团担任参谋长的时间,应是在争论武汉会议的事情,但王安触及到了近藤的底线,近藤因两人之间的友情并没有开枪。

“《百花亭》结束后是相声场,近藤对相声不太喜欢,所以每当此时他都会关上包间的窗户进行小憩。我父亲和土方也都会离开包间不打扰近藤,父亲会在这时候离开去登台表演,没有登台安排时他就会到左边的包间内单独观看,土方则是在门外站岗。”
“到下午六时二十五分左右,台上开始进行今天的最后一场演出——《赵氏孤儿》,演员们刚上台就位唱了两句,二楼包间就传来叫喊,贾老板说那是土方吉的声音。此时贾老板才注意到二楼右边包间的窗户竟然还是关着的,紧接着窗户马上被打开,土方吉探出身子朝着贾老板的方向大喊。”
"死亡时间在当日下午六时至六时三十分(考虑发现尸体的时间可以再减少五分钟)”
“自己在近藤休息时一直都在左边的包间内观看相声表演,期间没有人进来过,也没注意隔壁包间有什么动静,毕竟隔音效果还不错。相声结束后舞台上在做下一场表演的准备,以往这时候父亲都会敲包间的小门,在近藤准许后回到右包间。但案发那日父亲敲了好几下都没有人回应”
案发时间在相声表演期间,故相声演员可以排除嫌疑

“死亡时间在当日下午六时至六时三十分(考虑发现尸体的时间可以再减少五分钟),死因是机械性窒息,凶器确定是现场发现的那条长约三尺直径五分的普通麻绳,在脖子上缠绕了两圈相交于颈后。
在后脑偏上处有一非致命伤痕,是小型钝器击打造成,除此之外没有近期造成的其他外伤。根据伤情程度判断当时近藤被打晕完全失去意识,随后在没有反抗的情况下被勒死,法医推测整个勒杀过程需要花费三分钟。近藤死前是在摇椅上坐着,故无法从伤口方向推断凶手的大致身高。”
“但是看那个表情他察觉应该有什么大事,于是马上冲上二楼。当时我父亲正愣愣地站在右包间门口,贾老板一边问着“发生什么事”一边跑了过去,一到门口他就看见近藤仰面靠在摇椅上闭着双眼,脖子上还缠绕着一条麻绳,身边的我父亲瞪着双眼念念有词好像在重复近藤的名字。”

根据伤情程度判断当时近藤被打晕完全失去意识,随后在没有反抗的情况下被勒死,法医推测整个勒杀过程需要花费三分钟。

照片上的近藤俊一面容安详,口微张,左手朝下放在右手掌上,双手放在腹部偏下位置。如果不是脖子上的勒痕,他看起来就像是睡着了一样。摇椅旁的小桌子上放两碟糕点和水壶,水壶样式与军用水壶相同。父亲曾跟我说过近藤担心戏院所提供的茶水食物会被人下毒,一直都是自备。警察对这两样物品进行过检查,只是普通的茶水和糕点。
后脑的伤很有可能就是水壶造成的,毕竟军用水壶的硬度你没法想象。

土方吉说舞台表演时自己与近藤、王安是同处一室,之后近藤休息他一直都在门外,没有看到其他人进入过二楼的任何一个包间。

凶手不会是相声表演期间进去,而是更早之前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案卷记载警察在父亲身上搜出了一把干净的匕首,证词里父亲说这是自己防身之用。”
“以往近藤与王安在观看表演时有很多话,不知为何案发那天却很少。可惜他的汉语水平仅够最基本的交流,不知道我父亲与近藤最后都说了些什么。
王安可能因为上次争吵的事情有杀心,但并没有动手
而根据员工表和演员时间分析,土方在门口看守凶手没有时间下楼,那么赵氏孤儿演员排除,百花亭表演刚结束土方便出门看守,演员排除,就只剩下班主秦汉,扫地工陈伯,小二阮春生,小二骆余。其中在近藤来到北平之后到的就只有骆余。

案件还原:
7月7日当天下午四时三十分左右,近藤俊一与保镖土方吉来到戏院,我父亲王安照例前去接待两人一起上了二楼到右边的包间。《空城计》结束后表演的是《百花亭》,而父亲在一边目光却是集中在近藤身上。这时王安、近藤和土方都在右包间,骆余就悄悄潜入左包间,等开始相声表演时,土方在门口看守,而王安回到自己包间发现了躲藏的骆余,同时放弃了自己动手的念想。在近藤睡觉的时候骆余打开小门用是水壶敲晕近藤再用麻生勒死,近藤窒息死亡,返回左包间,相声表演结束后王安去找土方开门,土方发现近藤死亡呼喊贾老板,骆余再趁乱逃走,王安被捕,王安并没有透露骆余的信息,同时人也不是自己杀的。
匿名
| 发表于 2018-8-1 20:04:27 | 2018-8-3 19:59编辑
第一题解答:
以下推理蓝色是引用原文,黑色是基本分析,红色是重要结论
凶手:姜曼玉
动机:复仇
一,全文时间线的整理
1.关于京剧时间的推理
A.原文:因为贾家戏班本就有不小的名声,建立伊始便有不少客人慕名而来。推理:而后贾老板招募了更多的新演员,还专门设立一个相声场子,俨然成为北平最知名的戏院之一。
这是一个推理的基本点,北平最知名的戏院,说明演员们比较专业,那么对表演整体的时间把握也会较为准确,为下文的推理打下基础点。
小结:每一种剧表演时间相对稳定。

B.原文:《空城计》结束后表演的是《百花亭》,这出戏我记得约要一个小时。
推理:根据网上资料的调查,百花亭平均时长约为一小时十分钟左右,文中描述百花亭时长约为一小时,可大致说明文中的京剧百花亭与网上所调查的京剧相似。
小结:网上所查的京剧时间与文中京剧的时间具有相似性,可为时间的推测提供参考。

C.原文:彼时台上正在演出《空城计》,「诸葛亮」刚唱道“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论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
推理:经网上资料调查,空城计时长约为半小时左右,一共有六场。当时唱戏进行到“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论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时,为该剧的第四场,此时空城计已经唱了12分钟。用时长30分钟减去12分钟为18分钟,所以距离空城计结束还有18分钟左右,为方便推算视其为20分钟。
小结:空城计为时约半小时,距离空城计结束约莫还有20分钟
注:以央视京剧视频为准。

D.原文:下午四时三十分左右,近藤俊一与保镖土方吉来到戏院,距离他们上一次来已经过了快一个月左右,我父亲王安照例前去接待两人一起上了二楼到右边的包间。彼时台上正在演出《空城计》
推理:四时三十分左右近藤到来,结合上文的“一,1,C小结”部分,20分钟后空城计结束,所以结束时间为四点五十分。
小结:空城计在四点五十分结束。
E.原文:《空城计》结束后表演的是《百花亭》,这出戏我记得约要一个小时。
推理:根据上文“一,1,D小结”部分,空城计在四点五十结束,空城计后是百花亭,故百花亭约在四点五十开始,历时一小时,在五点五十结束。
小结:百花亭四点五十开始,五点五十结束。
F.原文:《百花亭》结束后是相声场……到下午六时二十五分左右,台上开始进行今天的最后一场演出——《赵氏孤儿》
推理:结合上文“一,1,E小结”部分,百花亭约在五点五十结束,此时相声开始,到六时二十五分赵氏孤儿开始。
小结:五点五十相声开始,六时二十五分赵氏孤儿开始。
2.结合上文推理以及原文,时间线索的整理为:
1935年初贾老板建立戏院
1937年11月中旬近藤初次来戏院
1938年1月15日姜曼玉来戏院唱戏
1938年6月5日近藤和王安激烈争吵
1938年6月初近藤调任
1938年7月7日  近藤秘密回北平后被害
16:30空城计(剩余十八分钟左右)
16:50-17:50   百花亭
17:50-18:25   相声
18:00-18:25   近藤遇害
18:25         赵氏孤儿

1938年7月20日姜曼玉离开戏院

二.凶手的确定。
A.原文:根据案卷的记载,近藤的尸体被日军方面领走由他们进行了尸检,得出的结论是死亡时间在当日下午六时至六时三十分(考虑发现尸体的时间可以再减少五分钟)
推理:尸检结果死亡时间是7日18:00-18:30,死者在18:25被发现,故死亡时间为18:00-18:25。根据上文“一,2”的时间线索,此时相声已经开始并且是在18:25结束的,所以可以排除相声演员的嫌疑。
小结:排除相声演员马东和姜巩的嫌疑。

B原文:,父亲还会登台与大家唱上一两句,只是不带妆,毕竟太费时间。
推理:化妆费时间,在赵氏孤儿开始前的时间需要一部分时间化妆,如果在这一段时间不在场会被化妆的人员发现,所以视其无作案时间,演赵氏孤儿的演员嫌疑可排除。
小结:演赵氏孤儿的杨啸良,段元楼,梅小雲,周庆瑜,朱秀先,袁世君,萧章華这几个人可排除。

C:原文:文武场是固定的班子
我们所有人,连同台上唱戏拉曲的人都停了下来。

推理:文武场一直在台上打辅助,嫌疑可排除。

D原文:在演出时贾老板总是坐在一楼大堂的第一排最左边的位置,期间贾老板偶有转头与后方的一些观众交谈……当时坐在贾老板旁边的观众也证明贾老板一直都在第一排左侧观看表演,警察对他们进行了检查也没发现疑点。
推理:贾老板旁边坐着观众,并且有和后方的观众交谈,如果离开也会被现场的观众发现,具有不在场证明,可排除。
小结:贾老板排除。

E原文:因日寇在东三省的胡作非为而举家搬迁至北平。……近藤听得懂汉语,也能说,只是不太流利,正常交流还是没问题。我看到他常常被父亲说的话逗笑,有时更是他在说,父亲在听,两人像是有说不完的话。近藤确实喜爱京剧,尤其偏爱看《西厢记》《桃花扇》这类讲述情爱故事的剧目,对待戏院的一些演员们也极为客气,总以先生相称。……父亲在家时起初也会提到他,每当说起此人,父亲总是带着一种钦佩而又惋惜的样子。……父亲博闻广识空有一身学问却一直无人赏识,……近藤虽是日本人却也是第一个欣赏他的人,甚至还提出要邀请他去日本,所以父亲一直心存感激,将近藤看作自己的知音。不可避免的,他们之间也有过关于战争的争执,只是之前都无伤大雅。只有最后一次的争执不太一样,日记中未写明争执原因,只说在争执最后恼羞成怒的近藤掏出手枪抵住父亲的额头,两人僵持和沉默了数分钟后,近藤收起枪离开戏院。那天是6月5日,距离近藤被害还有一个月。父亲在日记最后写了两个字,失望。……我方才得知近藤在武汉会战开始时(1938年6月初)被调到第2军第29师团担任参谋长参与武汉会战,后来不知何时他秘密回了北平进行临时调度,结果7月7日那天被害身亡。
推理:因为日本人的入侵,使王安失去家乡,王安具有作案动机,但是这个动机却不完整。因为从文中可以看出王安对近藤还是有好感并且如同朋友般的关系,按文中的描述是知己的关系,并且对近藤也很是钦佩,虽然在战争方面有过争执但是无伤大雅,直到6月5日近藤与王安吵架,其原因按文中线索推测,应该是有关武汉会战的话题,因为武汉会战也在6月初开始,这时候近藤被调往武汉,王安因其要去武汉残害同胞有理由与近藤辩驳,甚至发生争吵。
小结:王安有谋杀近藤的动机,但是因为是知己内心矛盾。

F.原文:案卷记载警察在父亲身上搜出了一把干净的匕首,证词里父亲说这是自己防身之用。……曾瞥见包间里的近藤为表演鼓掌,父亲在一边目光却是集中在近藤身上。
推理:王安在近藤旁边时,目光一直集中在近藤身上,王安身上此时又带着刀。从这里不难推测,王安确实想要谋杀近藤,但是此时正在犹豫,加上自己矛盾的内心,还没动手。

G.原文:虽然没有听懂土方喊的是什么,但是看那个表情他察觉应该有什么大事,于是马上冲上二楼。当时我父亲正愣愣地站在右包间门口,贾老板一边问着“发生什么事”一边跑了过去,一到门口他就看见近藤仰面靠在摇椅上闭着双眼,脖子上还缠绕着一条麻绳,身边的我父亲瞪着双眼念念有词好像在重复近藤的名字。
在凶案发生的时候,王安站在门口,如果是王安谋杀的近藤,他应该逃离现场才对,并且会带上亲人一起逃离,呆愣在凶案现场不合理。其次,假如王安是凶手,他明明有时间逃跑不说,还要去提醒土方叫醒近藤,提前发现死者?这里实在是不合逻辑。再结合“二,F”中的分析,王安有动机,并且确实起了杀心并以实际行动带了匕首,但是内心很犹豫,注视着近藤一直没下去手,最后发现近藤死亡,如此便可解释F和G的矛盾了。
小结:王安有动机但动机不全,王安是凶手的逻辑推断也有不合理之处。王安排除。


H.我与母亲离开北平后不久贾老板四处托关系终于去狱中看望了父亲一次,那时父亲就已经遭到毒打,但比行刑时的样子好得多,他不肯认罪签字,狱警就每天照三餐对他施以酷刑。推理:父亲死不认罪,明知自己将被当做替罪羔羊,即便已经被判了死刑,却依旧不认罪,这里略微有些不合逻辑之处,如果真是王安做的,没必要死不认罪遭受多余的酷刑,还可以赢得名誉,这对一个博文广识又热爱祖国的知识分子来说,为赢得名誉而死也是指的的,没有必要死不认罪,此处也暴露王安不是凶手

I.原文:近藤的保镖也从两人逐渐降到一人,是跟随他十几年的下属土方吉
小结:土方吉没有作案动机

二   凶手的确定。
小结:除去无关人员如观众等,现在剩余可疑人员有:扫地工陈伯,班主秦汉,小二阮春生,骆余,百花婷演员程蝶如,姜曼玉,罗进三。
为方便讨论此处再次罗列本文时间线:
1935年初贾老板建立戏院
1935年1月程蝶如,陈伯,秦汉来戏院
1937年11月中旬近藤初次来戏院
1937年11月29日罗进三来戏院
1938年1月15日姜曼玉来戏院
1938年5月20日骆余来戏院
1938年6月5日近藤和王安激烈争吵
1938年6月初近藤调任
1938年7月7日  近藤秘密回北平后被害
1938.7.18骆余离开戏院
1938.7.20姜曼玉离开戏院
1938.8.25罗进三离开戏院
1938年9.15程蝶如,陈伯,秦汉离开

推理:由时间线可得:程蝶如陈伯秦汉是贾老板开戏院之后马上就去的心腹,也是最后一批离开的人。而姜曼玉,骆余,罗进三则是近藤开始出现在戏院之后才加入戏院的人,且其中骆余和姜曼玉在案发之后很快就离开,此三人嫌疑最大

原文:
包间内及走廊无任何可以藏人的地方,戏院不存在暗道机关
在近藤小憩时土方在门外看守,其他人无论进入哪个包间他必然会看到。两个包间中间是有一扇小门的,只有父亲可以在土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到右包间杀人再回到左包间。至于说有人事先躲进左包间,趁着我父亲不注意去右包间杀人也根本是不可能的,且不说包间里根本没有能藏人的地方,包间的门在打开时(无论手脚多轻)都会发出门轴转动的尖锐声音,在屋内的人一定可以听见。包间的窗户外也完全没有可以立足的地方,凶手只能从门进入。

推理:凶手只能从门进入,如果凶手不是王安或土方,那么凶手是怎么作案的呢?

从戏院旁巷子口摆摊卖烧饼的小贩口中得知,刚才在戏院发生了一起杀人案,一名日本军官被杀害,戏院的人已经全部被带去了警局。
难道是近藤?我马上向小贩确认,小贩并不知道被害军官的名字和样貌,但认识陪同的保镖,因为那是时常光顾自己摊子的人。

重要线索:土方经常去买烧饼

土方吉说舞台表演时自己与近藤、王安是同处一室
舞台表演时土方吉和近藤在同一个房间里,不可能吃烧饼,那么他去吃烧饼的时间也就只有相声那一点时间了,相声表演时间近藤会休息,土方在门外站岗也就有了偷偷去买烧饼的机会。
凶手只要掌握土方喜欢在相声表演阶段去买烧饼这一规律,便有充足时间和机会去作案
因此,凶手需要一定时间发现此规律

其中一名军官挥舞着武士刀冲着土方吉像是要杀了他一样,土方吉吓得跪在了地上匍匐着,后背的衬衫都被汗水浸透了一大半。而后土方吉似乎对那几名军官说了什么,他们就全体看向了我父亲。警察和日军现在都怀疑是你爹杀了近藤,哪怕不是他做的,我看靠这些投靠鬼子的无能警察也根本查不出什么真凶,到时候你爹还是会被拿去顶罪。刺杀军官可是大罪推理:土方汗流浃背,心情特别紧张,加上烧饼一事,说明他可能在情急之下,隐瞒了自己擅离职守的事实。加上连百姓的贾老板都知道军官被杀事情严重能哦,如果土方吉暴露自己擅离职守,将难逃一死。


1937年11月中旬,因为天冷来戏院的观众也少,闲下来的我正揣着暖炉蹲在舞台旁阅读地上的报纸。大门忽地被推开,一阵寒风袭来。从门外走进一个男人,年纪看起来35岁左右留着杂乱的络腮胡,身高约摸五尺三寸,身披大衣内着军装,肩头落着一些雪。在他身后跟着两个穿着日军军服的人,我们所有人,连同台上唱戏拉曲的人都停了下来。
那之后近藤依然有来戏院,可能因为军务繁忙,司令部距离戏院也远,他的到来很没有规律。只是毕竟次数多了,大家也就习惯了,再没像前几次那样引起震动。近藤的保镖也从两人逐渐降到一人,是跟随他十几年的下属土方吉,之后两人更是穿着便服与平常百姓无异,但他一直都在二楼的包间看戏。
下午四时三十分左右,近藤俊一与保镖土方吉来到戏院,距离他们上一次来已经过了快一个月左右
推理:近藤1937年十一月中旬第一次出现在戏院引起轰动,消息传播需要一定时间,而罗进三十一月月底就到戏院,问讯前来寻仇可能性不大。因此姜曼玉和骆余嫌疑较大。
而骆余是1938年5月二十日才来戏院,此时近藤已经不怎么出现在戏院,六月五号和王安吵架之后甚至一个月没来。此时近藤两人穿着便服与平常百姓无异,骆余甚至无法判断出谁是近藤。且来不及发现相声时土方去买烧饼的规律。
姜曼玉来戏院的时间不早不晚,足以得到消息也足以发现规律。


近藤确实喜爱京剧,尤其偏爱看《西厢记》《桃花扇》这类讲述情爱故事的剧目,对待戏院的一些演员们也极为客气,总以先生相称。
推理:因此姜曼玉有进入近藤房间机会。根据调查,《百花亭》属于情爱故事,由于近藤对演员相当客气并称其为先生,所以接近的机会也更大[/color]
虽然骆余年纪小可能不被近藤重视从而获得进入近藤房间下手机会,但近藤连茶水点心都是自带,因此对小二还是存有戒心,[color=red]因此小儿骆余不具备作案机会。


根据百度京剧演员卸妆时间,五分钟到十五分钟不等,五点五十百花婷结束,姜曼玉有充足时间在后台卸妆,六点左右后门出来前门绕入上楼梯作案机会。,且还能在戏院旁小巷确认土方是否在买烧饼,戏院当天有上百人,只有两个小二(所以骆余其实也走不开),没人会注意到前门进来一个人上了楼梯(楼梯在前门,众人都看舞台,土方能常常去买烧饼也印证了没人关注楼梯)。

因此,姜曼玉有充足时间和机会成为凶手。
匿名
| 发表于 2018-8-1 20:06:01 | 2018-8-3 19:22编辑
凶手扫地工  陈伯


原文
引用
1.摇椅旁的小桌子上放着两碟糕点和水壶,水壶样式与军用水壶相同。父亲曾跟我说过近藤担心戏院所提供的茶水食物会被人下毒,一直都是自备。警察对这两样物品进行过检查,只是普通的茶水和糕点。
2.包间的门在打开时(无论手脚多轻)都会发出门轴转动的尖锐声音,在屋内的人一定可以听见。
3.在后脑偏上处有一非致命伤痕,是小型钝器击打造成,除此之外没有近期造成的其他外伤。
4.那名带头的男子脱下大衣,笔直的坐在椅子上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5.随案卷保存的还有几张照片,照片上的近藤俊一面容安详,口微张,左手朝下放在右手掌上,双手放在腹部偏下位置。如果不是脖子上的勒痕,他看起来就像是睡着了一样。

推理
根据原文1,可知死者死前仍对自身安全十分重视,因此可推断死者并不想寻死,即死者不可能是自杀。而被敲晕和勒死的死者自然也不会是死于意外。所以死者死于他杀。
根据原文2,可知任何人只要开门,死者即使睡着了,也极可能因为听到尖锐声音被惊醒。也就是说,只要有人开门进死者包间,死者必定知道。
另外,死者既然对自身安全十分重视,那么,按理说,死者对于陌生人总该有所防备。
根据原文3,死者没有除后脑外的其他近期外伤,可知凶手能接近死者后背,而死者对此不会有防备。
根据原文4,可猜测死者在非休息时或在陌生人面前的坐姿要表现的笔直,而根据原文5,死者左手朝下放在右手掌上,双手放在腹部偏下位置,再加上他死前的安详脸容,也证明他生前没有对凶手有所防备。证明凶手在死者眼中,不是亲近之人,就是无法对自己产生威胁的人。
结论
1.死者死于他杀。
2.死者死前必定知道有人进了他包间。
3.凶手对于死者来说,要么是亲近的人,要么是非亲近但没有什么威胁的人。

原文
引用
6.在演出时贾老板总是坐在一楼大堂的第一排最左边的位置,期间贾老板偶有转头与后方的一些观众交谈,曾瞥见包间里的近藤为表演鼓掌,父亲在一边目光却是集中在近藤身上。
7.包间的窗户外也完全没有可以立足的地方,凶手只能从门进入。

推理
根据原文6,贾老板能看到包间窗户,那么他周围的客人也能,凶手要出现在窗户附近,极容易被发现。
根据原文7,可排除凶手通过窗户进出包间杀人。

原文
引用
8.在父亲的遗物中有一本日记,里面提到不少他与近藤的事,这些事他不曾跟任何人说过。近藤虽是日本人却也是第一个欣赏他的人,甚至还提出要邀请他去日本,所以父亲一直心存感激,将近藤看作自己的知音。
9.当时我父亲正愣愣地站在右包间门口,贾老板一边问着“发生什么事”一边跑了过去,一到门口他就看见近藤仰面靠在摇椅上闭着双眼,脖子上还缠绕着一条麻绳,身边的我父亲瞪着双眼念念有词好像在重复近藤的名字。
10.相声结束后舞台上在做下一场表演的准备,以往这时候父亲都会敲包间的小门,在近藤准许后回到右包间。但案发那日父亲敲了好几下都没有人回应,他不敢贸然开门怕打搅了近藤。到了下一场的演员们都已上台,他再次敲门却依然没人应答,又从窗户看到右边包间的窗户还是关着,所以只好出门找土方让其代为开门。之后便如土方所说,二人发现尸体。
11.尸体被发现前王安从左边的包间出来找他,在比划了一番后他理解了王安的意思是敲门(包间之间的小门)没有人应答,土方觉得有疑于是马上推门,就看到了在摇椅上的尸体。
12.那时父亲就已经遭到毒打,但比行刑时的样子好得多,他不肯认罪签字,狱警就每天照三餐对他施以酷刑。他见到贾老板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我与母亲如何,听到我们已经离开北平他满足的点点头。半个月后在法庭走了一个过场,法官不顾父亲的喊冤就定罪了。

推理
根据原文8,写在私密日记里的事不会有假,可知作者父亲确实视近藤为他的知音。
根据原文9,可知死者父亲对死者的死感到惊讶。
根据原文10和11,假设死者父亲是凶手,此时的他应该马上逃之夭夭,而不是主动找土方去发现尸体,等着被捕。
根据原文12,可知死者父亲一直不承认自己是凶手,而在当时的情况下,承认自己是凶手反而更能体现自己的爱国动机,也少了每日的毒打,没必要不承认——如果死者父亲真的是凶手的话。
另外如果真的是真凶的话,应该把身上的刀藏好,还有警察也是收查过整个戏院,没有提到敲晕死者的钝器,也可说明是没有找到这钝器,而王安没有离开过左包间,那就说明他不持有这敲晕的钝器,也没有将钝器藏到哪里。
综上可知,死者父亲并不是真凶。
结论
4.父亲王安不是真凶。

原文
引用
13.近藤的保镖也从两人逐渐降到一人,是跟随他十几年的下属土方吉,之后两人更是穿着便服与平常百姓无异,但他一直都在二楼的包间看戏。
14.近藤对相声不太喜欢,所以每当此时他都会关上包间的窗户进行小憩。我父亲和土方也都会离开包间不打扰近藤,父亲会在这时候离开去登台表演,没有登台安排时他就会到左边的包间内单独观看,土方则是在门外站岗。
15.到警局后不久来了几个趾高气扬的日本军官和一名瘦高的翻译官,其中一名军官挥舞着武士刀冲着土方吉像是要杀了他一样,土方吉吓得跪在了地上匍匐着,后背的衬衫都被汗水浸透了一大半。
16.父亲告诉我那人确实是日军军官,名唤近藤俊一,是日军华北方面军第6师团参谋长。因喜好京剧特地慕名前来。
17.我方才得知近藤在武汉会战开始时(1938年6月初)被调到第2军第29师团担任参谋长参与武汉会战,后来不知何时他秘密回了北平进行临时调度,结果7月7日那天被害身亡。得益于此,第2军的攻势被延缓。


推理
根据原文13和原文14,土方跟了死者十几年,跟死者有亲近关系,而如果他要杀死者,可以趁人不注意进入包间杀人。但会存在一个疑问,为何十多年时间内,偏偏那一天才动手杀人。
根据原文16和17,近藤俊一对日本军方来说很重要,在军中职位也是很高。
但根据原文15,可知死者的死不仅对土方没什么好处,甚至还有被怪罪而丢命的危险,毕竟近藤一死,对日本侵略者来说会造成战局上的不利。
因此,土方杀害死者的动机完全不足,土方也不会是凶手。
那么根据结论3,可知凶手是后者,即凶手对于死者来说,是非亲近但没有什么威胁的人。
结论
5.土方不是真凶。
6.凶手对于死者来说,是非亲近但没有什么威胁的人。

原文
引用
1.当时坐在贾老板旁边的观众也证明贾老板一直都在第一排左侧观看表演,警察对他们进行了检查也没发现疑点。
2.贾老板所坐的位置,是在平面图上通往后台的那个位置,即从门口进来面向舞台时的第一排左侧。包间的左右是从舞台方向叙述,即右包间是在平面图的右边,左包间是在平面图的左边。
3.父亲还会登台与大家唱上一两句,只是不带妆,毕竟太费时间。


推理

根据原文1,排除贾老板,因为一直在左侧看表演
根据原文2:贾老板所做的位置在通往后台的位置。
根据原文3:演员和相声演员都需要上妆,而且很麻烦,卸妆也很麻烦,所以一般都是不卸妆,下一场也是同样的妆容,最多衣服换下。
根据原文一楼图:从后台去二楼的话,只能从左侧通道走过。


推理:如果有演员去二楼的话,只能从左侧通道走过,而当时贾老板就坐在那个位置,如果看到这些带妆的演员去往二楼的话,肯定会有印象,另外班主可能也在后台统管一切,他去二楼的话,贾老板肯定也是会有印象,或者演员也肯定会有印象。

结论:贾老板和演员不是凶手!


原文
引用
16.死亡时间在当日下午六时至六时三十分(考虑发现尸体的时间可以再减少五分钟),死因是机械性窒息,凶器确定是现场发现的那条长约三尺直径五分的普通麻绳,在脖子上缠绕了两圈相交于颈后。
17.根据伤情程度判断当时近藤被打晕完全失去意识,随后在没有反抗的情况下被勒死,法医推测整个勒杀过程需要花费三分钟。
18.证词方面,土方吉说舞台表演时自己与近藤、王安是同处一室,之后近藤休息他一直都在门外,没有看到其他人进入过二楼的任何一个包间。
19.其他的证词包括贾老板、观众、戏院的工人和十来名演员都说自己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人或事,当时坐在贾老板旁边的观众也证明贾老板一直都在第一排左侧观看表演,警察对他们进行了检查也没发现疑点。
20.我马上向小贩确认,小贩并不知道被害军官的名字和样貌,但认识陪同的保镖,因为那是时常光顾自己摊子的人。
21.文中的几张写有名字和对应岗位和角色的图片。

推理
根据原文16,麻绳约长1米,且缠绕了死者脖子两圈,可知凶手意图为更容易发出足够力度勒死死者。
根据原文17,勒杀过程花费三分钟之久,加上还是死者昏迷状态下,结合上句推理,可知凶手力气上有可能比不上死者,更没信心在死者清醒状态下行凶。
根据原文18和19,可知凶手不仅对死者来说没有什么威胁,且对其他人来说,还是一种可以视若无睹的存在,诸如《血字的研究》里面的车夫,《布朗神父探案集》某篇的邮递员。
根据原文20,小贩不知道被害军官的名字和样貌,但认识陪同的保镖,说明土方经常去光顾小贩,但光顾的时候近藤并不在土方身旁,而根据原文18,可知,土方只有在近藤休息时,才有机会去买烧饼,也就是说,土方经常趁近藤休息时,开小差去买烧饼,并非一直守候在包间门口,事后因为怕被降罪,所以土方不会将自己开小差离开买烧饼的事说出来。
根据原文21,综合结论6,符合原文18和19推理出的符合作案条件的人,只有扫地工和两位小二,但由于原文1显示死者只吃喝自带的,所以不会呼叫小二顿茶递水,如果小二进入包间,会被近藤戒备,再结合原文16和17,可知唯一符合杀人条件的只有70岁的扫地工陈伯。
而陈伯可以观察到土方买烧饼的时机,并趁机上二楼进入包间杀害近藤,由于他确实可以凭借扫地工这个不起眼的身份,光明正大上落一楼和二楼,却不引起任何人的特别注意,即使进入包间时门发出声音惊动近藤,近藤也会以为是土方放他进来的(虽然这时土方去了吃烧饼),毕竟一个扫地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打扫是再正常不过了,没被人记住具体时间地点也是正常情况,没有对一位70岁的扫地工有所戒备也一样是正常情况。
结论
杀害近藤的凶手是扫地工陈伯。

案发过程
由于当时日本侵华,中华民族大部分人都对日本侵略者有极大恨意,而陈伯也是其中一员。估计自近藤来观剧起,陈伯便对近藤起了杀心,在摸透了近藤看戏喜好作息时间,王安的出演时间以及在左包间停留时间,以及观察到近藤的保镖土方经常趁近藤休息时开小差去光顾小贩后,便谋划了文中这起案件。案发当天,趁近藤休息,土方去买烧饼时,陈伯利用扫地工这一身份所带来的便利,光明正大上二楼进入右包间,而开门时所发出的尖锐声音虽然惊动了近藤,但一个70岁的扫地工进入包间这一情景对近藤来说并不稀奇,他甚至认为陈伯只是像往常一样来打扫(当然,陈伯有可能多次在近藤休息期间,也是土方去买烧饼时间,才去右包间打扫,让近藤早已习惯他这一行为),也以为陈伯是经过土方的允许才进来的(近藤不知道土方会开小差),进入包间的陈伯自知没把握在近藤清醒的情况下杀害他,便先用钝器(如扫帚的柄或其他钝状清洁工具)敲晕了对他毫无防备的近藤,接着用绳子勒死了近藤,最后像往常一样关上门并离开。

其他补充
1.原文提到案发当天是王安妻子生日,这也可以侧面说明王安并非凶手,毕竟按理说,杀近藤的机会王安多的是,没必要选择妻子生日这天来进行,显得对妻儿太无情,虽然是事发突然,因为死者来戏院的日期是不一定的。
2.原文提到王安曾与近藤有过争执,案发当天两人的交流也比平常少,加上当天贾老板有看到王安曾紧紧盯着近藤,以及后来在王安身上搜到匕首这些,可猜测王安当天其实也想杀掉近藤,动机可能跟两人间的“知音”关系破裂有关,只是不想近藤先被杀了。又或者,王安对近藤仍下不了手,一直在犹豫,最终放弃了杀近藤,不想近藤终究被杀害了。当然,这些都只是猜测。
3.由于死者是先被敲晕再被勒死,即存在2种动作,那么理论上来说,就还有一种可能:敲晕近藤的人和杀死近藤的人不是同一人。
而本篇解答的结论为凶手是陈伯,那么敲晕近藤的人,有可能不是陈伯,而有动机杀害近藤的人中,除陈伯外,唯一能在近藤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敲晕他的,只有王安,然而这样一来就有疑问,即王安为何仅仅敲晕近藤,然后什么都不做?而近藤醒来肯定会怪罪王安,所以王安毫无理由这么做。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王安本来也是想先敲晕近藤,再杀害,而在杀害前,发现门外有人过来,而匆忙躲进左包间。然而,房间是隔音的,王安想知道外面有人进来,只能是外面的人推开门发出尖锐声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王安根本无法及时回到左包间,而原文也提及包间内无处可藏人,因此这种可能性也是为否的。
所以,敲晕死者和杀死死者的都是同一人,即扫地工陈伯。
4.至于贾老板和其他职员和观众,他们与近藤不亲近,无法在近藤毫无防备下敲晕并杀害他,何况他们上下二楼都不能像扫地工和小二那般不引人注目,而从原文来看,贾老板更是对舞台有深厚感情,很难想象他会自毁前程,因此贾老板和其他职员、观众都不会是凶手。
5.会不会存在凶手打开包厢门时,近藤以为是土方进来,而不加理会,导致被凶手杀害的情况呢?答案是否定的,由于平时土方都是守候在门外,如果在近藤休息期间开门进去,近藤极大可能以为土方有什么特殊事情找他,很难想象这种情况下近藤还会继续躺在椅子上休息,而不起身询问土方有什么事情。这也印证了,凶手只能是死者熟悉的人或非亲近但没有什么威胁的人。
6.至于王安被问及相声时为何称不记得相声内容,原文写有“只有最后一次的争执不太一样,日记中未写明争执原因,只说在争执最后恼羞成怒的近藤掏出手枪抵住父亲的额头,两人僵持和沉默了数分钟后,近藤收起枪离开戏院。”,而后来的审讯中,无人知晓这段经过,可推测,在相声场期间,土方守候在近藤门口时,王安也有可能时常悄悄到近藤房间,两人独处。案发当天王安也有可能在相声场期间进入过右包厢,因此没看相声,不知道相声内容,王安可能跟近藤聊了一小会就回到左包间,那时候近藤还没死。
7.关于戏曲,案发当天自近藤进入剧院起,《空城计》表演到了一半内容左右,从百度视频查到唱到文中那一句后到结束为15分钟,即是16:45,而《百花亭》需要一小时,结束时为17:45左右,之后是相声,可知近藤休息时间是17:45左右(因为改变妆容和排版也需要几分钟,所以只能说个大概)开始,到被发现尸体的时间18:25共计40分钟,所以这期间近藤一个人待着的空格时间为40分钟。
8.脖子绳子绕了两圈,是因为怕绳子滑动,还有绳子是先从后颈穿过绕两圈
匿名
| 发表于 2018-8-1 20:13:26 | 2018-8-3 10:34编辑
【推理笔记】  (【】内为分析)
       事件时间表:
       16:30分近藤与土方到达戏楼,正在进行演出《空城计》,唱到“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论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正是空城计演出25分钟左右,可逆推空城计于16:00开始至16:40分结束;
       16:40分《空城计》结束后,算上中间闭幕的时间约5分钟;
       16:45分演出《百花亭》,约一小时至18:00《百花亭》结束;
       18:05分相声场开始,近藤离开众人视线,王安与土方吉离开右包间;
       18:25分《赵氏孤儿》演员上场,近藤被发现身亡。
      
       根据文中所述(灰色字体为原文):
       曾瞥见包间里的近藤为表演鼓掌,父亲在一边目光却是集中在近藤身上。
       ①【在《百花亭》演出时,近藤还没被杀害,而王安却将目光集中在近藤身上,很明显的是在思索什么。】

     土方吉吓得跪在了地上匍匐着,后背的衬衫都被汗水浸透了一大半。并且作证他到戏院后没有见到其他人进过包间,因此只有在左包间的父亲可以犯案。
       从贾老板所说来看,父亲的确是唯一能杀害近藤的人。在近藤小憩时土方在门外看守,其他人无论进入哪个包间他必然会看到。两个包间中间是有一扇小门的,只有父亲可以在土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到右包间杀人再回到左包间。至于说有人事先躲进左包间,趁着我父亲不注意去右包间杀人也根本是不可能的,且不说包间里根本没有能藏人的地方,包间的门在打开时(无论手脚多轻)都会发出门轴转动的尖锐声音,在屋内的人一定可以听见。包间的窗户外也完全没有可以立足的地方,凶手只能从门进入。

       ②【从土方吉所述的角度来看,他从进入剧院之后,并没有发现有任何人出入过二楼包间,并且文中表述房间里面没有任何可以藏人的地方,以及窗户外并无立足之地,所以在土方看来能够杀害近藤的只有在同一个房间的王安,此为疑点一
       而根据这里的表述,土方发现近藤死掉之后,包间里面只有王安一个人,所以我们可以排除王安伙同其他人作案的可能性,因为不管谁来杀掉近藤,都不可能在不被土方发现的情况下离开房间。
       土方吉在看到日本军官冲自己过来像是要杀掉自己之后,确实是恐惧了,怕了,可见土方吉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

       我方才得知近藤在武汉会战开始时(1938年6月初)被调到第2军第29师团担任参谋长参与武汉会战
       不可避免的,他们之间也有过关于战争的争执,只是之前都无伤大雅。只有最后一次的争执不太一样,日记中未写明争执原因,只说在争执最后恼羞成怒的近藤掏出手枪抵住父亲的额头,两人僵持和沉默了数分钟后,近藤收起枪离开戏院。那天是6月5日,距离近藤被害还有一个月。
       下午四时三十分左右,近藤俊一与保镖土方吉来到戏院,距离他们上一次来已经过了快一个月左右,

       ③【从时间和日记介绍可知,最后一次的争执关于战争,并且是关于近藤在武汉会战中的指挥,而近藤被杀害的时间正好是争执后的第一次来戏院。】

       根据案卷的记载,近藤的尸体被日军方面领走由他们进行了尸检,得出的结论是死亡时间在当日下午六时至六时三十分(考虑发现尸体的时间可以再减少五分钟),死因是机械性窒息,凶器确定是现场发现的那条长约三尺直径五分的普通麻绳,在脖子上缠绕了两圈相交于颈后。
在后脑偏上处有一非致命伤痕,是小型钝器击打造成,除此之外没有近期造成的其他外伤。根据伤情程度判断当时近藤被打晕完全失去意识,随后在没有反抗的情况下被勒死,法医推测整个勒杀过程需要花费三分钟。近藤死前是在摇椅上坐着,故无法从伤口方向推断凶手的大致身高。

       ④【可以确定近藤死亡时间为18:00至18:25,并且近藤是被小型钝器击晕后勒死,那么谁能够在不引起近藤注意的情况下进入房间击晕近藤呢?此为疑点二。而作为凶器的麻绳易于藏身,因为麻绳是缠绕两圈相交于颈后,且当时近藤被打晕完全失去意识,所以排除近藤自杀,因为勒杀过程需要三分钟,可以猜测时间过长的原因会是因为杀掉近藤的人心有犹豫。而且凶手能够把握住这个时间来杀掉近藤,可以看出他对近藤时间安排的熟悉。】

       对于土方所说二人案发日交流很少的事,父亲没有解释。警察还问了父亲是否记得当天相声表演的内容,父亲说自己记不清。
       最后便是证据,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案卷记载警察在父亲身上搜出了一把干净的匕首,证词里父亲说这是自己防身之用。

       ⑤【王安身上发现的匕首,可以知晓王安心生杀害近藤之心,却并没有得手,因为王安的杀人想法是用刀杀,根据现场可知他的想法并没有实施,那么可以排除凶手是王安,而关于王安说当天相声表演内容他不清楚,是因为他当时在犹豫是否要杀掉近藤,无心去听相声,所以没有听清相声内容。】

       随案卷保存的还有几张照片,照片上的近藤俊一面容安详,口微张,左手朝下放在右手掌上,双手放在腹部偏下位置。如果不是脖子上的勒痕,他看起来就像是睡着了一样。摇椅旁的小桌子上放着两碟糕点和水壶,水壶样式与军用水壶相同。父亲曾跟我说过近藤担心戏院所提供的茶水食物会被人下毒,一直都是自备。警察对这两样物品进行过检查,只是普通的茶水和糕点。
       ⑥【虽然近藤已经是在被击晕的情况下勒死,但凶手对近藤却并没有仇恨,甚至还摆放了近藤双手握在一起,可见近藤对死早有预料,而且心甘情愿送死。并且可知食物没有被下毒。】

       【笔记整理】
       疑点一:土方进入剧院之后并没有发现有任何人出入过剧院二楼包间;
       疑点解释:土方在进入剧院后直接跟近藤以及王安来到右包间,他们三人都在包间里面,如果此时有人进入左包间,他们是不应该知道的,所以我们推理这里的土方是在撒谎。
       疑点二:击晕近藤的凶手必定是近藤亲近的人。
       疑点解释:能够亲近近藤的人,在文中就只有两人,一个是王安,一个是土方。
       从两个疑点来看,根据分析点第二点排除王安伙同其他人作案的可能性,以及分析点第五点王安杀掉近藤的可能性,那么能够杀掉近藤的凶手那就是土方,虽然他是一个日本人,但他就是杀害近藤的凶手。

       案件还原:
       土方在王安去到左包间的时候打开房门(这个时候打开房门在左包间的王安是听不到的),利用手中的小型钝器击晕近藤,而小型钝器则怀疑是手枪,以手枪的重量完全可以打晕一个成年男子。之后勒死近藤,随后还将近藤的双手摆放在一起,之后再回到房间门口等待相声结束,王安找上自己就可以了。

       动机分析:
       怀疑土方最大的问题就是动机,土方作为下属跟随近藤十几年,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背叛近藤的,所以我们的推理是近藤下令或请求让土方杀掉自己。因为武汉会战在即,近藤决不能在这个时候自杀,否则都会背上一个畏战的罪名,这样会让近藤的家族蒙羞,所以近藤只能下令或者请求让土方杀掉自己。
       至于近藤为什么会下令让土方杀掉自己就不得不从近藤的身世讲起。
       近藤酷爱汉文化,对中国古籍如数家珍,并且立志成为一名汉文化研究学者,可见近藤是十分喜欢中国的,但是他的家世显赫,在日本是有名的士官家族,所以近藤不得不参军并且最后被派驻到中国。来到中国后的近藤偶然来到戏院,结识了王安,并且两人很快成为知音。根据王安的日记记载,他们最后一次争吵是在六月初近藤被调去参与武汉会战,随后王安因为热爱祖国终究是与近藤发生了争吵,而近藤既作为王安好友更是作为一个日本军官,站在自己国家的立场,肯定不会忍让,于是近藤把枪对准了王安,但最终还是因为舍不得好友,所以没有下杀手。
       在这之后,王安对近藤十分失望,并且爱国心切的他决定了要杀掉近藤,于是他带了一把匕首,等着近藤下一次来戏院。
近藤作为一个热爱中国文化的人,在与王安的争执后,并不想让中国消亡,可是他作为一个日本军官,又不可以背叛国家,让家族蒙羞,于是他想出了一个计策。
       一个月后,近藤再到戏院,在看相声的时间段里,让土方吉按照计划敲晕自己,使自己不会发出声响后,再用绳子勒死自己,而做完这一切的土方吉原本应该按照计划认罪说是自己杀死了近藤,但是在看到日本军官举着刀准备砍下来的时候,土方吉吓得跪在了地上匍匐着,后背的衬衫都被汗水浸透了一大半,于是他怂了,决定让王安顶罪。所以抓走了王安,而真凶土方吉却逃过死劫。
       至于王安为什么没有指出是土方吉杀掉的近藤,则是因为王安自己也的确有杀近藤的心,所以王安觉得自己愧对近藤,还有一个原因是土方吉是日本人,自己的指控并不会有什么用。

       推理总结:
       近藤下令土方吉杀掉自己,并且让土方吉在自己死后出来顶罪,但是由于土方吉的畏惧死亡,指认王安为凶手,所以才会有了后面的王安被冤杀。
匿名
| 发表于 2018-8-1 20:18:00 | 2018-8-2 22:52编辑
凶手锁定在百花亭跟赵氏之间,只有段元楼是空闲了

凶手从窗外进去
死者背对窗口休息
打晕后,勒死
匿名
| 发表于 2018-8-1 20:22:02 | 2018-8-2 10:54编辑
贾仁凶手。动机是杀鬼子报仇,文中有着重描写。疑点,送我和母亲离城,死者神态安详,是看戏的姿态,对周围没有丝毫警觉,如果是父亲,鉴于才吵过架,多少有芥蒂。贾仁在近藤小憩时干掉了他,也可能近藤上去时没多久就死了。再有,贾仁能够清楚记得当时的演员,呵呵^_^贾仁,假仁,假人。一个对日本人恨之入骨的家伙,对近藤殷勤,必有所图。
匿名
| 发表于 2018-8-1 20:33:35 | 2018-8-3 19:15编辑
注:蓝色字体部分为引用题中原文

一、结论:

凶手:秦汉(贾家戏院除王安外的另一位班主)

动机:对侵略中国的日军军官予以制裁

作案手法:下文详述



二、线索整理与案情初步分析



(一)首先可以排除近藤自杀的可能性和中毒死亡的可能性。

        尸检的结果确定近藤死于【机械性窒息】,而凶器是【长约三尺直径五分的普通麻绳】,这个长度的绳子显然不足以用来上吊,且人不可能做到用绳子把自己勒死,因此可以排除自杀,死因也确定不是中毒。

(二)排除王安是凶手的可能性。

王安虽然具备作案动机(一个月前跟近藤的争吵)、作案条件和作案时间(他就在隔壁包厢有小门可在不惊动土方的情况杀人),但是有几条线索可以说明他并非凶手

  1、王安本身是文人,只是个戏剧爱好者,并没有练过功夫,不太可能选择用绳子作为预谋杀人的手段。就算他选择用绳子杀人,那事先准备了匕首却没有使用,杀人后匕首还藏在身上就说不通了。
  2、如果王安是凶手,从他被捕后受到了日军严刑拷打依然坚持不认罪来看,他并不打算承认自己杀人,那么预谋杀人的时候就应该准备好脱罪的说辞,或者在杀人后立即逃离现场。而事实上王安既没有合理的说辞也没有逃离现场,这是说不通的。
因此由题目中所知的线索来看,王安虽然因为一个月前与近藤发生争执,从而萌发了杀机(准备了匕首,案发当天与近藤交流很少,目光一直集中在近藤身上),但却没有真正动手,他还在犹豫和挣扎中。



(三)排除土方吉是凶手的可能性

土方吉是近藤的老部下,跟随近藤已经十多年。所以假如土方吉是凶手,必定有一个近期才产生的足够强烈的动机,然而纵观全文都找不到土方吉有合理的动机杀害近藤。因此我们一致认为可以排除土方吉是凶手的可能性。


(四)排除贾老板是凶手的可能性,以及确认贾老板证词的可信度。

有证词:【当时坐在贾老板旁边的观众也证明贾老板一直都在第一排左侧观看表演。】可以证明贾老板完全没有作案的时间。

(五)相关已排除凶手嫌疑的人物证词及其所提供线索的分析

1、贾老板:文中的“我”在1946年日军投降之后回到戏院,见到贾老板。此时日军已投降,贾老板认为杀死近藤的人是大英雄,如果他知道谁是真凶,无需隐瞒真相,因此我们认为贾老板的证词与提供的线索基本上可以确信为真。
2、王安:王安的证词和线索对他自己是不利的。说一直在包间内看相声演出,但又说自己记不清相声演出的内容了;没有看到凶手,也没有听到隔壁包间的动静;对案发当天与近藤的交流少没有解释,身上又搜出了匕首;排除王安是凶手的可能后,王安在证词中说谎的唯一可能就只有他企图保护凶手,但从王安宁可不断的受到严刑拷打也不认罪这点来看,这个理由也不成立,所以可以确信王安的证词和提供的线索可信。
3、土方吉:土方吉作证说近藤开始休息后,他就一直站守在包间门口,直到发现土方尸体,期间没有看到任何人进入包间。此处我们认为土方吉有可能撒谎,理由如下:
    3.1、土方吉身为近藤的保镖,近藤被刺杀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近藤被刺杀期间他是否曾经擅离职守,最后所需承担的罪责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他坚守岗位了,凶手是近藤信任的王安,那么他的罪责会小得多,因为主要责任在近藤自己错信了人。而反之如果土方吉在近藤休息的时候擅离职守导致近藤被杀,那么他的罪责就非常严重了,很可能要上军事法庭受到极为严厉的处罚甚至被处决。因此土方吉是有可能有动机撒谎的。
    3.2、那么土方是否离开过包间门口呢?从戏院旁边巷口的小贩证词可知,土方吉经常光顾他的生意【小贩并不知道被害军官的名字和样貌,但认识陪同的保镖,因为那是时常光顾自己摊子的人。】,而小贩不认得军官,只认得保镖说明土方是自己去买烧饼的。那么土方一般在什么时候可能去买烧饼呢?已知【父亲曾跟我说过近藤担心戏院所提供的茶水食物会被人下毒,一直都是自备。】,所以近藤不可能吩咐土方去戏院外买烧饼来吃,显然吃烧饼是土方自己的爱好。而土方是近藤的保镖,除非近藤指派他去做什么事,他是不方便擅离职守离开近藤去买烧饼的。所以,可以推论,每次土方去买烧饼的唯一机会,就是趁近藤独自在包间中休息的时候。这个时候王安在隔壁的包间或者去登台演出,土方本就穿着平民的衣服【之后两人更是穿着便服与平常百姓无异】悄悄离开一会,去买个烧饼吃完再回来也没有人会注意。
    3.3、进一步可以推论,案发当天,土方同样在近藤独自休息期间,曾短时间(预计5分钟左右)离开二楼包间门口,到戏院旁边巷口的烧饼摊买烧饼吃。发现近藤被杀害后,他根本不敢承认自己曾经擅离职守,而是一口咬定自己一直守在门口,没有看到其他人进入包间,把杀人的罪嫌推给隔壁包间的王安,以此减轻自己的罪责。


(六)其它已知可确定线索的罗列与推论

1、近藤来戏院观看戏剧的时间虽然并无规律,但每次来到戏院之后的行动都是非常规律的。观看所处的位置均是固定为二楼右侧的包间;每次均由王安负责接待;相声场表演的时候都会关上包间的窗户进行小憩;这时候王安如果不是去登场演出,就是在隔壁包间观看演出;土方会在包间门口守门,且在近藤独自休息的时候会有短时间离开的行动。这些固定行动规律,被凶手在长期观察和留心之下所掌握。
2、整个演出期间直到案发前贾老板一直坐在第一排左侧(即后台出入口的正前方),意味着只要有演员出入后台,一定会被贾老板看到。
3、根据尸检结果,近藤死于绳子勒杀,作为凶器的绳子留在尸体上,且近藤死前被小型钝器击打后脑,可确定是在被打晕完全失去意识的状态下被勒杀。可以得出结论:凶手一定进入到包厢中,并亲手杀死近藤,且凶手在包厢内滞留的时间在三分钟以上。
4、死亡时间在当日下午六时至六时三十分。可知:凶手行凶的时候正好是台下相声场演出的时候,亦即京剧百花亭与赵氏孤儿两场之间。
5、由戏院工作人员的档案可知,工作时间从1935年1月12日(推断为戏院成立当天)至1938年9月15日(推断为戏院解散日期)结束的这些人,都是贾老板成立戏院之前原戏班班底,跟随了他10年以上的戏子们。
这些人计有:程蝶如(花旦;24岁)、杨啸良(老生;48岁)、萧章华(丑;36岁)、袁世君(净;38岁)、秦汉(班主;50岁),以上共5人。

三、案发经过和凶手身份的推理

(一)凶手采取的作案时机和手段分析

1、根据题文中交代,已知凶手进入包间的唯一路线是包间的门,窗户因为外面没有落脚的地方,而且窗户正对着舞台,不可能有人在众目睽睽之下从窗户进入包间而不被发现,所以窗户的路线可以排除。
2、根据现场情况和王安的证词:已知命案发生的时间,王安在左边包间内,包间和走廊都无法藏人。所以凶手也无法通过左侧包间和包间中间的小门进入右侧包间杀人而不被王安发现。
3、那么唯一剩下的可能,就是凶手在土方离开二楼去戏院外买烧饼吃的短短时间内,迅速上楼,进入右侧包间后杀人,之后又迅速从包间门离开并下楼。
4、包间内杀人需要3分钟,上下楼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所以凶手只要计算好时间,伺机而动,是可以赶在土方回来前完成杀人和逃离现场的。
5、杀人时所用的凶器麻绳,推断是凶手事先预备好的藏在身上,而用来砸晕睡梦中的近藤的,推测应该就是桌上的军用水壶。因为先砸晕了近藤,再勒死他,所以近藤完全没有反抗,死状也跟睡着了差不多。
6、可以推测,凶手在进入包间的时候,近藤因为睡着了没有发觉。而杀人之后迅速原路离开包间在无人发现的情况下回到一楼,隔壁包间王安完全没有听到动静(开关门的声音在隔壁包间听不到),吃完烧饼后返回到门口站岗的土方也没有察觉异常,直到第三场演员上台后,王安来找土方,才发现近藤已经身亡。

(二)凶手可能人选的分析与排除

        假设上述凶手作案时机和手法的推理成立,可据此排除没有作案时间或者作案条件的嫌疑人,找出真正的凶手。

1、根据上面分析的凶手作案时机和手段,可以推断凶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1、在18:00-18:30近藤被杀的时间内有作案时间。
    1.2、充分掌握了王安、近藤、土方三人的行动规律。
    1.3、案发时间段内有条件一直盯住一楼的楼梯口和大门,及时掌握土方离开岗位的时机。
2、近藤死亡的时间是6点到6点30,当时正在舞台上演出的两位相声场演员可以排除。
3、贾老板所写的演员名单上,当天有登场演出的10位演员均可排除。理由如下:
    3.1、京剧演员在演出前前后需要化妆和卸妆,上妆和卸妆均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没有演出之时正常也应该后台休息,不可能带着妆到处跑,如果走出后台就会有人发现异常了。
    3.2、第三场戏《赵氏孤儿》要登台演出的演员,完全可以排除凶手的嫌疑,因为如果没上妆去杀人,杀完回来后台化妆,时间上根本来不及。而带着妆跑出后台就太引人注目了。现场观众和其它工作人员证词,证明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贾老板、观众、戏院的工人和十来名演员都说自己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人或事】
    3.3、第一场空城计出演的演员中,只有罗进三一人不需要在第三场登台,因罗进三也出演了第二场《百花亭》,所以和第二场的演员一并考虑即可。
    3.4、第二场戏《百花亭》的三位演员,理论上存在作案时间,如果凶手在他们之中的话,在演出后立即卸妆,离开后台,然后上二楼杀人,时间上考虑是来得及的。但另一方面,当时贾老板就坐在后台出口处最近的座位上,如果有剧场里的演员卸了妆走出后台,就算瞒得过其它人,也是瞒不过贾老板的眼睛的。【就算是让我当时说出都有谁在旁经过也难,要能记住的不得是能引起注意的人呐。】,而戏院里的演员走出后台,无疑就是会引起贾老板注意的人。
    3.5、可以排除10位演员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演员们在剧院工作时间基本上都是有演出任务的,近藤每次到戏院看戏的时候,演员们不是在演出,就是在后台准备演出,化妆,或者在后台休息。很难有机会观察王安、近藤、土方三人,从而掌握他们的行动规律。
4、其它工作人员中,两名小二也可以排除。因为两名小二的工作性质,基本上是为戏院大堂的观众端茶送水,售卖瓜子糕点等。二楼的近藤一直是由王安专职接待的,且已知近藤戒心很强,水和食物都是自备的,并不需要小二的服务。所以小二很难在某段时间一直盯着大门和楼梯口不放,也很难趁其它人不注意跑上二楼去杀人。
5、另外一名工作人员陈伯已经70岁,且根据人员档案记录来看,他并非贾家戏班的原班人马之一(1925年1月13日,即戏院成立后1天招来的),当然也就没有练过功夫。假如陈伯是凶手,一个70岁老人又没有功夫在身,不太可能选择用绳子作为凶器,也应该没有足够的力气和技术一击打晕近藤之后再勒杀。因此我们判断陈伯也可以排除。
6、至此凶手的嫌疑人只剩下戏院中另外一个班主秦汉,我们认为他就是本案的真凶。
    6.1、先看作案时间:题中没有交代秦汉在案发时间段内的行踪,但是秦汉作为班主,应该是比较自由的且没有特定的工作责任,在演员演出的时候,他出现在戏院任何地方都不会引起怀疑。所以秦汉是有充分作案时间的。
    6.2、再看作案条件:根据上面罗列的已知线索和推论,已知秦汉是贾家戏班时期的原班底人马,可以推测在戏院成立之前(甚至成立之初),他并不是班主,也是戏子。在成立戏院之前,贾家戏班只是个民间戏班,贾老板自己是班主,戏班的人员也比较少,当时不可能在只有4名戏子的情况下有两名班主。所以秦汉从前的身份是戏子,只是在戏院成立后,年纪较大的秦汉可能不太适合担当主要演出人员了,心善的贾老板就让他当了班主,逐渐退居二线。但是秦汉作为一个老戏子,肯定有一身的功夫,对于用绳子勒杀毫无防备的近藤是比较有把握了。且他班主的身份也便于他随时注意观察近藤等人,掌握他们的行动规律和习惯。因此,秦汉具备作案条件。
    6.3、可以推测在案发当天,近藤和土方到场之后,秦汉认为时机已到,就实施了自己事先计划的杀人行动。在相声场开演之后,事先准备好绳子的秦汉在一楼盯着楼梯和门口,等土方一出门,他就迅速趁没人注意上到二楼进入包间杀人,并在土方回来之前(推测在5分钟内)完成杀人后回到一楼。


(三)其它关于凶手身份的线索和佐证

1、通过查询资料可知(互联网),赵氏孤儿这出戏,出场角色众多,远不止贾老板所列出的这些角色。由此可以推测贾家戏院由于没有足够的演员,对赵氏孤儿剧本进行了一定的改编,保留了主要的剧情和人物,删除了一些较为次要的人物角色。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就是戏子且还有演出能力的秦汉,会不会在剧本里也安排一个角色呢?我们的结论是:会。因为王安同样是挂了一个班主的名,像他这样的非专职演员的业余戏剧爱好者,都会偶尔客串一下演出单口相声,并在一些场合下登场唱上几句。那么在需要演员众多,人手不太足够的赵氏孤儿剧本中,秦汉没有理由不担当一个次要角色。所以贾家戏院的赵氏孤儿这个剧本,很可能原本还有一个次要角色是由秦汉出演的,只不过在改编后的这个剧本中,秦汉所出演的角色变得可有可无,他有登场的时候戏会更丰满好看些,如果不登场,就简单点或者跳过部分剧情。进一步可以推论,通常情况下,在演出赵氏孤儿时秦汉都会登场。但是偶尔他觉得身体不适或其他原因,他不登场也不影响演出。秦汉已经不是专职演员,所以他选择不出演的时候,大家并不会觉得异常。

2、贾老板在回忆书写案发当天的演出人员名单时的时候,先是写下了三场戏剧的角色,然后拿上工作人员的档案,对照着回忆当天每个角色都是由谁出演的,最后交给“我”的时候,进行了多处的涂改。我们推测原本赵氏孤儿这场,剧本中的演出角色还有一个是由秦汉出演的,但贾老板回忆当天的情况后,发现秦汉并没有化妆上场,所以贾老板认为当天的演出角色中应该是没有安排秦汉的角色(这时候贾老板已经记不清当天的安排了,只是按照固定的演出阵容去列的角色),又涂抹掉了该角色。据此可以进一步推论很可能秦汉当天本来是有演出的,但是在发现近藤到来后,就实施了他的杀人计划,而没有参与赵氏孤儿的演出。

四、其它补充说明
1、被捕时王安的证词说案发时自己一直在包间内看相声演出,但又说自己记不清相声演出的内容了。证词自相矛盾的原因在于:他确实一直在包间内看演出,但因为他想要刺杀近藤(准备好了匕首),临到动手了又无法决断,内心一直在犹豫和挣扎中,所以根本没有心思观看相声演出的内容,只能是听而不闻,压根就记不住相声演出的内容。
2、【不知从何时开始,父亲成为了接待近藤的专职人员。】,说明除了一方面是王安因为钦佩近藤的学识而与其接近,另一方面,戏院的其它人虽然不得不对近藤虚与委蛇,但多数因日军的侵略对其是厌恶的,从而不愿意接近近藤,导致不知不觉的,王安就成了接待近藤的专职人员。
匿名
| 发表于 2018-8-1 20:42:49
哈哈,占层
匿名
| 发表于 2018-8-1 21:01:58 | 2018-8-3 00:19编辑
凶手:土方吉
案件还原:王安回到左包间后马上通过小门回去右包间,发现近藤准备用匕首切腹自尽,他随手拿起钝器击打近藤将他打晕并拿走匕首,一直监视他以防他醒来继续自杀。相声表演快结束的时候,王安回到左包间,紧接着土方吉进入右包间勒死近藤。
此案明显是他杀。
假设:凶手不在土方吉和王安之中
土方吉如果站在右包间门口的话,不可能有人从一楼上来却不知道,包间窗口外没有立足的地方,而且下面就是观众席,凶手也不可能从窗口出入房间。因此,凶手只能是在土方吉出来守门之前上去二楼躲在左包间,再从小门进入杀害死者。
排除法
首先排除贾老板。他自己的证词和目击证人的证词相符,能够证明他案发过程一直在座位上,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剧目顺序;空城计、百花亭、相声、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六点二十五分开始,死者死亡时间是六点到六点半。在观看百花亭的时候王安和土方吉共同证明死者还活着,只有相声场死者独处。因此死者是在,六点到六点半的相声场时间内遇害。因此排除演相声的两个演员的嫌疑。
贾老板坐在第一排最左,也就是最靠近后台门的位置,又是戏院的负责人,他必然不会让演员在准备上场的时候离开后台。他没有发现异常,证明当时负责赵氏孤儿的演员没有在表演前从后台离开的情况。因为京剧化妆耗时长,王安不愿意化妆也正说明了这点,而相声表演一般时间不长,如果演员在相声场从后台出来去杀人,如果化了妆必然会让贾老板有印象也会有其他目击者,如果没化妆贾老板肯定会让他回去化妆让他实施杀人的计划落空。况且这时,土方吉在二楼右包间门口,不可能让人这个时候上二楼杀人。
因此排除赵氏孤儿演员的嫌疑。
百花亭演员同样道理,虽然他们之后不用再上台,但卸妆应该也会耗费不少时间,他们不可能赶在土方吉走出房门之前神不知鬼不觉的上二楼左边房间躲起来。所以也不可能是凶手。
另外,当时戏院是很受欢迎的,如果两侧走道站着观众,后台的演员们更加难以杀人了。
其次,两个小二和扫地工也要排除因为看戏过程中是他们最忙的时候,他们不可能长时间缺席而不被发现。而杀人必须在左包间躲一段时间。因此也排除这三人的嫌疑。文武场是伴奏队伍全程不能离开也排除嫌疑。秦汉是班主,虽说王安的班主是挂名的很闲,但秦汉是剩下唯一的班主他可不一定闲着,可能跟演员们待在一起。就算他也是个很闲的班主好了,倒是有可能是凶手。至于其他不相关的人行凶,更是不可能的,没有进入过包间对包间不了解的人、对近藤看戏习惯不了解的人是不会想到利用中间的小门去杀人的。因此,在假设下,凶手只能是秦汉。
那么问题来了,秦汉如何在杀人后离开呢?包间和走廊都没有能藏人的地方。他想要离开的话,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和在左包间的王安合作,让王安引开土方吉趁机从二楼下到一楼。
但是,且不说跟死者要好的王安为何要帮助秦汉,王安必然会被怀疑居然还帮忙、被处刑前死也不供出秦汉来保命也是不合理的。也不能解释为什么能够在后面偷袭勒杀却要做多余的袭击先让死者晕过去。因此,秦汉是凶手也不合理。

凶手其实是土方吉或王安。
表面看来王安确实就是凶手了。因为土方吉毕竟是死者十几年的心腹部下好像没有动机杀人。而王安的动机明显一些,在案发前曾与死者争执。但是如果王安是凶手的话,又会面临上面那几个问题。为何让自己处于必然受到怀疑的情况?为何杀了人不承认,那种背景下反正都是一死还要执着于做英雄不留名?为何要做多余的袭击?
这种情况下不妨考虑一下,土方吉就是凶手的可能性。
近藤是汉学爱好者,又因为身份才被迫从军成为侵略者,可以猜测他内心其实并不想打仗。这一点可以从他特别的调动情况来侧面印证“近藤在武汉会战开始时(1938年6月初)被调到第2军第29师团担任参谋长参与武汉会战,后来不知何时他秘密回了北平进行临时调度,结果7月7日那天被害身亡。得益于此,第2军的攻势被延缓。”近藤被调到前线准备开战,还挂念着看戏,秘密调回北平来看戏?看起来他就像在拖延发动战争的时间。其实是他在军中的分量才导致战争延迟,而不是因为他被杀害,相反,他死后立刻战争就爆发了。所以我们可以猜测,近藤是反对侵略的,在他的影响下,武汉战争延迟了。
但他毕竟是日本人,他能做的最多也只是不作为罢了,他不太可能违逆国家的意志。
王安与近藤在争执关于战争的事。最厉害的一次是6月5日,那时正是近藤刚调到武汉会战前线。估计王安不满近藤一边崇尚圣贤所教一边又不放弃侵略者的身份,说服近藤放弃职位,而近藤很矛盾他实在不能违抗命令于是两人起了争执。
后来近藤拖延了开战日期,回到北平看戏。但王安内心应该很不安,因为他深知近藤既不想侵略,又不得不听命于他的国家,感觉到近藤的反常,王安无心看戏,一直盯着他看。
假如这个猜测是对的话,那么土方吉是可以有杀人动机的:近藤拖延侵略,土方吉忠于日本要为日本除去近藤这个不爱国者。虽然是近藤十几年的部下,但在他心中国家利益更重要。
另外,为什么在凶手必然是王安的表面情况下,日军还要对王安严刑拷打,难道他说不是凶手就非得逼他自认凶手才能杀他?日军杀个人要这么麻烦?看起来日军想从他口中得出更多的东西。可以推测土方吉跟日军方面说了王安跟近藤之间的争执情况,日军怀疑王安是抗日党员怂恿近藤所以想逼他承认身份。反过来也能证明土方吉的杀人动机。所以疑点为何不承认杀人,其实不单是杀人一个问题,还有抗日党员的身份逼问,而王安确实不是凶手,也不是抗日党员,所以他才死不认罪。
如果土方吉是凶手的话,那么后脑那多余的袭击就只有一种解释了,打晕近藤的是王安。一开始提到过他是为了阻止近藤切腹自尽才打晕近藤,是有根据的。其一是因为上面的动机分析,近藤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不想侵略,另一方面又不能放弃军人的身份,这两者不能同时拥有,只能选择同时放弃一死了之,日本军人一般会选择切腹死。其二是现场近藤的姿势“左手朝下放在右手掌上,双手放在腹部偏下位置。”跟切腹自尽的姿势吻合,只是少了把刀。其三是王安身上那不自然的匕首,说是用来防身的,但更像是从别的地方拿来的。几点合起来,可以推测王安打晕近藤防止他切腹自尽并拿走了匕首。
那么疑点:为何让自己处于必然受到怀疑的情况?答案又很明显了,因为王安袭击近藤根本没把他打死,他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不在意。但他万万没想到近藤被人勒死了,却让他成为了“唯一”可以犯罪的人。所以在发现近藤尸体的时候,王安才会那么惊愕。
综上,土方吉是凶手的情况,一切的疑点都能有合理的解释,因此,土方吉是勒死近藤的凶手。
匿名
| 发表于 2018-8-1 21:25:45 | 2018-8-2 14:43编辑
近藤应该是在五时二十五分至六十二十五分被凶手袭击并杀害,并且土方吉在门口把守,王安在左包间,就形成了一个密室。根据作者修改的条件,可以去除戏院贾老板的嫌疑,根据近藤的死亡时间可以去除前两组的演员和相声演员的嫌疑,第三组的的演员有点嫌疑,但是戏台距离楼梯太远,如果从戏台走到楼梯会被人发现,所以所有演员的嫌疑洗清。土方吉在被高级军官面前很紧张,是因为怕近藤的死而被高级军官打死,而且土方吉和近藤长期相处,有可能会有摩擦,或许因为王安所以产生了大摩擦,而对他产生了杀意,而且他知道近藤和王安这一次争执的很激烈,所以这是个好机会,等到下一次来,近藤不喜相声,这段时间是最好的动手时间,而且王安也不在,不会发现,之后等做完,再返回门口,然后嫁祸给王安。
作案过程:
    土方吉等到王安进入左包间并确认周围没人后,他开门快速进入了右包间,趁近藤没起身之前用枪托把近藤打晕以免他挣扎发出动静,之后他就地取材把一根普通的绳子把近藤勒死,然后退回到门口。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