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30128

[知识科普] 心理学史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13-7-9 13: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
精神分析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难点]
1、精神分析心理学
    2、各学派之间的关系
[参考书目]
   [美]波林:           《实验心理学史》
   [美]舒尔茨:         《现代心理学史》
   [美]墨菲、柯瓦奇:   《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美]黎黑:《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美]查普林、克拉威克:《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
   [美]墨顿·亨特:     《心理学的故事》
     高觉敷: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新进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杨鑫辉:《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第一编      绪   论

西方心理学史的对象及意义
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
  西方心理学史主要研究的是西欧和北美诸国的心理学发展史。可分为 以下历史阶段和流派。
  流   派          时   期        主要代表人物        主要研究问题及观点
哲学 心理学         官能心理学        前6世纪至14世纪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阿奎那        探讨灵魂的分类及“官能”
        联想主义心理学        14世纪至19世纪        洛克、穆勒、培因        联想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
        感觉主义心理学        14世纪至19世纪        拉.美特利、霍尔巴哈、        一切心理活动都来源于感觉。
        理性主义心理学        14世纪至19世纪        莱布尼茨、提顿斯、康德、赫尔巴特、陆宰        重理性,轻感觉经验,强调先天的因素和人的能动性。


科学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19世纪30-70年代        弗卢龙、布罗卡、赫尔姆霍茨、缪勒、        用生理学方法研究感觉等心理现象。
        心理物理学        19世纪70年代        韦伯、费希纳        用物理学方法研究感觉.
        内容心理学        1879年-20世纪初        冯特、艾宾浩斯        用实验方法研究意识内容
        意动心理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布伦塔诺等        研究意识的活动或动作
        构造心理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铁钦纳        研究意识的要素和构造
        机能心理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詹姆士、安吉尔等        研究意识的机能
        行为主义心理学        20世纪10—60年代        华生、托尔曼、斯金纳        研究行为
        精神分析心理学        19世纪末----        弗洛伊德等        研究潜意识和性心理
        格式塔心理学        1912年----        惠特海默、考夫卡、
苛勒        主张从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意识和行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        20世纪50年代----        马斯洛、罗杰斯等        用整体动力学的方法研究健康人的心理
        认知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        纽维尔、西蒙、奈塞        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认知

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意义
 1、有助于理解当今的西方心理学。
 2、有助于培养在心理学领域中的“历史性思维”。
  3、心理学史在整个心理学科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学习西方心理学史,可加深对普通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并对进一步学习心理学的其它分支有奠基作用。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

   心理学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至今心理学依然与哲学存在着割不断的联系。心理学史上的种种心理学流派无不于某种哲学思想为基础,各学派的分歧与对立归根到底是哲学立场、观点及方法的分歧与对立。因此,哲学有“心理学之父”的称谓。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或称“精神”)的关系问题,其中,意识就是心理现象。这个问题在心理学中的反映就是“身心关系”,或者说是生理与心理的关系。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也就是说,人类首要是问题是认识自身。人是由生理系统与心理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其中,心理是人的本质所在。对人的认识,核心是问题是认识人的心理现象,或者说是认识人的心灵或人性。这个问题是哲学和心理学共同关心的问题。
  要想理解西方的心理学理论,首先必须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典型代表的西方哲学。
  一、哲学概述
  人类最初的文化形态是宗教和神话,哲学脱胎于宗教和神话的世界观,世界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和神话,但不是每个民族都有哲学,在诸多的古代文明中,只有中国、印度和古希腊产生出一般意义上的哲学。而且都是在大致相同的历史时期诞生的,即公元前8世纪到前2世纪之间。但三种哲学又各有特点。从内容上讲,印度哲学侧重于人生哲学,中国哲学侧重于社会伦理哲学、古希腊哲学侧重于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从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上讲,印度哲学多采用说教,古希腊哲学多采用说理和思辨,中国哲学介于说教与说理之间,多采用比喻例证和警句箴言。古希腊哲学的思辨方式(又称“反思”、“静观”)以后成为哲学思维方式的正宗。
  表一:三种原创哲学的比较
        研究内容        研究及思维方式
印度哲学        人生哲学        说教
中国哲学        社会伦理哲学        说教与说理
古希腊哲学        自然哲学和认识论        说理与思辨

  古希腊哲学影响了整个西方文化的发展,西方各领域的理论、思想,尤其的近代以后的自然科学的兴起、科学理性精神的张扬,都可以从古希腊哲学中找到源头。
  哲学从其研究的内容上可分为三大领域: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或“逻辑学”)。此外,在古代哲学中还包括伦理学,现代以后,伦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去。
  1、本体论
  本体论研究的问题是:“世界的本源与本质是什么”。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派。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坚信人类生存于其中的世界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形态各异、纷繁杂乱的,但它的背后存在着统一的规则和规律,因此,他们用思辨的方式极力寻求着变化世界的不变本质、杂多现象的单纯本质、流逝往复事物的永恒原因。他们认为,表面看来是变化的、杂多的、暂时的现象都不过是世界的“表象”,是不真实的,而只有单纯的、统一的、永恒不变的东西才是世界的本质或说是世界的本来面目,才是真实的,才值得去追寻。对世界本质、本来面目的思考构成了被后人称之为“本体论”的基本问题。
  2、认识论
  认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人类的认识是怎样形成的?人类认识世界的可靠手段是什么?衡量真理的标准是什么?分为:绝对主义真理观与相对主义真理观两大派。前者又分为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两大派。
  认识论是由本体论派生出来的。认识论是对本体论的检验。在追寻世界本来面目的同时,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又在进一步反省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如何才能符合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由此形成了认识论。认识论典型地体现了哲学中“反思”的特点。即人类一方面在认识着世界,另一方面又在反思着自身对世界的认识是否真实可靠。由此也可以看出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关系。
  3、逻辑学与方法论
  早期哲学的第三大板块是逻辑学。逻辑推理是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一直是逻辑学的正宗。亚里士多德为形式逻辑设立了以下三大准则: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及论题的同一。不能犯“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的错误)。矛盾律(两个对立的命题不能同时真,必有一假。不能犯“自相矛盾”的错误)。排中律:(又称“二值原则”,同一命题非真即假,非假即真,不能“两可”)。并创立了逻辑推理的“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进入20世纪后,弗雷格、罗素等人将形式逻辑与数学相结合,发展出了“数理逻辑”。从而使逻辑学从哲学中独立出去,留下的位置被“方法论”所取代。
  方法论即一切科学研究的方法原则,或者说是研究问题基本立场和视角。方法论是具体研究方法的基础。自古至今在方法论方面存在着演绎法与归纳法的对立,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对立,机械论与系统论的对立,实证主义与现象学的对立等。
  方法论是由认识论派生的。上述哲学三大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心理学概述
(一)哲学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心理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2、心理现象是如何发生的?
   3、心理现象是由哪些成份构成的?
   4、身心关系
   5、人与环境的关系?
(二)哲学心理学的流派
    1、官能主义心理学
  主要观点:认为心理现象是灵魂的官能,并对心理现象进行了初步的分类,有柏拉图的“三分法”与亚时士多德的“二分法”。
  柏拉图把灵魂分成理性、意气(或称意志)、情欲三部分。这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关于心理现象知、情、意“三分法”的学说。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对心理现象作过全面系统阐述的人,并写出了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专著《论灵魂》。他认为灵魂是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它以整体性发挥其功能。灵魂的功能有两大方面:一是认识功能,包括感觉、记忆、想象和思维。二是动求功能,包括欲望、意志、情感和动作。他的这一观点成为西方心理学史上关于心理现象知与意“二分法”的前身。
   2、经验主义心理学
  经验主义心理学有两种表现形式,在英国表现为联想主义心理学,在法国表现为感觉主义心理学。
   (1)联想主义心理学
  主要观点:洛克是经验主义认识论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人出生时的心灵好比一块白板,人的一切认为来自经验,为了说明人的认识如何从简单观念组合为复杂的观念,洛克首次提出了“联想”概念,为联想主义心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哈特莱突破了只在观念(即认识)范围讨论联想的局限,首次用联想解释一切心理现象,如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感、人格、动作等。并尝试用生理学解释联想或心理现象。
  (2)感觉主义心理学
  拉美特利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并认为人的感觉是完全可靠的。他还认识到意识是大脑运动的一种属性,人脑是意识的器官。
  爱尔维修把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最终原因归结为获得感觉印象的能力上。他还把感觉、情感和需要联系起来,最终将情感也看作是一种感觉。
  总之,法国的感觉主义心理学坚持了唯物主义认识论,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对心理学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它又片面夸大了感觉的作用,忽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差别。它的机械论还对后来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3、理性主义心理学
   主要观点:莱布尼茨认为人具有天生的理性能力和理性原则,感觉经验不是知识的来源,而只是起到媒介的作用,通过感觉经验可以使人唤醒头脑中固有的理性原则,使不清晰的知觉变成清晰的观念。
   他还根据意识性的强弱将人的观念划分出等级,最无意识性的观念叫“微觉”,这是“无意识”概念的最早萌芽。许多微觉可以集合成清晰的统觉。最具意识性的观念叫“统觉”,它能使人意识到内心的状态和诸如推理等思维活动。这一思想被以后许多心理学家所继承和发扬。
   赫尔巴特运用力学关于引力和斥力的概念来说明观念的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的关系。他对不相冲突的观念之间的结合用“融合”和“复合”两种情况作解释,而对相冲突的两种观念,他认为如其中一种占优势,则另一种会受到抑制,降入无意识状态。无意识与意识之间有一道界限,他称之为“意识阈”。这是对无意识概念的最早的直接阐述。他还认为,任何观念要进入意识阈,都必须与意识中原有的观念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这个观念的整体,他称之为:“统觉团”。以上观点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提顿斯把心理现象区分为理解、感情和意志三类,确立了近代对心理过程的三分法。这种分类法经康德的发挥而产生了广泛影响,从此,心理现象的三分法取代了亚里士多德的二分法。
   总之,理性主义心理学的特点是:强调主体先天固有的能动性、心理活动的统一性、动力性和矛盾性,夸大理性的作用而忽视感性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其 理论辩证性较强但又具有唯心主义倾向。
   
  
  
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起源

   一、古代医学和生理学中的心理学思想
   被尊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公元前五世纪),在解释一些病理时涉及了心身关系等心理学问题。并提出了脑是心理的器官的科学预见。他还将恩培多克勒的人体含四根说发展为人体含四液说,认为人体内有粘液(生于脑)、黄胆汁(生于肝)、黑胆汁(生于胃)、血液(生于心脏)。四种体液比例协调人体就健康,比例失调人体就会感到痛苦或生病。
   公元二世纪古罗马医生加伦(另译盖伦)继承并发展了希波克利特的体液就,并把它与气质联系起来,根据四种体液中占优势的体液,将人的气质划分出四种类型:多血质(血液占优势),粘液质(粘液占优势),胆汁质(黄胆汗占优势),抑郁质(黑胆汁占优势)。并对四种气质类型的心理行为特点做出了具体概括。该学说虽缺乏科学依据,但它对四种气质类型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的概括是建立在长期的现实观察基础上的,还是比较全面和准确的,因而被后人一直沿用。
   二、天文学与心理学
   “人差方程式”――复合实验、反应实验-“减除法”。(见教材56-58页)
   三、生理学与心理学 (p58――65)
   19世纪30年代,生理心理学。
关于脑机能的研究。
(1)加尔的颅相学
(2)弗卢龙的大脑统一机能说
(3)布罗卡言语运动中枢的发现
(4)运动中枢和感觉中枢的发现
2、关于神经生理学的研究
(1)贝尔-马戎第定律的发现
(2)反射动作的研究
(3)神经冲动的电性质的发现和研究
(4)赫尔姆霍茨对神经冲动传导速率的研究
(5)约翰内斯·缪勒的神经特殊能学说
   3、关于感觉生理学的研究
  (1)视觉的“三色说”与“四色说”
  (2)听觉的“共鸣说”
  四、物理学与心理学 (p66-68)
韦伯定律
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
   五、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约翰内斯·缪勒――赫尔姆霍茨――韦伯――费希纳――冯特。(p69-72页)。
  







   第二编  意识心理学
   
  19世纪未到20世纪初,是实验心理学建立后的初期,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内容心理学、意动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等流派,尽管它们的观点不同、立场各异,但它们都是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故统称“意识心理学”。
  

  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

    在冯特所处时代的德国,心理学家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是以冯特、艾宾浩斯、缪勒为代表,他们主要研究的是意识活动的内容,故被后人称之为“内容心理学”。另一阵营则以布伦塔诺、斯顿夫等人为代表,他们主张研究意识的“活动”,故称“意动心理学”。两大阵营的心理学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为打破这种僵局,屈尔佩采取了折中的办法来调和双方的矛盾,提出了“二重心理学”的主张。

第一节    内容心理学

一、冯特
  威廉·冯特(1983-1920),德国人,1879年他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后人看作是实验心理学(或称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随着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莱比锡成为当时世界心理学的中心,世界各地的许多青年慕名前来学习,冯特也因此名气日盛。
  冯特学识渊博,著述丰富。一生著作达500余部,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分两大部分,一是研究个体意识过程的个体心理学,也是他的实验心理学部分,按现代的分类属于普通心理学范畴。二是他称之为民族心理学的部分,研究的是人类共同的复杂精神过程,按现代的分类应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
  (一)心理科学观
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
  冯特创立了实验心理学,从而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但冯特并不主张心理学与哲学彻底分离,他认为所有科学都源于哲学,哲学是心理学的基础之一。
心理学与生理学的关系
  他是一个身心平行论(二元论)者,认为心理过程与生理过程是两个独立的、平行的系列。虽然心理过程总是有生理过程相伴随,心理过程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受生理过程支配。他反对把心理现象还原为生理现象。
  3、心理学的应用性
  冯特把他的实验心理学看成是一种纯科学,而不主张进行应用研究,他认为将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领域不属于心理学家的事,真正的心理学家应专心于研究意识经验自身的一般性质和规律,而不考虑它的功用和意义。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将心理学局限在普通心理学的范围,因此,冯特对当时还处于萌芽阶段的动物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不予重视。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冯特认为一切科学都是以人类的经验为研究对象,不同之处在于其它科学(如物理学)研究的是间接经验,而心理学则研究直接经验。
  冯特最主要的历史功绩就是将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的一套实验方法引进了心理学,但他也不排斥传统的内省法,他认为个人的直接经验只能为自己所察觉,只有通过个人对自己的自我观察才能接近直接经验。因此,冯特主张将实验法和内省法结合起来,以实验条件控制内省,即在实验控制条件下观察自己的心理过程,以消除主观内省所带来的消极后果。
  但是,冯特认为实验内省法只适用于简单的心理现象,如感知觉、联想、反应时等,反对将之运用于复杂的心理过程,如记忆、思维等课题。
  (三)心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冯特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和目标首先是分析组成意识经验的基本元素,然后是研究这些元素是如何组合起来及其组合的规律是什么。
  冯特认为,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有两个,即感觉和情感。感觉与外部世界相联系,它代表着意识经验的客观方面。不同感觉的复合构成知觉和观念。情感代表意识经验的主观方面,情感不与外部世界直接联系,而仅仅是感觉的伴随物。
  冯特认为意志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意志与情感有密切联系,在本质上意志属于情感性质的,情感是意志的动因和决定因素。但意志中还包含感觉(认识)成分,所以它是由情感和感觉(认识)复合而成的。
  冯特认为,人的意识都是以整体状态出现的,整体意识是由意识元素复合而成的,他认为心理复合的方式有“联想”和“统觉”两种,联想是一种被动的、低水平的心理复合方式,而统觉则是一种主动的、高水平的心理复合方式。冯特所说的“统觉”是指把特定心理内容由意识范围提升到注意焦点的过程,统觉具有心理组合功能,它使各种心理元素围绕注意焦点组合起来,形成复杂的意识状态。
(四)民族心理学
  冯特的民族心理学与他的实验心理学一样,都是他所构建的心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实验法只能用于简单心理现象的研究,而对复杂、高级的心理现象就无能为力了,为解决这个问题,他认为必须求助于民族心理学,因为人的高级心理现象不可避免地同语言、神话和风俗习惯等社会产物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社会产物的研究,从中推演出高级心理过程的基本规律。
  (五)对冯特心理学的评价
  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首先是他对实验心理学所做的开创性工作。其次是他对实验心理学在世界上的普及做出注巨大贡献,最后,他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在全面性、完整性以及深入性方面都超过了以往的心理学研究水平。   
  但是,冯特的心理学又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首先是他虽然开创了实验法,但又没有脱离传统的内省法,这一点受到后人的众多批评。其次,是他的实验心理学在研究范围上过于狭窄,只局限于简单、低级的心理现象的研究。最后,他的理论体系既庞杂又混乱。他受到多种哲学流派的影响,又兼收并蓄了许多哲学心理学的观点,而他未能解决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这使得他的心理学体系充满了矛盾。
  二、其它内容心理学者
艾宾浩斯
  艾宾浩斯(1850-1909),德国人,受费希纳著作的影响下,用实验方法研究记忆,1885年发表了《记忆》一书,由此名声大振,该书也成为实验心理学的经典著作。1908年又出版了《心理学纲要》一书。
  艾宾浩斯的贡献主要是用实验的方法对记忆进行研究。记忆是一种高级心理现象,受许多因素影响。旧联想主义者只从结果推论原因,没有给予科学论证。而冯特又认为高级心理现象不能用实验法进行研究,艾宾浩斯冲破了冯特的禁区,自创了无意义音节和节省法,从严格控制原因来观察结果,对记忆进行了定量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最著名的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是第一个对高级心理现象进行实验研究的人,这一首创性的工作为实验心理学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大大促进了记忆心理学的发展。但是,他研究记忆的方法也有一些缺陷,首先,他只对记忆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而忽略了记忆在内容性质上的变化。其次,他把记忆当作机械重复的结果,没有意识到记忆是个复杂的主动过程。最后,他所用的无意义音节是人为的,脱离学习的实际,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二节    意动心理学与二重心理学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
  布伦塔诺(1838-1917),德国人,意动心理学的创始人。他早年学习哲学,而且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哲学研究。布伦塔诺反对冯特的内容发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以意识活动(即意动)为研究对象。他认为意意识活动与意识内容是有区别的,例如“我看见一种颜色”,其中颜色是内容,而看见则是意动。意识内容是指意识所指的对象,如形状、大小、颜色、气味、温度、重量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的属性,应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只有意动才是心理现象。
  布伦塔诺进一步对意动做了分类,共分三类:表象的意动,包括感觉、想象等活动(如我看见、我想象)。判断的意动,包括知觉、认识、回忆等活动。爱憎的意动,包括情感、决心、意志、欲望等活动。
  布伦塔诺的心理学思想成为不满于冯特心理学的各种心理学势力的推动力,后来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以及精神分析心理学或多或少都受到意动心理学的影响。但是布伦塔诺既未建立完整的心理学体系,也没有对心理学的具体问题作较深入的研究。即使对意动,他也是只作了分类,而对各种意动的特性、关系以及形成发展规律做具体研究,实际上,脱离意识内容而仅研究意识活动是根本不可能的。
屈尔佩的二重心理学
  屈尔佩(1862-1915),德国人,冯特的学生和助手。最初,其学术立场站在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一边,后来到符茨堡大学任教后,在艾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工作的启发下,开始用实验法研究思维问题,从而使其立场转向意动心理学。不过他也没有完全否认内容心理学,而是试图走一条调和、兼收的中间之路,故被称为“二重心理学”。他将“意动”改称“机能”,认为内容和机能都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屈尔佩等人试图用二重心理学调和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之间的矛盾,但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内容与意动或机能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只是采取折中主义的办法兼收并蓄,因此并未使分歧真正得到解决,内容与意动之争后来又演变为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之争。


  构造主义心理学与机能主义心理学

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

    一、铁钦纳与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形成
  铁钦纳(1867-1927),英国人,早年在牛津大学习哲学,其间对新兴的冯特心理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专程前往德国莱比锡大学求师于冯特,并成为冯特的忠实信徒。学成后先回到英国牛津大学,后又转赴美国康奈尔大学主持心理学实验室,并培养了大批心理学人才,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构造主义心理学学派。
  1898年他发表了《构造心理学的公设》一文,标志着构造主义心理学的正式形成。铁钦纳的构造主义体系继承了冯特内容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可以将冯特看作是构造主义的先驱。但不仅“构造主义”一词是铁钦纳首先提出来的,而且铁钦纳在许多方面发展了冯特的思想,因此在心理学史上一般都将铁钦纳作为构造主义的创始人。
二、构造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铁钦纳与冯特一样,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经验,但他认为冯特将经验分为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没有意义的。
  铁钦纳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上没有什么创新,只是对冯特的实验内省法加以改造,使之更加严格。
  2、心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铁钦纳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同自然科学一样都要回答各自研究领域内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回答“是什么”,就是要弄清本学科所研究对象的是由什么构成的,也就是它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就是要弄清要素是如何结合起来的,也就是它的结构如何。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就是要研究对象(要素和结构)形成和活动的原因。
  铁钦纳认为,心理学与生物学的形态学相似,它的任务就是要象活体解剖一样,主要揭示对象的结构而不是机能,因此,他坚持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而不应该考虑它的功用,机能主义研究心理学的应用,这不过是心理技术学,而不是心理学本身。
  在上述认识基础上,铁钦纳首先着力于心理元素的分析,他在冯特的“感觉”、“情感”两种元素之间又加了第三种元素,即“意象”。他认为意象也是意识的基本元素,可以在想象或当时实际不存在的经验中找到。由此可知,他所说的意象相当于现代心理学中的“表象”。
  关于心理元素如何结合的问题,铁钦纳认为冯特的“统觉”概念并无实际用处,只有“联想”在其中起作用,他非常欣赏休谟的观点:“联想对心理学的作用就如同引力对物理学的作用一样”。他认为通过联想,首先是把两个同类元素结合在一起,然后把两个以上的同类元素结合在一起,最后再把不同类型的心理元素乃至心理过程结合在一起,这样就构成了整体的意识经验。
  在对心理现象形成原因的问题,铁钦纳先是强调用神经过程解释心理过程,但他又持身心平行论的观点,认为:“心理不是脑的机能”,“身体只是心理的条件”,因此,“我们不能把神经过程看作是心理过程的原因”。他的这种观点使他最终无法对心理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对铁钦纳构造主义的评价
1、铁钦纳构造主义的贡献
  首先,铁钦纳将冯特的思想和方法在英美等国进行了大力传播,并培养了大批实验心理学人才,在传播和扩大实验心理学的影响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其次,铁钦纳正式打出了构造主义的旗帜,明确划定了构造主义与其它学派、尤其是机能主义学派之间的界限,导致了心理学史上第一次正式的派别对立。在这之前的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之争,只能算是观点立场的争论,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派之争。而学派之争是任何学科、尤其是新学科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现象,它有利于学科内部不同学说之间既互相证伪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从而推动学科的健全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心理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学派的对立和融合的历史。
  最后,铁钦纳及其学生对感觉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感觉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铁钦纳构造主义的局限性
  首先,铁钦纳将意识的结构和机能截然分离的观点错误的。与此相应的是,他和冯特一样反对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使他的理论脱离了现实生活,大大削弱了它的生命力。
  其次,在对心理元素的分析上,只重元素而忽略整体,最终成为一个元素主义者,为此受到激烈的批评。
  最后,他的实验内省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他对内省的许多限制是不合理的。

   第二节    机能主义的背景与先驱

机能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机能主义不仅是与构造主义相对立的学派,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思潮,它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的总倾向,其产生有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基础。
  1、机能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9世纪后期,美国仍然是一个开拓中的国家,以移民为主体的国民们都要在这个新国度中谋求生存,这就需要人们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适应环境,谋求发展,从而形成了讲究实际、重视实效、讲究个人奋斗、勇于探险、勇于拼搏、勇于创新的所谓“美国精神”。这种精神同样也会反映到心理学领域,因此,虽然当时实验心理学的正宗是冯特、铁钦纳式的纯理论心理学,但它不能适应美国人的口味,心理学也要为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生存服务,在这种时代精神之中,机能主义心理学也就应运而生了。
   2、思想基础
   (1)进化论的影响
   19世纪末,达尔文的进化论刚刚传播开来,它所宣扬的自然选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等思想正引合了美国人谋求生存的需要和开疆拓土的拼搏精神,因而对美国的心理学家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在进化论的启发下,美国心理学家们大都将心理理解为机体为适应环境而进化出的一种高级机能,因此心理学的任务首先是要了解心理在适应环境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以及它又是如何在适应环境中发展的,对心理现象的这种理解成为机能主义心理学的根本出发点,同时也成为机能主义与构造主义的根本分歧点。
   (2)高尔顿的个别差异研究
   高尔顿(1822-1911),英国人,达尔文的表弟,他受进化论的影响,主要研究心理遗传问题和个别差异,被认为是英国新心理学的先锋。他的《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研究》(1883)被认为是个体差异心理学和心理测量的开端。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特征之一就是研究个体适应环境的差异问题,因而高尔顿的研究成果对美国机能主义有着重要影响作用。卡特尔作为美国个别差异心理学和心理测量的先锋,从高尔顿那里受到很多启发。
   (3)实用主义哲学
   实用主义是美国土生土长的哲学,其创始人有皮尔士、詹姆士、杜威等人。实用主义认为,没有绝对客观的真理,也没有衡量真理的绝对客观的标准,任何思想、观念、理论都不过是人类行动的工具,它们的真理性的标准在于能否指引人们的行动取得成功,能使人们成功便是真理,否则便是谬误。通俗的说法是“有用就是真理”。詹姆士和杜威同时也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他们把实用主义哲学思想贯彻到心理学中,强调心理学的实用价值。
美国机能主义的先驱
(一)詹姆士
1、詹姆士的生平
   詹姆士(1842-1910),出生于美国一个富豪之家,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多才多艺,先后学习过美术、化学、生理学、医学、动物学、又师从过赫尔姆霍斯学习哲学和心理学,之后专攻心理学和哲学,他是在美国第一个开设新心理学课程的人,并与1875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教学演示实验室。1890年出版了他的心理学代表作《心理学家原理》,该书内容新颖详实,文笔流畅优美,引起很大反响,并一直为后人所称道。之后他又专心哲学研究,与皮尔士、杜威一起成为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
   2、詹姆士的心理学体系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詹姆士将心理学看作是描述和解释意识状态的科学。他反对冯特将心理现象分割为元素的做法,指出意识不是一些割裂的片断,而是一种整体的经验,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他将之称为“意识流”。他还总结出了意识的五个基本特征: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詹姆士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其一是内省法。他认为这是心理学最基本的方法。其二是实验法。詹姆士对实验法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他高度评价实验法以及在德国兴起的实验心理学。但另一方面他又对当时实验方法的发展持不满、轻视和消极态度,并表示自己讨厌实验工作。其三是比较法。詹姆士把比较法正式列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中。并认为比较法可以弥补内省法和实验法的不足。
   (3)记忆理论
   詹姆士是双重记忆理论的最初提出者。他认为记忆由两种要素组成,一是初级记忆,指存在于意识之中的内容,它如实地转换刚刚知觉到的经验。二是次级记忆,指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回忆。该理论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概念的雏形。
   (4)情绪理论
   按常识的观点,人的情绪反应先于身体上的生理反应,如由于“羞愧”(情绪反应)而引起“脸红”(生理反应)。但是,詹姆士从他对情绪的定义出发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他认为情绪不是别的,不过是对身体状况的感知。因此应先有身体反应而后才能有情绪反应。按照他的说法是人是因脸红而羞愧、因战栗而恐惧、因哭而悲。与他同时得出这一观点的还有丹麦生理学家兰格,故后人将这一理论称为“詹姆士-兰格情绪学说”。这一理论强调了情绪与身体反应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合理性,并引起后人极大的研究兴趣,但一些实验表明它与实际情况相悖。它忽视了中枢神经在情绪反应中的作用,因而得出了片面的结论。
   除上述之外,詹姆士的心理学中还有关于本能、习惯以及自我(人格)的学说,也都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3、对詹姆士心理学的评价
  首先,他在美国做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使新型的心理学在美国生根开花。
  其次是他的名著《心理学原理》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最后,虽然詹姆士的心理学理论为以后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此外他的影响还不仅局限在心理学界,他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以及“意识流”学说对西方思想文化及文学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詹姆长于理论构建而不屑于繁琐的实证研究,他的许多观点和思想虽充满天才的睿智但却实验证明不足,这多少也影响了他的理论的学术价值。
  (二)霍尔
  格兰维尔·斯坦利·霍尔(1844-1924),是冯特的第一个美国学生,1883年,他在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培养了包括卡特尔、杜威等人在内的众多杰出心理学家。
  霍尔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复演说”。这个理论是运用当时的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复演说的观点来说明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生物复演说认为人类的胚胎发展复演了整个动物进化进程,霍尔由此推论个体出生后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例如他认为个体儿童期的心理特征复演了远古时代人类的心理特点,少年期的心理特征复演了中古时期人类的心理特点,青年期的心理特征则复演了近代人类的心理特点。
  在研究方法上,霍尔广泛使用了问卷法,他和他的同事共同制定了194种问卷,用于调查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各个方面。问卷法开创了现代心理测量学的先河,至今仍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第三节    芝加哥学派与哥伦比亚学派

  一、机能主义的芝加哥学派
  机能主义作为一个心理学派的名称,是1898年铁钦纳在他的《构造心理学公设》一文提出来的,铁钦纳不仅将自己的理论立场命名为构造主义,而且将其对立面命名为机能主义。因此,在此前的詹姆士、霍尔等人都属于不自觉的机能主义者,而芝加哥学派则是有明确名称后的机能主义学派。
  1984年,杜威和安吉尔来到芝加哥大学,积极从事心理学研究,使芝加哥大学成为机能主义的领导中心,逐渐形成了芝加哥学派,该学派直接与构造主义相对立,先后与铁钦纳等构造主义者发生过多次争论,直到1927年铁钦纳去世,这场争论才平息下来。该学派被称为狭义的机能主义。
  (一)杜威
  约翰·杜威(1859-1952),早年生活平平,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大学毕业后到中学教过几年书,其间开始自学哲学。之后又考取霍尔的研究生,最终获哲学博士学位,1894年他应邀到刚刚建立的芝加哥大学任哲学教授,很快在该校的哲学及心理学圈子中成为核心人物,并形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有系统观点的学派。
  杜威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集中在他于1896年发表的《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一文。该文标志着机能主义芝加哥学派的正式开始。该文的出发点是反对构造主义的元素主义。他批评了构造主义孤立地研究反射以及将刺激与反应割裂开来研究的做法,提出了反射弧是一个“回路”的观点,人的动作是由一连窜首尾相接的反射活动组成的协调活动,因此不能把反射弧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
  杜威转攻哲学和教育学后,完成了他的实用主义哲学体系,另在教育学领域他是现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做中学”等现代教育的基本纲领,并以此发起了美国20世纪初期的“进步教育运动”,对美国乃至世界教育的现代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安吉尔
  詹姆士·罗兰·安吉尔(1867-1947),早年就先后师从杜威和詹姆士学习哲学和心理学,后又曾到德国师从过冯特。他去德国是为攻读博士学位,但因论文不合德国口味而未能如愿。1894年他进入芝加哥大学任教,在杜威的领导下宣传机能主义心理学,逐渐成为芝加哥学派的领导人之一。此外,虽然他本人没有博士学位,但一生中共给50名学生授予了博士学位,还授予了23位名誉博士。他的学生中许多人成为各个应用心理学领域(如心理测量、人格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中的专家和权威。
  杜威只是为芝加哥学派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而安吉尔则完成了该学派的系统主张。1907年他发表的《机能主义心理学的领域》一文,对机能主义的概念、原则、任务、特征等问题做出了系统总结,这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第一个明确表述。
  安吉尔为论证意识为人适应环境服务这一观点,还将“行为”概念引入了心理学,既然意识的机能仅仅是适应环境,那它在心理学研究中就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人对环境的适应最终靠的是行为。这就为行为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思想前提,几年之后,他的学生华生就举起了行为主义的大旗。
  二、机能主义的哥伦比亚学派
  比芝加哥学派稍晚,在哥伦比亚大学还有一批心理学家,都是机能主义总倾向的代表,如卡特尔、桑代克、武德沃斯武德沃斯等等,不过他们并没有打出机能主义的旗号,其中象武德沃斯还不承认自己属于任何派别。他们的主张和研究范围比较自由、宽泛,但又有美国机能主义的共同特点,因而被称为机能主义的哥伦比亚学派,可将其看作是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
  这个学派有以下共同特点:其一、重视心理学的应用、重视个别差异。着重对个体智力和能力的研究。其二、重视客观方法。如实验法、测验法、统计法、等级法、评选法等,其中测验法是主要方法,而将内省法降到了很次要的位置。
  (一)卡特尔
  詹姆士·麦基恩·卡特尔(1860-1944),早年师从冯特,学习期间就表现出对个别差异的研究兴趣,学成后曾到英国剑桥大学任教,在那里结识了高尔顿,并对高尔顿的心理测量和统计方法形成了深刻印象。
  卡特尔对心理学的贡献主要是对个别差异和心理测量的研究,“心理测验”这个术语就是由他于1890年首先提出来的。他还首创了“次序评列法”,用于测评美国科学家的卓越程度,并每年公布测评结果。此外,他还对反应时、联想、知觉和阅读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都是从个别差异角度进行研究的。总之他在应用心理学方面有许多建树,但他不重视心理学的理论建设。
  (二)桑代克
  埃德伍德·桑代克(1874-1949),他是在威斯莱大学临毕业的前一年受詹姆士的影响开始学习心理学的,后转赴哈佛大学受教于詹姆士。虽然对詹姆士非常崇敬,但他一开始就表现出了不同于尊师的研究兴趣,他在自己的宿舍用书堆成迷宫,购来一群小鸡做实验,这个开端预示了他终身的研究爱好和方法。
  桑代克首创用实验研究动物心理的方法,为动物心理学及学习心理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道路,他先后用多种动物做了大量实验,其中以猫走迷笼实验最为著名。根据这些实验,他提出了学习的“尝试错误说”,他还与武德沃斯一起提出了学习的迁移理论。
  桑代克的动物实验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理论上都预示着心理学的一次重大转折,他从动物的实验中得出了:“学习即联结,心理即人的联结系统”。的结论。他的“联结”仅指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否认在联结中有观念的成分,这就与早期联想主义所说的“联想”概念有了根本的差别。他认为人的心理不过是各种情境与相应反应之间形成的复杂的联结系统,甚至他把理智、技能以及性格等都看作是联结的产物,是“按照一定方式对一定的情境发生的反应倾向”。这就使他在限制意识的作用方面前进了一大步,直接为行为主义否认意识提供了依据。此外,他用动物做实验并将结论推广及人的作法也为行为主义直接继承。因此,有人将他认为是行为主义的先驱。不过,桑代克并未完全否认意识的存在,他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为主义者。
  此外,桑代克还是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他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武德沃斯
  罗伯特·塞钦斯·武德沃斯(1869-1962),先后师从过詹姆士、卡特尔。武德沃斯的心理学观点是折中的,册他不想追随任何一种理论,也不想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他的观点不是建立在反对别人的理论上,而是建立在综合和发展已有理论的基础上。但他的心理学依然存在着机能主义的总倾向。
  武德沃斯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人的全部活动,包括意识和行为两个方面。在具体研究中首先要从刺激与反应的性质开始,还要考虑机体的作用,他概括心理及行为公式是:S-O-R。其中S代表刺激,O代表有机体,R代表反应。这样他就把意识活动与行为纳入一个系统来看待。这一思想被以后的新行为主义者所采纳,并发展为“中介变量”学说。
  
  
  

第三编     行为主义

  早期行为主义

第一节   行为主义产生的背景
  
  一、社会历史背景
   19世纪末,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同时开始了城市化运动,大量的农业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国家需要对这些人进行训练,使他们掌握机械化的大工业生产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华生所倡导的行为主义的目的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人的操作动作的合理性及效率。
  此外,19世纪末,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开展了一场进步主义运动,其目的在于主要改良社会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温和而科学的手段对个人及整个社会进行控制,这场改革带有“乌托邦”式的理想色彩。行为主义试图为之提供有效的控制方法。
 二、哲学背景
  行为主义是机械论在心理学中的典型翻版,机械论中的严格的决定论、元素主义立场和分析-还原方法以及定量研究的原则都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等到了彻底贯彻,尤其是机械论关于“动物是机机器”乃至“人是机器”的观点,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行为主义的另一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哲学,它是19世纪中叶法国哲学家孔德创立的一种科学哲学。其基本原则是:一切科学知识都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之上,而且科学资料必须是社会的、公开的、是可证实(可共证)的事实。实在、确定和证实是实证精神的基本要素。在实证主义眼里,那种个人的,思辨的、内省的、推测的知识都是靠不住的,因而也不能算作是科学知识。
  实证主义的基本立场与机械论是一致的,两种哲学是互相补充的,两种哲学结合在一起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占统治地位的科学方法论。
  在上述哲学思潮之中,心理学家们千方百计地使心理学向自然科学看齐,极力想使心理学获得科学的桂冠,但是心理学要做到这一点却非易事,因为它所研究的对象-意识-恰恰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主观存在物,它难以观察、难以分析还原、难以量化、难以确定、也难以实证。关于意识,人类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已经用思辨、内省、还有后来的实验等方法研究了两千余年,不但没有弄清它,反而还引发了更多的困惑。因此,一些心理学家开始另寻出路,这样一种思想逐渐抬头,即意识很可能是一个错觉,人类的精神或意识不过是一种生理事件,它是借助神经对外在刺激的一种反映。
心理学背景
1、行为主义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机能主义虽然一直以意识为研究对象,但他们也对意识的的不确定性也深感头疼,1910年,安吉尔就不无感触地说:心理学如果能够忘记意识的存在,而代之以客观的描述,将是十分有益的。特别是机能主义把人的意识仅仅看作是人适应环境的工具,也就抹杀了人在意识指导下的行为与动物本能行为之间的本质差异,从而把人的行为等同于动物的行为。这就为行为主义的产生准备了了理论基础。华生正是把机能主义中尚残余的思辨、内省的踪迹清除掉,并将其已萌发的思想苗头推向极端,从而从机能主义顺利地过渡到行为主义的。正如华生本人指出:“行为主义是唯一彻底而合乎逻辑的机能主义。”
  2、动物心理学的发展是行为主义产生的重要前提
  动物心理学的形成直接来自达尔文的进化论,1872年达尔文发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指出动物和人类各种不同情绪所特有的表情在发生学上具有同源关系,从而论证了人与动物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达尔文因此被认为是动物心理学的创始人。
  德国生物学家罗布搜集了许多证据证明,大多数动物的行为都是由“向性”(如趋光性)构成的,因此动物不过是由刺激驱动的自动机。进而他主张用无机运动中的物理化学原理来解释动植物的运动。这是一种彻底的还原论立场。
  上述思想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既然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而动物的行为又可以不用意识、心灵等概念就能得到解释,那么人的行为为什么不能如此。意识的存在很可能是个错觉,即使它是存在的,也是可以被忽略的,因为不仅它是不可观察的,而且它对解释行为也是不必要的。只有行为才是心理学的主题,也只有行为能够成为完全客观和严密科学的心理学的真正对象。或者说,心理学只有以可以观察的行为作为其研究对象,才能做到象其它科学一样的客观研究,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综上所述,行为主义的基本立场在华生打出行为主义的旗帜之前,就已经孕育成熟了,华生不过是起到了一种“催生”的作用并将之具体化、现实化和系统化了,因此,华生于1913年正式打出行为主义旗帜后,很快就在心理学中引起广泛的反响和回应,并很快就在美国乃至欧洲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心理学流派。
  3、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是行为主义直接的理论依据
  条件反射学说是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于20世纪初期提出来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技术深深地影响了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为即将诞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首先,条件反射学说用生理学术语描述高级神经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华生受此启发,用肌肉运动、腺体分泌和肢体反应等生理学名词来代替过去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条件反射概念描述的是行为可具操作性的基本单元,是关于行为的最简单模式。华生据此建立了S-R这一行为公式。最后,华生还将条件反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验技术而加以采用。
  
华生的行为主义体系

    一、华生的生平
   约翰·华生(1878-1958),出生于美国一个小农场主家庭,性情暴躁的父亲使华生的童年倍受折磨,使华生成为一个懒惰、好斗、学习成绩很差的“问题儿童”。甚至有两次被捕的经历。但是进入青年期后,他立志要出人头地,因而大学期间认真学习,并取得了好成绩。以后又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开始是跟杜威学习哲学,但很快就对哲学失去兴趣,又转系师从安吉尔学习心理学。学成后留在芝加哥大学任教。在安吉尔和桑代克的影响下华生逐渐形成了行为主义的观点和立场,1913年他发表了《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正式宣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1914年,他又出版了阐述行为主义立场和观点的专著《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这一文一书在美国心理学界产生巨大反响,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的一场革命。两年后,38岁的华生就被选为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由此也能看出行为主义所引起的反响之快、之大。1919年,他又出版了全面系统阐述行为主义学说的专著《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的观点看心理学》。这是他的代表作。
  1920年,华生因离婚案被迫辞去大学教授的职务,使他入日中天的学术生涯突然中断,之后他转入商界,也经常做些宣传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活动。
  二、华生的理论体系
关于心理学的性质、对象和方法
  华生继承了机能主义传统,将心理学看作是纯粹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由此,华生认为,凡是不可观察的现象都不能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应放弃传统的研究对象―意识,以及与意识相关的范畴,如感觉、情绪、思维、意志等等,并确立可以观察,可以共证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就能消除人与动物的差异,建立起人与动物统一的行为公式,把心理学改造成与其它自然科学一样的实证科学。
  对于心理学的任务,华生认为行为主义的目标是预测并控制行为,而不是对精神现象的基础理解。这比较符合美国人实用主义的口味,只求得到一些可以应用的知识,而不必追寻根本性的解释。
  在研究方法方面,华生认为内省所得的经验只是个人的经验,而科学研究必须以“共同经验”为对象,只有共同经验才能共证,才能达到客观的研究。因此,华生在剔除意识的同时也剔除了内省法。他所倡导研究方法有:观察法、条件反射法、测验法、口头报告法。华生所讲的口头报告法不同于内省法,因为要求被试报告的仅是自己体内的生理变化,而不是内省法所报告的内心的意识活动。
华生的几个特殊的具体观点
(1)本能观与环境决定论。
  在华生眼里,人与动物一样,是完全由外界刺激而驱动的自动机。从这一立场出发,不仅不能再用意识、意志等因素解释行为,而且也不能再用内部的本能
等概念解释行为。
   华生在早期的论述中,并不否认本能的存在,他将本能看作是遗传而来的类型反射。但由于承认本能的存在与其哲学基础及理论体系不相协调,因而他后来干脆否认本能的存在。他认为,人和动物生来就具有一定的生理构造,这是遗传而来的,但构造的遗传不能说明机能也是遗传的,人们所谓的本能行为实际上许多都是后天习得的,只有极少数的行为如呼吸、心跳、打喷嚏等是生来就有的,但华生也不愿把它们称为本能,而只是称作:“非学习行为”,它们不过是以先天的生理构造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一种特定反应。
   华生在强词夺理地否定了本能之后,便顺理成章地将人与动物的行为看作是完全由环境造成的,从而走向了极端的环境决定论立场。对此他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表述:“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让我在特定的环境中教育,我可以任意地将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种人――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者是乞丐、窃贼。”
   (2)关于感觉问题的观点
   华生并未以剔除了“意识”概念为满足,他还要进一步更改带有意识色彩的其它心理学名词。在他的著述中,他尽量避免使用传统的心理学名词,而代之以“刺激”、“反应”等字眼。例如他把感觉分别称为“视反应”、“听反应”、“触反应”等,并用“视反应错误”代替“错觉”、用“差别反应”代替“差别感受性”、用“后效”代替“后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华生为贯彻其行为主义立场的良苦用心。但是他并不能回避传统心理学所研究的各种问题,从而把对传统心理学的范畴革命搞成了文字游戏。
   (3)关于思维问题的观点
   华生将思维与言语活动等起来,从而把思维也看成是一种行为。他认为言语有两种,一种是外显的言语,一种是内隐的言语,这就是思维。两种言语在本质上是等值的,言语是大声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言语。在这里他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观点,就是内隐的言语是由外显的言语演变而来的。华生注意到了言语与思维的联系。
   (4)关于情绪的观点
   华生认为,人有三种原始的情绪,即恐惧、愤怒、亲爱。华生声明他在用这几个名词时非常犹豫,唯恐人们从主观意识方面去理解。他希望人们把这些名词看作除了可以用情境和反应的术语加以说明的内容外,不要再包含其它任何东西。他说他情愿把它们叫做X、Y、Z反应状态。华生曾不太人道地用一个不到一周岁的婴儿做形成条件恐惧反应的实验,将一个白鼠放在婴儿面前,开始婴儿并不害怕,而且用手去抓,但在婴儿每次抓白鼠时就在婴儿背后猛击钢管,以惊吓他,结果数次重复后,婴儿一见白鼠后就出现大哭、躲避等恐惧反应。而且这种条件恐惧还伴随泛化现象,即婴儿凡见到与白鼠相似的刺激物如小白兔、毛皮外衣等物时同样可以产生恐惧反应。
   (5)关于人格的观点
   华生认为人格是所有动作的总和,是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在一个人的全部动作中,总有一些占优势的习惯系统,这就是判断一个人的人格特征的依据,也是人格分类的依据。
   他还认为人格完全是环境因素造成的,因而也是可以加以改变的。只要环境因素发生了变化,人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华生对改造人格持乐观态度,他曾设想办一些医院来改造人格,并相信通过重新安排生活的办法可以达到改造整个社会的目的。
   三、对华生的行为主义学说的评价
   华生的行为主义学说对心理学的发发展起到了以下积极作用:首先、华生使心理学的研究从以前的意识扩大到了行为领域。其次、使心理学在很大的程度上实现了人们所期望的客观性,也使心理学从对象到方法具有了一定的自然科学特征。最后,进一步促进了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总之,行为主义是特定时代精神的产物,华生充当了时代精神的代言人,行为主义也在特定时代精神的历史背景下完成了心理学史上的一次“范式”革命,并对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行为主义心理学统治美国心理学界并盛行于世界心理学界长达半个世纪。至到20世纪50年代还有人声称,在美国心理学界若有人论述意识、思维、意志等问题,会冒着被挤出本行业的风险。因为这些术语被认为是主观的、神秘的、唯心的,同时也是早已过时的概念。
  但是,行为主义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首先、它的严格机械论立场使它在许多理论问题上都陷入了片面化和极端化倾向。其一、过分强调行为作为心理学对象的合理性而完全抹杀了意识的合法性,它驱走了“机器里的幽灵”(指意识),而将心理现象仅仅还原为肌肉、腺体的活动,被后人讥讽为“肌肉抽动心理学”。还有人讥讽到“心理学在达尔文那里失去了灵魂,又在华生那里失去了思想”,其实不如说:人类在达尔文那里失去了灵魂,而在华生那里失去了思想。其二、它过分夸大了环境的作用而完全抹杀了遗传和本能的作用,陷入了极端的环境决定论。其三、它将人和动物都等同于机器,不仅抹杀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而且还抹杀了生物有机体与无机物的本质区别。庸俗的机械唯物论立场使之完全无视生物有机体的目的性、能动性特别是人类巨大的创造性。

第四章     新行为主义
  
  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主义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已经到了连行为主义者自己都不能不正视的程度了,过去他们用动物实验所概括出来的一些关于行为的基本原理和信念,现在看来不但难以完全适用于人类,而且连动物的行为也难以完全解释。例如,他们可以让老鼠很轻松地学会压杠杆取食,可若要猫学会这一点却要花天大的气力,这是否意味着本能的力量在其中发挥作用?还有,托尔曼在用老鼠走迷宫的实验中发现,老鼠在同一迷宫中训练多次以后,似乎在它的头脑中形成了类似场图之类的东西,当迷宫的通路被人改变后,老鼠并不是盲目地继续“试误”,而是表现出一定的思索和选择能力,按托尔曼的说法是老鼠也会“三思而后行”。对此有人比喻道:华生的老鼠不过是个“自动机”,而托尔曼的老鼠却“陷入了沉思”。在此现状下。以托尔曼、赫尔、斯金纳为代表的一批新行为主义者出现了,他们在坚持行为主义基本立场不变的前提下,试图改变华生那种简单化和极端化倾向并弥补和改进原有理论中的缺陷。
  此时哲学思潮的转变也为新行为主义者提供了理论依据。20世纪20年代,实证主义哲学由于自身的缺陷而被修正为逻辑实证主义,它不再坚持科学研究的对象必须是可观察的、可实证的理想化标准,退而承认对不能直接观察的对象也可用间接观察和逻辑证实的方法。这就为新行为主义者重新介入头脑的内部过程提供了合理依据。

第一节   托尔曼的目的性行为主义体系
  
    一、托尔曼的生平        
  爱德华·托尔曼(1886-1959),美国人,最初接受的是冯特、铁钦纳式的意识心理学训练,后又师从过格式塔心理学家考夫卡,但由于他对内省法的价值持怀疑态度,最终还是选择了行为主义心理学,但他也不完全赞同华生的观点,他在坚持行为主义的基本立场的基础上,还吸收了其它心理学派别的一些成分,形成的他自己的理论理论体系,被人称为“目的性行为主义心理学”。
  二、托尔曼的理论体系
1、关于整体行为的观点
托尔曼认为华生对行为的定义属于“分子式”的定义,即只是用刺激与反应的简单联结来界定行为,而现实中动物与人的行为都是对由“一组刺激”所构成的“刺激情境”的复杂的整体的反应,很难将之分解为一系列简单、孤立的物理刺激和生理反应,分解后的行为单元即使将之总和起来也不等于整体行为,整体行为有其自身的特性:其一、整体行为总是指向特定的目标。它是有预定目的的行为,而不是对刺激的简单、被动的反应。其二、整体行为为实现其目标,总是选择一定的行为方式或途径,而且是尽量选择较容易的方式或较短的途径,这叫“最小努力原则”。这就说明在行为过程中有认知成分的参与。总之,目的性与认知性是整体行为的两个重要特征,是“行为的血和肉”。
2、决定行为的内部因素----“中介变量”   
基于以上认识,托尔曼不同意华生的简单行为公式“S—R”,他认为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着机体内部的因素,他称之为“中介变量”(O)。由此他将行为公式发展为:“S—O—R”。
其实这一行为公式最早是由武德沃斯于1918年提出的,他也是试图纠正华生公式的缺陷,但他并没有对此进行系统和严格论证,因而也没有得到学术界响应。
托尔曼认为“中介变量”虽然不可观察,但可以根据引起行为的先行条件以及最终的行为结果而推断出来,据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某种刺激能够引起特定的相应反应。而且“中介变量”虽然听起来比较主观,但也可以予以客观的定义和定量,它能够客观、精确地同实验变量和行为变量联系起来。例如,饥饿这一典型的中介变量,既能以上次进食间隔的时间长短来衡量,也能以动物此次进食的速度和数量予以客观的说明。
由于托尔曼对“中介变量”进行了符合行为主义基本立场的界定和说明,加之它对解决华生理论存在的困难有着极大价值,因而很快被当时的心理学家所接受。
三、对托尔曼理论的评价
  托尔曼的理论体系从行为主义立场出发,又吸收了多种心理学思想,这是一种兼收并蓄的有益尝试,为心理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他是将认知与行为联系起来的第一人。托尔曼的理论对行为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修正和推动作用,使行为主义从早期理论的困境中暂时摆脱出来,并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高潮。
  但是,托尔曼的理论体系还不够严密、完整和系统,甚至有些地方还显得有些凌乱。此外,他仍然仅仅用动物做实验来揭示行为的机制,这种实验结论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适用于人类,仍然是个问题。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一、斯金纳的生平
  弗雷德里克·斯金纳(1904-1990),出生在美国一个律师家庭,童年时就有制作复杂玩具的爱好和特长。中学时喜爱文学,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后受华生和巴甫洛夫著作的影响而必修心理学。斯金纳一生兴趣广泛、著作甚丰。
  在心理学家领域他充分发挥了儿时就形成的机械制作能力,他设计的动物实验迷箱不但精巧、功能多样、而且使用方便,很快在同行中流行起来,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斯金纳箱”。他在训练动物系列行为方面更是高出他的前辈,他曾在电视节目里向美国广大观众展示他的训练成果:一只鸽子在玩具钢琴上用嘴弹奏曲子,还有两只鸽子在一块玩滚球。
  二、斯金纳的理论体系
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在心理学理论中的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发展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只能解释具有明确刺激物(如食物和铃声)的简单、被动的行为,但在现实中有机体的大多数行为是对没有明确刺激物的复杂刺激情境的反应,这类行为反应还需有机体的主动探索过程才能形成,斯金纳首先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予以解释。由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提出,巴甫洛夫的学说便被称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
  斯金纳用自己设计的“斯金纳箱”做实验,饥饿的白鼠在箱中乱跑,偶尔压到了能启动开关的杠杆,便有一粒食物从一管中漏出,白鼠便获得了食物。食物的强化使白鼠按压杠杆反应的概率逐渐增加,最终完全学会了按压杠杆取食的行为反应。
  据此斯金纳认为,动物无论什么目的而进行的任何随机活动(如在箱中乱跑),都可以看作是以某种方式对环境进行的“操作”行为,若其中的一种行为得到了奖励(如获得食物),就会使该行为出现的概率增加直至定型,这便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在于:其一、前者具有明确的刺激物而后者则没有明确的刺激物。其二、前者刺激在先而反应在后,它是一个“S—R”过程,而后者则是反应在先而刺激在后,是一个“R—S”过程。其三、前者是一个完全被动的过程,而后者则需要动物首先进行主动的探索(操作)活动。总之,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比经典性条件反射更高级,更复杂的一个反射活动,它对解释人与动物的行为形成有着更广泛的适用性。因此,斯金纳用他发现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概念解释动物及人类的一切行为。
  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过程中,强化手段及强化程序的安排是关键因素。当选择一个反应进行强化并使之定型后再选择下一个反应进行强化和定型,这样人就可以以“强化”为控制手段,对动物的行为进行系统化的“塑造”。从而产生与其本能行为或自然技能完全不同的行为系统。斯金纳用这种方法成功地训练一只鸽子学会了弹钢琴。将玩具钢琴置于鸽子附近,首先是在鸽子无意中落在钢琴上时立即给予食物强化(及时强化比延迟强化效果好),多次重复后鸽子朝钢琴上落的行为便被固定下来。其次是当鸽子无意中啄琴键时给予强化定型。再次是当鸽子只有啄到特定琴键时才给予强化,最后以此类推,按某种乐曲要求弹键的顺序依次训练鸽子,就能够教会鸽子弹钢琴。
言语行为
斯金纳认为,言语是动物与人的最明显区别所在,但人类的言语也是一种行为,它与其它行为一样服从于行为形成的一般规律,也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规律。因此,他坚持用他的操作强化原理来解释言语形成机制:婴儿最初发出的杂乱的声音,就是一种操作活动,其中某些声音获得了母亲的微笑、爱抚等强化从而定型为单词和句子。以后他的言语活动又受到更多听众的强化或惩罚,逐渐形成了有系统的言语行为。
教学机器与程序教学
斯金纳一次去他女儿的学校参观时突然想到,也许可以用他训练鸽子弹钢琴的方法设计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用以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构想是将复杂的知识分成单元,然后再将单元知识按逻辑顺序分成一系列简单的小问题,学生每解答一个问题后就立即告知其答案是否正确,正确的答案得到及时强化而被保留,从而进入下一个问题。但是一个教师不可能同时给全班学生以及时的强化,为此斯金纳发明了一种教学机器。该机器是一种台式机械装置,内置教学程序,该程序是将一门学科的内容编制成具有逻辑联系的一个个问题,学生按设定的顺序逐一解答问题,并由机器一一强化(确定答案是否正确),只有答对前面的问题才能进入下一个问题。当一组问题都正确解决后,学生便掌握了一个知识单元。用这种方法进行的教学被称为“机器教学”或“程序教学”。
社会控制计划
  斯金纳与华生一样站在极端的机械论及环境决定论立场,他否认人具有自主性及自由意志、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环境造成的。人与动物一样,其行为可以通过种种强化手段加以控制和塑造,只要按社会规范对一个人从小进行良好的行为控制和塑造,就能够使之成为遵循社会规范的人。所有社会机构、制度及道德风俗都属于社会必要的控制手段,人类应该抛弃所谓的自由、尊严等假面具,承认社会控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尽力去完善之。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对全体成员都进行科学合理的行为训练和控制,从而使整个社会建立起良好的秩序。斯金纳的小说《沃尔登第二》描写了一个用科学的行为训练法有效控制社会行为的“乌托邦”,那里的人从小就受到合理、良好的行为训练,因而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和谐,生活美满幸福。该小说发表后不仅大受欢迎,而且还有人按小说描写的模式真的建立了一个乌托邦,开始只有8人,最后发展到81人。当然,这种乌托邦理想最终难逃破灭的命运。
三、评价
  在所有的新行为主义者中,斯金纳是坚持行为主义立场最激进的一个,也是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一个。他也是心理学史上最杰出的心理学家之一。
  斯金纳的贡献首先是他丰富和发展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他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概念比经典性条件反射概念在解释有机体行为形成的机制方面有着更广泛的适用性。其次,斯金纳以其严谨而富有创造性的实验技术对当时及以后的心理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最后,斯金纳还根据其强化控制理论创立了一种行为治疗方法,被称为“行为矫正法”。成为行为疗法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但是,斯金纳的理论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他声称心理学不需要任何理论,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心理学家的批评。他的学说就可以自成一家理论体系,而且他的理论体系还具有清晰、严谨等特点,但不可否认他的理论缺乏深度。其二,斯金纳站在极端的客观主义立场上,将人的内部心理活动如感知、思维、情感等问题一概抛开不论,这无疑仍是将人视为“没有意识的机器人”。其三,斯金纳关于言语形成的观点后来受到乔姆斯基等人的强烈批评。最后,斯金纳将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推广到人类身上,肯定具有简单化和片面化的弊端。
  斯金纳的理论可以说达到也行为主义的最高峰,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极限。由于行为主义固有的局限性,在这一立场及研究方向上已不可能超越斯金纳理论而再创辉煌了,斯金纳之后,在美国心理学领域占统治地位长达50余年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以极快的速度衰落下去了。这之后还有以班杜拉为代表的所谓“新的新行为主义”者,但他们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为主义,而是走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之间的中间道路的人,行为主义作为一个正式学派在20世纪60年代中已经寿终正寝了。

第四编     精神分析心理学
  
  “精神分析”又称“心理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一种精神病学及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在精神病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病人的精神障碍都直接或间接的与性有关,但患者却意识不到被压抑了的某种性欲望,他以此为突破口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以“泛性论”与“潜意识”为核心的精神分析理论。该学说问世后,吸引了一批拥戴者投入其门下成为其弟子,其中最著名的有荣格和阿德勒,后来这两大弟子在各自的实践中逐渐对“泛性论”产生异议,最终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各自创立学说,但它们在生物决定论的基本立场上依然与弗洛伊德是一致的,故仍被归入“早期精神分析”或“古典精神分析”的行列。
  弗洛伊德去世后,新起的一批精神分析学家继承了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潜意识”思想及基本研究方法,但抛弃了纯生物决定论立场,更多地从社会文化角度进行研究,形成了许多新的学说,被统称为“新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理论研究的范围非常广,它不仅涉及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而且还涉及艺术、美学、宗教、史学、伦理学、政治、战争等领域。此外,该理论不仅内容丰富庞杂、而且代表人物多、小学派多,观点分歧大,是其它心理学理论少见的。


    古典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社会历史背景
  十九世纪的欧洲,在精神文化生活领域兴起了一股浪漫主义思潮,它最集中地表现在爱情及性观念方面,在社会的中上层,人们普遍崇尚和追求一种高尚、纯洁、柔情似水并带有伤感色彩的爱情。性行为一概被视为低级、粗俗和肮脏的动物本能,即使是婚姻中的性行为也被作为繁衍后代的手段迫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女性被理想化为纯洁的圣母,女性的性欲被医学家们论证为病态现象。婚姻被视为爱情的坟墓,情侣面对新婚之夜感到的不是欣喜,而是为纯洁爱情的结束以及在性行为中的堕落而悲伤。为此,一些大艺术家(如歌德、贝多芬)一生只追求“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而终身不婚。由于这种风气最初起源于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英国,因而被称为“维多利亚式的爱情”。
  然而,完美的爱情导致的却是不完美的结果。由于性本能受到极大的压抑,造成人们精神上的严重紧张和冲突,性异常以及由此引发的精神疾病非常普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产生与此种社会现象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思想文化渊源
在西方思想史上,自古崇尚人类理性,到十七、十八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功,使人们对人类理性更是达到了迷信的地步,形成了唯理性主义思潮。人们相信人类可以运用科学理性支配一切并解决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所有问题:理性不仅可以使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发达、而且可以使政治开明、制度合理、道德完善、人际关系和谐并最终消除所有社会弊端。因此,“理性法庭”以及“用理性审判一切”成为当时的流行语。人们把理性视为人类公正的“大法官”、视为世界的主宰,理性俨然成为上帝的代名词。
然而,理性并不能超然物上,它说到底只是人类自身的理智,而人类自身绝不象理性主义者认为的那样是完全理性化了的动物,人类身上除理性的一面之外,还有非理性的一面,它同样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人类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用途,因此,到了十九世纪,出现了以尼采、叔本华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尼采认为支配人类行为的不是理性,而是生命本能和权力意志。叔本华认为人的行为是受非理性的“无意识意志”支配。弗洛伊德承认并发展了这些思想,成为一个更彻底的非理性主义者。
此外,关于“无意识”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早有渊源,莱布尼茨的“微觉说”是无意识概念的萌芽。赫尔巴特第一次正式提出“无意识”和“意识阈”概念。费希纳将人的心理比喻为海面上浮着的冰山,意识只相当于露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而无意识则相当于藏在水面以下的大部分,他还把无意识称为心理能量,并认为意识的运动是由下面的潜流推动的。哈特曼更是总结前人的思想,写出了《无意识的哲学》一书,认为无意识既表现在植物的生长中,也表现在动物的本能及反射动作中,还更多地表现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无意识是人的心理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生命的源泉和动力所在。
在方法论上,弗洛伊德是个极端的生物决定论者,他把本能看作是人的一切行为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达尔文主义与机械论相结合的产物。
  三、精神病学背景
西方中世纪将精神失常认为是“魔鬼附体”,治疗方法则是用残酷的肉体折磨来“驱魔”。此风一直沿续到十八世纪,直到十九世纪,医学界才将精神失常看作是一种疾病,并开始探索治疗的方法。对于精神病的形成原因,当时存在着“肉体派”和“精神派”两种观点,前者将病因归于脑组织病变,后者则在纯心理方面寻找原因。总体上说当时“肉体派”占上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正是在反对肉体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精神病的治疗方法上,十八世纪末出现了“麦斯麦术”,它是催眠术的前身,由奥地利医生麦斯麦首创,他使患者进入昏睡状态进行治疗,使一些病人有所好转,但他认为催眠是由“动物磁力”引起的,故又称“通磁术”。由于他的做法和观点带有江湖气,未得到学术界的承认和接纳。到十九世纪中期,英国医生布雷德用“精神催眠说”代替“通磁说”,认为催眠并不是什么磁力在起作用,而只是一种心理作用。自此正式确立了“催眠”和“催眠术”概念。而且布雷德谨慎对待催眠术,并不夸大它的作用,这种科学态度使催眠术被学术界所接纳,成为当时治疗精神病的主要手段。弗洛伊德受过系统的催眠术训练,但他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也发现了它的局限性,最终他抛弃了催眠术,创立了“自由联想法”作为其主要治疗手段。

第二节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生平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出生于奥地利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一个无所成就的小商人,母亲是一个慈善的家庭主妇。兄妹七个他是老大,家境比较贫寒。但他自幼聪颖好学,因而获得母亲的宠爱和家庭的特殊照顾,养成了他内心强烈的依赖性,性情还有点敏感多疑和专断。他17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医,八年的大学中后五年他一直在当时世界著名的生理学家布吕克的实验室从事学习和研究工作,期间,他还选修了布伦塔诺的哲学课。25岁获得医学博士。次年他和好友布洛伊尔在维也纳联合开办了一家私人诊所,专门从事精神病的治疗。但最初几年他主要是在外进修,先后师从法国精神病大师沙可和伯恩海姆,主要学习癔病的治疗和催眠术。学成后继续在私人的诊所从业。
30岁时他与相爱4年之久的犹太姑娘结婚,在恋爱的过程中他表现的多情、狂热、而且嫉妒心重。4年的恋爱他共写了900多封热烈的情书。婚后他扎进了他的事业之中,他的妻子承担了几乎全部的家务。家庭生活平静、和谐。弗洛伊德虽然以研究性心理而被一些人骂为“色情狂”,但他在性生活方面是个非常严肃的人,一生忠守着犹太民族的传统道德。
在事业上,他与布洛伊尔一起治愈了几个病人,并首创了“自由联想法”,1895年,两人合著了《癔病研究》一书,被认为是精神分析的开端。但之后弗洛伊德越来越倾向于将性冲突作为精神病的根源,而布洛伊尔则反对这一点,由于观点的分歧导致这对好友关系破裂,最终分道扬镳。
弗洛伊德在使用自由联想法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病人都谈到自己的梦,而且从他们的梦的内容中可以发现一些病因线索,这引起了他的重视并做了深入研究,1900年,他写成《梦的解析》一书,该书被认为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该书大体构造起了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框架,出版后吸引了荣格、阿德勒等一批追随者,1908年召开了第一次国际精神分析大会,成立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并开始出版精神分析的年鉴。由此精神分析学说逐渐扩大其影响,并得到国际上的承认。
弗洛伊德一生著述其丰,主要代表作有《梦的解析》(1900)、《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1901)、《性学三论》(1905)、《图腾与禁忌》(1913)、《精神分析引论》(1917)、《超越快乐原则》(1920)、《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1921)、《自我与伊底》(1923)、《文明及其缺憾》(1930)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精神分析的对象:潜意识
与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现象作为精神分析研究的主要对象,他认为,无意识比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要重要的多,他采用了费希纳的比喻:意识不过是露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冰山,而在水下的大部分冰山体属于无意识的,它才是人的心理的主体和本质所在。
弗洛伊德将无意识又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前意识是人们能从无意识中回忆起来的内容。它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而潜意识则是无意识中永远不能回忆的内容,它是无意识的主体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几千年形成的社会文明特别是伦理道德观念,与人的本能欲望特别是性本能是截然对立、互不相容的,一个人内化到自己头脑中的社会道德观念对其本能欲望有着自发的抑制作用,凡与道德准则不相符的本能冲动均无法在意识中立脚,从而被排斥在意识阈之下,成为潜意识的东西。它虽然不被个人所察觉,但却是“一口沸腾着的大锅”,它积极活动着,寻找着发泄的突破口,以种种隐晦曲折的或伪装了的途径支配着人的行为,它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力量。因此,他认为,人和动物一样并没有超越本能力量的束缚,在人的所有行为中,意识和理性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起决定作用的是非理性的潜意识,人仍然是非理性的动物。
潜意识概念是弗洛伊德理论的核心,也是整个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基石,以后精神分析学派无论怎么演变,但潜意识概念却始终不变。可见它在该学说中的重要地位。
2、本能论与泛性论
弗洛伊德在早期理论中将本能划分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保护自我不受伤害),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使他感到人性中可能存在着某种侵略或自我毁灭的本能,他又根据叔本华“一切生命的最终目标都是死亡”的观点,提出了“死亡本能”的概念,而将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合并为“求生本能”。求生本能表现为爱和建设性力量,而死亡本能则表现为恨和破坏性力量(如攻击、虐待、侵略、杀人或自杀等)。它们是对立的两极,并互相制约、此消彼长。
但在本能论中,弗洛伊德论述最多的是性本能,可以说他的全部理论都是围绕性本能而展开的。而且他对性概念的理解要比一般理解广泛的多,故被称为“泛性论”。
一般观点是性行为只是动物生殖的手段,是与性器官及生殖目的密不可分的。但弗洛伊德指出这种结论过于偏颇和草率。“我们有太多的理由相信这种想法与事实相距甚远”。他列举接吻、抚摸、口交、肛交以及同性恋、恋物癖、恋童癖、恋兽癖等现象来说明性是可以与生殖目的相分离的,甚至可以与性器官相分离。但所有与性有关的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中可以获得生理快感,由此弗洛伊德推论,一切快感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性有关,性的后面有一种力量,驱使着人们寻求快感,他把这种潜在力量称为“利比多”(libido的音译,意译为“心理性欲”)。
在上述广义的性概念的前提下,弗洛伊德认为儿童也有性欲,“利比多”是贯穿人的一生的,并且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在不同的“性感区”,据此他将“利比多”划分为几个发展阶段: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泛性论与潜意识是弗洛伊德理论的两大基石。
3、“三我”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在每个人的头脑中都存在着分别由本能、现实及道德良心所导致的三种心理力量,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它们也是构成人格的三种基本成分,人格便是这三种因素的对立统一体。
“本我”(id,音译为“伊底”或“伊特”),即本能欲望,来源于先天遗传,它遵循“快乐原则”,不顾一切地要求自身的满足。但由于它不符合社会道德观念因而被压抑在潜意识层中。
“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我,形成于后天的训练,它遵循“现实原则”,既要根据现实条件来满足一部分本能欲望,又要控制本能欲望超越现实地自由泛滥。它处于意识层中,是本我的基层控制力量。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个体内化社会文化准则而形成的道德观念和良心。它遵循“理想原则”,是个体根据内心道德理想而控制自身行为的愿望。它是本我的最高控制力量。如果个体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道德良心,便会引起内心的自责、内疚、羞愧甚至产生罪恶感,这便是超我对自我的惩罚,不过,自我也有一套保护自己的手段,即“自我防御机制”,它通过合理化、投射、升华等手段来抑制内疚和自责等来自超我的惩罚。
上述三种力量如果保持某种平衡,人格就能得到正常发展,若三者力量失衡,就会产生心理问题甚至是神经症。
  4、人格发展理论。
  (1)人格发展阶段的划分
  弗洛伊德从其泛化了的、广义的“性”概念出发,认为人的一生各阶段(包括儿童阶段)都受性本能支配,“利比多”的能量是贯穿人的一生的,只是在不同阶段,性本能满足的方式及“性感区”不同。据此他对性欲的发展演化历程及与之相关的人格发展阶段做了如下的分期:  
  口腔期:0-1岁。儿童从吸吮、咀嚼、吞咽中得到快感。如幼儿在吃饱的状态下仍喜欢吸吮手指。成人时的接吻是这一时期留下的嗜好。此阶段幼儿的口腔欲望能得到及时满足就会使之人格正常发展进入下一阶段,如过度缺失或过度满足都会出现人格障碍。
  肛门期:1-3岁:儿童从排泄粪便、解除紧张中得到快感。此时儿童随时随地排便的习惯与父母对幼儿排便习惯的训练有一定冲突。这一冲突解决的好就会使儿童人格正常发展进入下一阶段,否则出现障碍。
儿童既然有性欲,就有性对象,以上两个时期幼儿的性对象是自己,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恋”。他以古希腊神话中爱上自己的美少年拿西梭斯来比喻 。
  性蕾期:3-6岁。儿童通过抚摸、显露生殖器中得到快感。此时儿童特别关注生殖器,尤其对男女间生殖器的不同产生好奇,因此产生了性别意识。
  这一阶段,幼儿的性对象由“自恋”转为“他恋”,其性对象便指向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的父母,由于有了性别意识,从而导致“男孩恋母”、“女孩恋父”的倾向。男孩在情感上的独占母亲的愿望,因而对其父亲怀有嫉妒和仇视心理,弗洛伊德称之为“恋母情结”,他用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的故事来比喻,故又称“俄狄浦斯情结”。相对应的,女孩同样有恋父嫉母的“恋父情结”,他用古希腊神话中伊赖克特拉杀母为父报仇的故事来比喻,故又称:“伊赖克特拉情结”。如果幼儿的“恋父”或“恋母”情结如果受到挫伤或过度满足,就会影响其成年后的恋爱婚姻。
  潜伏期:7-12岁左右。如果儿童在上一个阶段解决了“恋父”或“恋母”情结后,他们的利比多就会处于暂时休眠状态,性兴趣被学习知识、文体活动及人际交往等兴趣所取代。
  生殖期:进入青春期以后。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的前四个阶段统称为“生殖前期”,与此时的“生殖期”相对应。随着青春期生殖机能的成熟,利比多才真正与性器官及生殖直接相联,并且从中得到满足,如果前几个阶段发展正常,此时的性对象就会转移到同龄的异性身上,并最终完成生殖的目的。
  (2)、停滞、倒退与人格特征
  弗洛伊德非常重视早期经验对个体一生的影响。他认为潜意识中压抑的不仅是性本能欲望,还有性本能得不到满足而形成的创伤性经验。尤其是人生早期的创伤经验,对个体人格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他认为儿童各个发展阶段在追求满足“利比多”欲求的过程中都会与现实要求之间的发生冲突。 
  如果某阶段的冲突没有解决,人格发展就会长期“停滞”(又称“固着”)在该阶段欲望的追求之中。如果某阶段的欲求受到严重挫伤,还会使个体的人格发展“倒退”(又称“退行”)到前一个阶段。
  根据个体人格发展所固着的阶段,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即:“口腔型”、“肛门型”、性器型”、“生殖型”。(具体特征见P91-92)
  5、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P79-83)
  焦虑是弗洛伊德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他认为焦虑是内心冲突引起的结果。焦虑有其积极意义,它提醒人们存在着内存的或外在的冲突或危险,使人去想办法解决或回避。但如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焦虑就会积累起来,最终把人压垮,这叫做“人格崩溃”。
  为了减轻焦虑并防止人格崩溃,个体的内心世界会派生出一些自我保护或称心理防卫措施,统称“自我防御机制”,它带有自欺欺人的性质,但个体又意识不到,故可以起到缓解内心冲突,减轻焦虑,消除消极情绪的作用。常见的自我防御机制有:压抑、投射、移置、否认、反向作用、认同、退行、升华等。
  压抑作用:将本能欲望及痛苦经验压抑到潜意识中。  这是最基本的自我防御机制。
  合理化作用:又称“文饰作用”。即给自己的行为找一个“自圆其说”的理由,作出“合情合理”的解释,以自我安慰。又分:“酸葡萄机制”和“甜柠檬机制”。
  否认作用:否认失败或缺点以抵制自卑和痛苦。如:  否认亲人去世的现实,否认自己的不良动机等。
  自居作用:又称“认同作用”,将别人具有的优点看作是自己也有的,以此提高自我概念。有两种形式:一是以“模仿”的方式形成自居。二是以“牵连”的方式形成自居。
  投射作用:将自己的失败、缺点或不良动机看作是人人都有的东西,从而抵消良心的谴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反向作用:为掩盖自身缺点或不良动机,刻意向相反的方向表现自己。“过分清高就是自卑”。
  代偿作用:又称“升华”。即将压抑的本能冲动转化为献身社会事业的动力。可以使本能欲望通过社会赞赏的、高尚的方式得到间接的满足。这是自我防御机制中唯一积极的防御方式。
  弗洛伊德曾对一些著名艺术家及科学家进行分析,认为他们的成就都与本能欲望的升华有关。并认为这也是人类积极从事科学文化事业的根本动力。由此,他将他的泛性论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之中。 
6、精神分析的方法
由于弗洛伊德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潜意识,其研究方法也与之相适应,有别于传统的实验心理学。他主要通过自由联想、梦的分析以及对日常生活现象的分析三种方法进行研究的。
(1)自由联想。即让患者在全身心都处于放松状态下,进行自由联想,并随时说出所想到的内容,无论想到什么都如实报告,不要有任何隐瞒,而治疗者则把患者所报告的材料加以分析,从中寻找发病的原因。
(2)梦的分析。弗洛伊德认为,梦不是偶然的和无意义的,而是反映潜意识欲望的一种特殊形式,但梦的真实内涵并不是一目了然的,它是经过伪装和变形了的,所以需要进行一番破译工作,这就是梦的解析。
(3)对“过失行为”的分析。弗洛伊德是个严格的决定论者,他认为人的一切心理行为都是由某种原因导致的,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口误、笔误、疏漏、遗忘等“过失行为”,这些现象看起来好象是偶然的、无意义的琐事,但往往都隐藏着潜意识动机,通过对它们的分析可以揭示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愿望。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在20世纪初期那种历史条件下,弗洛伊德的理论不仅赤裸裸地讨论人类最敏感的性问题,而且还贬低了人类崇高的理性以及对父母、对宗教等神圣情感,因而该学说问世后引起社会上的强烈反响,而且是毁誉参半。诋毁者称其为江湖术士的胡言乱语,赞赏者则称其为人类历史上继哥白尼和达尔文之后的第三次思想革命。该理论也确实是真理与谬论共存、精华和缺陷同样突出。
1、弗洛伊德的贡献
其一,弗洛伊德对潜意识领域的研究具有历史性突破的重要意义。虽然他不是第一个研究潜意识的人,但他是第一个对潜意识作了系统、深入研究的人,而且他还首创了研究潜意识的具体方法。这是弗洛伊德最主要的历史贡献之一。
其二,弗洛伊德开辟了性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过去性问题一直是个无形的禁区,更没有人将之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而弗洛伊德首先对性心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开创了性心理学新领域。此外,他关于严重性压抑会导致心理障碍的观点也对改变西方社会的性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三,弗洛伊德极大地促进了动力心理学的发展。过去的心理学很少涉及人的需要、动机等心理动力问题,虽然武德沃斯曾提出建立动力心理学的主张,但仍然没有做深入系统的研究,而弗洛伊德将人看作是一个以本能欲望(利比多)为起始动因和动力、以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关系为结构的能量系统和动力系统,由此形成了一种完整系统的动力心理学理论。
其四、弗洛伊德对精神病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首先认识到精神疾病与心理冲突有关,强调心理治疗的重要作用,并且创立了一些治疗方法,从而改变了过去在精神病治疗方面的纯医学模式,开创了医学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新模式。
最后,弗洛伊德的理论还对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产生也广泛而重大的影响。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心理学与精神病学领域,对哲学、史学、美学、文学艺术、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等领域均产生了巨大影响作用。它被认为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思想学说之一。对整个西方文化都产生了补充和改造作用成为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弗洛伊德理论的缺陷
首先,在方法论方面,弗洛伊德站在机械论、生物决定论立场上,使他的理论具有浓重的片面化和极端化倾向。他过分强调了生物本能的作用而忽视了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过分夸大了潜意识的作用而忽视了意识的应有作用;过分夸大了人类身上的非理性成分而忽视了理性的作用;他将人视为完全由本能力量所支配,又将人类降低为动物,在这一点上与行为主义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其次,在具体研究方法上,他主要以临床观察为基础再进行一些大胆的推测,而缺乏严格的实验依据,他的整个理论都带有较重的主观色彩。该理论也被许多学者视为“前科学”,也有人称之为“心理玄学”。因此,他提出的许多概论和观点,如潜意识以被压抑的本能欲望为主要内容、儿童性欲、恋父恋母情结、对梦及精神病的解释等,都成为即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观点。


第三节   荣格和阿德勒的精神分析理论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1、荣格的生平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1875-1961),瑞士人,他从小性格孤僻,但智力早熟,想象丰富,十几岁时就系统阅读了从古希腊直到当时的哲学名著。并对神秘现象感兴趣。大学学医,主攻精神病。获得博士学位后,先是在高校任教,后又开设私人诊所。当他读过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后,开始研究精神分析学说,并与弗洛伊德通信,1907年,第一次与弗洛伊德见面,虽然当时荣格已是一个公认的精神病专家,并有专著出版,但他依然非常兴奋,两人一气谈了13个小时,从此开始了他们亲密的友谊和师生关系。1911年,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成立时,在弗洛伊德的支持下荣格成为第一任主席。但他从一开始就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持有不同见解,1912年他犹豫再三后,还是发表了表明自己立场的著作:《潜意识心理学》,其观点不能被固执的弗洛伊德所容纳,从此两人关系破裂,1914年,荣格辞去主席职务,退出了精神分析学会。几年后创立了自己的学说:“分析心理学”。并逐渐吸引了一批追随者,形成了“荣格学派”。
  20-30年代,荣格到世界各地考查了许多原始部落,以此为据创立了“集体无意识”理论。30年代后,他相继写出了大量关于人性、原型、象征、神话、宗教、炼金术、人生哲学等方面的著作,形成了自己完整而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荣格的理论体系
1、字词联想实验与情结理论
字词联想实验首创于英国的高尔顿,后被冯特引入实验心理学。但他们在实验中除发现被试在联想的速度(反应时)有差别外,再没进一步深入追究。而荣格则对被试反应时过长的现象进行了深究,经研究他认为,在人的潜意识中一定存在着与个人的情感、记忆、思维相关的各种情结,任何触及到这些情结的字词都会引起反应时过长。因此通过字词联想可以发现一个人潜意识中的情结,而通过情结又可以找到心理疾病的根源。
荣格将弗洛伊德提出的“情结”概念发展为一套系统的理论。首先,情结是一些相互联系的潜意识内容的群集。是整体人格结构中独立存在着的一个小结构。情结是自主的,具有自己的内驱力。由于它与自我分离,所以才以疾病形式(或梦境)表现出来。其次,情结带有强烈的情绪情感色彩,它虽然属于潜意识,但对人的意识和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它使一个人的心灵被某种心理问题强烈地占据了,使他的思想和行为都围绕解决该心理问题而展开,但他本人却没有意识到。最后,人人都有情结,只是在内容、数量、强度和来源等方面各不相同。如:自卑情结、金钱情结、性情结等。情结的来源主要是童年时期的心理创伤以及和本性不相容的道德冲突,此外集体潜意识也是个体情结的重要来源。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帮助病人解开情结,使之从情结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不过,情结也并非只有消极作用,有时它也是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
2、集体潜意识
荣格将人格划分为三个层次: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他承认意识在人格中具有一定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潜意识。其中,个体潜意识主要表现为情结,而集体潜意识又是个体潜意识形成的最深层来源。
集体潜意识是指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祖先(含动物)经验的积淀物,是人类对某些事件必须做出的特定反应倾向。由于它是先天遗传的,因而它发挥其作用时往往是自发的,是个体意识不到的。
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又称“原始意象”)。它是人性中隐藏着的一些原始的、基本的模型。荣格曾描述过几十种原型,但主要有人格面具、阿妮玛、阿妮姆斯、阴影和自性(又译“自我”)。(详见教材324页)
此外,他还用集体潜意识来解释人们无法解释的许多神秘现象。
心理类型学
荣格按一个人的心理能量和心理活动是指向内部世界还是外部世界,划分出内倾和外倾两类态度类型。此外,他又将心理机能分为思维、情感、感觉、直觉四种。然后,他将两方面结合起来构成了八种人格类型,即: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和内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内倾感觉型、内倾直觉型。该学说被后人广泛采用。(详见教材326页)。
评价
荣格对心理学及精神病学都做出了突出贡献。首先,集体潜意识学说是荣格最伟大的理论创造,它开拓了心理学研究的新视野。而且集体潜意识理论类似于民族心理学,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其次,心理类型学是荣格理论的又一突出成就,使之成为人格差异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再次,他的情结理论使情结概念被后人普遍接受,成为当代心理学公认的基本概念。最后,荣格的研究方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尤其是他的字词联想实验经后人改进后已成为当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现时,依据字词联想实验的结果而设计的测谎仪,在犯罪心理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他的心理治疗技术也被后荣格学派继承和发展。
但是,荣格的理论也有明显的缺陷。他不喜欢正统的科学研究方法,往往采用经验分析和主观推断的方法,使他的理论缺乏科学依据,而且在逻辑上也不够严谨。此外,由于他对神秘现象感兴趣,因而他的理论及著述中掺杂着过多的神秘主义色彩,使之晦涩艰深,很难读懂。
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的生平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出生于奥地利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但其童年因患佝偻病,造成身矮背驼,体弱多病,因倍受歧视而形成深深的自卑感,后来发奋学习,最终成为医学博士。他的学术兴趣也是精神病理学,1902年读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后,转向精神分析学,撰文声援当时势单力孤的弗洛伊德,并与弗洛伊德一道创建了精神分析研讨会,1910年成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主席和《精神分析杂志》的主编。但阿德勒不赞成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他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与弗洛伊德的观点产生冲突,最终导致两人关系破裂,1911年他辞去上述职务,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
此后,阿德勒组建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协会”,并把自己的理论称为“个体心理学”,逐渐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学派。特别是他和他的学生在维也纳三十多所中学开办儿童指导诊所,取得了很大成功,使他声望大增。以后被许多国家邀请讲学,最终由于过度劳累引发心脏病而逝世。
二、阿德勒的理论
自卑感及其补偿
阿德勒反对将性本能视为行为的根本动力,他首先用精神分析方法分析自己的成长经历,发现自己半生奋斗的动力并不是来自性本能,而是从小形成的自卑感,而且他发现自卑感在人群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而总结出以自卑感及其补偿为核心的精神分析理论。
最初,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来源于器官缺陷,(包括残疾以及身材、相貌上的缺陷),并根据器官缺陷所导致的生理补偿现象,引出了“心理补偿”和“补偿自卑”的概念。后来他发现几乎人人都有轻重不同的自卑感,为此他又重新解释了自卑感的来源,认为人们在儿童时代所体验的弱小无能感是自卑感的普遍来源,儿童处处不如成人,必须依赖成人,深感自己渺小无能,因而积极学习和锻炼,并常常模仿成人,以图克服自卑。
阿德勒认为,有自卑感并不是坏事,它可以使人产生克服自卑、追求优越和完美的愿望并为之而积极努力,这便是自卑感的补偿,这是人们一生奋斗的根本动力。一个人如果能够有效地补偿自卑,便可以使自己的心理及人格健全发展。如果补偿失败,便会使人丧失信心和勇气,意志消沉、沮丧、压抑,甚至自暴自弃。这便是形成了“自卑情结”。严重者会导致心理障碍或神经症。但是,他认为自卑感的过度补偿还会导致“优越情结”,即过分追求优越而不顾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表现为傲慢、自负、轻视或支配他人,从而又走向另一个极端。
生活风格理论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追求优越的目标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从而导致追求优越的方式也不同,他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生活风格。这是标识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他认为,儿童在4、5岁时就已经形成了自己换生活风格,它是以原型的方式无意识地表现出来的。当儿童体验到自卑感时,他对自卑感的补偿方式就是他的生活风格,如果他把某种对象作为追求优越的目标时,他的生活风格就会在追求中得到发展。 理解生活风格就是理解独特的自我,个体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分析人的生活风格,理解独特的个体,为儿童考入教育提出依据。
个体发展:社会兴趣理论
阿德勒的心理发展理论是一种意识与潜意识相互作用理论,并认为人格的形成是遗传与环境共同导致的,其中社会因素更重要。他还提出了“创造性自我”的概念,即人们可以能动地选择并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心理发展的活动方式和生活风格。
为回避人们对其早期理论的批评,阿德勒又提出了“社会兴趣”概念,以补充和修正“补偿自卑,追求优越”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 具有与别人和谐相处的先天需要,这就是社会兴趣。因此生活的意义不是为个人优越而奋斗,而是“对人类全体发生兴趣”。社会兴趣主要来源于早期生活进程中母子交往的性质,良好的社会兴趣可以使个体人格得到健康发展,形成正确的生活风格,进而可以使个体在成年生活中顺利解决职业、婚姻和社会任务这三大人生课题。而缺乏社会兴趣则会使人产生错误的生活风格,成为有缺陷的人甚至心理发生异常。他按一个人社会兴趣的发展程度将生活风格划分为四种类型:统治-支配型、索取-依赖型、回避型、社会利益型。前三种都是错误的生活风格,只有第四种才是正确的、可以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的生活风格。
三、评价
阿德勒理论的社会意义是深刻的,首先,是精神分析学说中最早强调社会因素的人,他的观点对后来的新精神分析学派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次,他虽然承认潜意识的作用,但他更看重意识自我对人格的影响,以此推进了自我心理学换研究。他关于“创造性自我”的观点还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再次,他关于“自卑感及其补偿”理论,揭示出了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着的一种重要的动机。最后,阿德勒整个理论都具有明显的强调社会及社会化的倾向,他的研究方法也注重将个人放在家庭和社会的整体背景中做整体性研究,由此开辟了心理学的社会科学方向。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沿着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
但是阿德勒在早期理论中过分夸大了自卑感对整个心理的作用,而且将补偿自卑看作是人类身上最重要的动机并且是整个精神生活的最高法则,这无疑夸大了它的作用。而在他的晚期理论中,他把心理问题、精神疾病仅仅归咎于缺乏社会兴趣和错误的生活风格,这种观点也失之偏颇和肤浅。


    新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提出了“自我”、“自我防御机制”等概念,他将自我看作是人格结构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有相对独立的活动原则和功能,如遵现实原则、控制本我以及自我防御机制等,这已为自我心理学勾画出了一个初步的轮廓,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但他的理论体系是以“本我”为基础与核心的,自我的能量依然来自本我,而且是为本我服务的,因此可以将他的体系看作是本我心理学。
  弗洛伊德之后,经安娜、哈特曼、艾里克森等人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一、安娜
  安娜·弗洛伊德(1895-1982),是弗洛伊德的小女儿,其父有意使之成为精神分析的传人。她很早就参加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后任该学会主席。同时长期从事精神分析的医疗实践活动,最终成为一位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专家。
  安娜接受了其父“三我”人格结构理论,但她否认本我对人格的绝对支配地位,更看重自我的作用。从而把人格结构的核心从“本我”转移到了“自我”。她认为,本我和超我都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人们能够观察的只是自我,因此,“我们观察的适当领域总是自我,可以说自我是一个媒介,我们试图通过它来了解其它两种结构的情况。”(安娜)。此外,她还把分析自我作为解决所有精神问题的起点和关键。
  安娜还系统总结并扩展了弗洛伊德的关于自我防御机制的思想。弗洛伊德早在1894年发表的《神经-精神病症》一文中就提出了“防御”概念,但末作深入研究,直到1926年,他在《抑制、症状和焦虑》一书中重提防御概念,并列举了一些防御机制,以后他又在许多著述中不断补充分一些新的防御机制。弗洛伊德逝世后,安娜从其各种著述中共总结出10种防御机制。在此之外,她又根据自己的研究补充了五种,如否认、自我约束、对攻击的认同、禁欲作用和利他主义。
  安娜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对自我心理学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她始终没有解决弗洛伊德理论中存在着的自我的两种机能之间的不协调,即狭义的防御(与本能冲突产生)与广义的适应(与环境作用产生)的矛盾。她仍然在自我与本我的冲突及防御中来研究自我,而发展自我心理学的关键任务是让自我离开本我,使自我成为没有冲突的领域。所以安娜仅是从弗洛伊德理论与自我心理学中间的过渡人物。真正的自我心理学是由哈特曼建立的。
  二、哈特曼
  海因兹·哈特曼(1894-1970),德国人,安娜的学生。二战后移居美国,并致力于创立自我心理学体系,成为当时最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曾任纽约精神分析学会会长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他的代表作《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1939)被认为是自我心理学史上继弗洛伊德的《自我与伊底》之后的第二个里程碑。
  哈特曼认为弗洛伊德和安娜都是将自我放在与本我的冲突中进行思考和研究,这样自我总是不能离开本我而独立存在。而创立自我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就是为自我划定一个独自的范围,应体现其特定的规律和特点。
  哈特曼并不否认冲突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只是认为这并不是唯一的研究领域,之外还存在着“无冲突的自我领域”。这才是自我心理学的独特领域。他认为,自我并不一定要在与本我及超我的冲突中才能发展,它也可以心理冲突之外的个体经验中发展,如感知、记忆、思维、语言、动作、学习等都属于自我的适应机能,它们并不是自我与本我相互作用的产物,而是在无冲突的领域中发展着。哈特曼的整个自我心理学体系都是围绕着无冲突的自我领域展开的。
  按弗洛伊德的观点本我的出现不论在生物学上还是在心理学上都早于自我,自我是本我的副产品,是为本我服务的。但哈特曼认为两者是同时形成的,都是从同一种先天遗传的“末分化基质”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因此,自我独立于本能,不仅在起源上是独立的,而且其发展过程也是独立的,他称之为“自我的自主性发展”。
  哈特曼认为,自我的机能主要是适应环境,他把适应看作是有机体(自我)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包括三种途径:一是人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二是人改变环境使之适应人,三是人通过选择有利于生存的新环境以求两者之间的适应。适应还可以分为进步的适应和倒退的适应,但两者都是为人的整体适应服务的,正常情况下,人在整体适应上是进步的,但在某些局部适应问题上又可能是倒退的,这种整体适应表现为自我的整合机能,是适应的最高成就,也表现了自我的本质特点。自我的整合机能说明,适应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一种能动的过程。
  哈特曼的理论贡献是明显的,首先,他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标志着自我心理学的真正建立,他被誉为“自我心理学之父”。其次,他澄清了弗洛伊德和安娜的自我理论中的模糊认识,赋于自我以独立性和自主性,使之从过去只研究病态心理转向研究自我适应的正常心理,可以对诸如感知、记忆、思维、学习等普通心理学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不仅极大地拓宽了精神分析学说的研究范围,而且改变了过去精神分析学与普通心理学相分离的状况,使之可以成为普通心理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此外,他关于自我在发生及发展上独立于本能的观点,也有助于人们理解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但是,哈特曼对弗洛伊德自我理论的改造并不彻底,他把冲突领域的自我总是交给了古典精神分析,把无冲突的自我领域与之完全割裂开来,他认为前者只能解释病理心理,而后者只能解释正常心理,这种截然的分割导致了其理论具有许多不可克服的矛盾。
  三、艾里克森
  艾里克·艾里克森(1902-1994),生于德国,父亲是丹麦人,母亲是犹太人,他继承了父亲那丹麦人的外貌,而又有犹太血统,这使他的童年在交往上倍受冷落,非犹太儿童将其视为犹太人而疏远他,而犹太儿童又视他为丹麦人同样不愿接近他,这种尴尬使他无法形成自我的同一感,这对他以后形成“自我同一性”概念发生了作用。
  大学预科毕业后他放弃了高等教育的机会,选择了艺术道路,并且周游欧洲,到维也纳后,受聘于安娜·弗洛伊德在一家私立学校教美术,受安娜影响对精神分析发生了兴趣,并随安娜从事儿童精神分析工作。1933年到美国开业,并加入美国国籍。
  艾里克森的理论贡献主要是他的“自我同一性”概念和“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他受哈特曼影响将“自我”的理解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心理过程,并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考察自我的发展。艾里克森还赋予自我很多积极的特性,如信任、希望、独立、自主、创造等。这都是前人所没有的。
  “自我同一性”是艾里克森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复杂的主观感受,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个体性:即个人的独特感。
    二是整体性,将过去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零碎的自我体验整合为一个完整的自我形象。
    三是一致性和连续性,指个体感受到过去的自我和现在的自我是一致的、连续的。
    四是社会认同感。指个体感受到自我与社会团体的价值保持一致,能够得到团体的认可与支持。
  与自我同一性相反的是“同一性混乱” 。艾里克森认为,在人类生存的复杂社会里,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生存感。
    要达到自我同一性必须实现多种心理统合:
    一是主体自我(I)与客体自我(me)的统合。
    二是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统合。
    三是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统合
    四是过去的自我体验与当前自我体验的统合。
  与自我同一性相反的是“同一性混乱”或“同一性危机”。艾里克森认为,在人类生存的复杂社会里,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生存感。
  艾里克森还提出了一个以自我为核心的人格发展渐成说。他认为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由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的,并且表现为一个分阶段、有顺序、连续着的过程。他将这个过程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主要的发展任务,这个任务解决的好,人格就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若解决的不好,人格就向消极的或病态的方向发展。这八个阶段分别是:
婴儿期:0-1.5岁,主要任务是培养信任感,克服焦虑感。
儿童早期:1.5-3岁,主要任务是发展自主性克服羞涩和软弱。
学龄前期:3-6岁,主要任务是发展主动性,克服愧疚感。
学龄初期:6-12岁,主要任务是发展勤奋性,克服自卑感。
青春期:12-18岁,主要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避免同一性混乱。
成年早期:18-25岁,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成年中期:25-50岁,主要任务是获得发展感,避免停滞感。
成年晚期:50岁以后,主要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
艾里克森对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做出了重大贡献,首先,他把自我及人格放在生物、心理及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并强调社会环境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将弗洛伊德的本能发展理论,修正为社会发展理论,这是精神分析学说的重大转折。其次,他提出了一个系统完整的人格发展理论,他把人格发展阶段扩展到人生的整个周期,突破了过去心理学家仅仅描述人生早期人格发展阶段的局限,他对各阶段发展任务的概括,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较强的辩证性,它对人们理解人格形成和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最后,他提出的自我同一性概念,不仅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还对精神病学、教育学、甚至整个西方文化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正如他自己所说:“对同一性的研究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策略,犹如弗洛伊德时代对性欲的研究。”总之,艾里克森将自我心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此外,艾里克森还用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了许多历史人物,开辟了历史心理学新领域。
艾里克森理论的不足之处是他的理论思辨性多于科学性,理论的实证依据不足,这一点受到不少心理学家的批评,但大多数人依然承认他的理论是一种有用的而且是重要的理论。



    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形成于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它是美国心理学界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在接受中加以改造的产物,同时也是时代变迁以及新的社会问题使人们思考视角发生变化的产物。三四十年代,先是西方经济危机,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且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性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而,困优人们心理的不再是性压抑,而是经济、战争、人际关系等社会问题,精神治疗专家们面对新的心理问题,深深感到再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已经行不通了,精神分析的生命力首先在于临床效果,新的临床经验成为新理论形成的基础。在上述社会背景之中,霍妮、沙利文、弗洛姆等人纷纷抛弃了弗洛伊德的生物本能论,而从社会文化方面寻找心理问题及人格形成的根源,形成了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一、霍妮
  凯伦·霍妮(1885-1952),出生于德国,犹太人,受过正规的精神分析训练,1932年为逃避纳粹迫害来到美国,先后在芝加哥和纽约的精神分析研究所任职,最后自创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
  霍妮的学说是围绕神经症的病理学而展开的。她认为,神经症的根源要从社会文化中去寻找。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现有文化中的典型困境和矛盾冲突。首先是竞争与友爱之间的矛盾,其次是人们不断被激起的享受需要与追求这种需要所受挫折之间的矛盾。最后是所谓个人自由与各种限制之间的矛盾。这些困境和矛盾导致人们陷入难以调和的内心冲突之中,正常人与神经症病人只是程度上的区别而已。因此,神经症是时代和文化的副产品。
  文化的矛盾所造成的人际关系困难是神经症形成的决定因素。尤其是亲子关系是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如果父母不能给儿童以应有的照顾、保护和真正的爱,就会使儿童在内心产生不安全感和无助感。这种感受还会无意识地泛化到今后面临的所有生活境遇之中,霍妮称之为“基本焦虑”。由基本焦虑直接导致的内心冲突叫“基本冲突”。个体解决基本冲突的策略通常有三种:一是贬低自己,自卑、自暴自弃。二是炫耀自己,好胜,对抗、攻击或支配别人。三是逃避现实,消极应付生活。由此形成三种人格类型:依从型、反抗型、退避型。
  文化矛盾不仅导致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外在冲突,还会导致个体内心的矛盾冲突,这就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理想自我是社会文化灌输到个体头脑中的,如果个体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差距过大,就会使个体被理想自我所控制,陷入“应该的专横”之中而不能自拔。
  霍妮是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开创者。她将精神分析的研究重点从本能与文化的矛盾转移到文化本身的矛盾,最先建立起了社会文化学派的基本理论框架。她还坚信人生来就有自我实现的建设性力量,这种乐观的精神也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开辟了道路。此外,霍妮还分析了社会文化对女性心理的影响,她是妇女心理学的创始人。
  但霍妮虽然从原则上指出了社会文化是导致神经症的根源,但最终将文化作用于个人的机制仅仅归结为个体早期的亲子关系,这无疑是将丰富广阔的社会生活简单化了。此外,她虽然认识到了社会文化存在着矛盾和困境,但又仅仅站在神经症治疗的角度只关心个人如何适应这种文化,而没有像弗洛伊德那样对社会文化采取批判态度。以上缺陷使霍妮的理论缺乏深度。也没有形成一批追随者队伍。
  二、弗洛姆
  埃里克·弗洛姆(1900-1980),生于德国,犹太人,22岁就获得了哲学博士,受过精神分析的正规训练。1934年离开纳粹德国加入美国籍,先后在美国多所大学任教。对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马克思和弗洛伊德,他试图用人道主义精神来调和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的学说。
  弗洛姆是本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是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中对现代人影响最大的人。他热切关注现代人的种种困境,试图以他创立的人道主义精神分析理论来改善现代人的处境和精神状态。
  弗洛姆整个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他关于人的处境的观点,他认为人在生物学意义上是最软弱的,在所有动物中,刚出生时人是最无能的,而且人类婴儿依赖父母的时间最长。此外,已经远远超越了动物本能、超越了自然状态,有着高度文明和发达的意识的人类又陷入了三种不可解决的矛盾之中,一是生与死的矛盾,动物不能意识到自己终将死亡,而人类却清楚死亡是必然结局。对生的眷恋和对死的恐惧折磨着人类。二是追求潜能的实现与生命短暂的矛盾。人不仅是为生存而生存,而且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潜能。但生命的短暂又不可能完全实现他的潜能。三是个体化与孤独感的矛盾。人一方面追求独立性和力量感,另一方面又感到自身与自然、与他人甚至与自己日益疏远,从而产生孤立无助感,弗洛姆将这些矛盾称为:“人的存在的矛盾性”。
  此外人类还必须面临许多人为的、特定社会条件下的“历史的矛盾性”。例如,古代的生产方式及社会关系可以使人获得安全感,但限制了人的自由,而现代人独立自由增强了,但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又增加了。所以现代人既想追求独立和自由,又害怕孤独和风险从而又不自觉地“逃避自由”。这便是一种“历史的矛盾性”。
  人面临矛盾,必然会设法解决或回避矛盾。这便形成了人的基本需要。上述人的处境、生存矛盾以及由此导致的基本需要,是性格以及潜意识形成的基础。人在此基础上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从而形成自己的性格和潜意识。性格和潜意识不仅是“个体”的,还有“社会”(集体)的。相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其中绝大多数人形成相似的性格和潜意识,在此弗洛姆提出了“社会性格”和“社会潜意识”两个概念。并据此对现代人的两种社会性格和潜意识进行了分析,一种是极权主义文化背景(如纳粹德国)中所形成的社会性格和潜意识,以施虐狂、受虐狂、破坏性以及机械适应为特征。另一种是自由主义文化背景(如美国)中所形成的社会性格和潜意识,以逃避自由,克服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为主要特征。此外,他还指出现代人贪恋高技术享受,忙于对物的占有而忽略了作为生命的人的存在,压抑了对世界的真实思想和情感,因而,现代人患“堕落综合症”。现代人的人性都被异化了。
  弗洛姆认为从人道主义立场看,人性的异化是病态文明造成的病态人格,但若按传统标准――即能够适应社会的人就是健康的――来看,异常的成为正常,正常的反而成为异常。因此,他临终前还发表了一篇题为《病人最健康》的文章,对上述现象进行批判。他认为心理健康的真正标准应该是:具有理性和爱的能力、具有创生性性格、以生命的存在来决定其生活方式的人。
  最后,弗洛姆以上述思想为基础,推演出一套社会改革理论,他称之为:“人道主义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它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各个领域的改革。试图以此达到健康的社会文明和健康的人的理想状态。
  弗洛姆的思想对西方现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关注的核心是大多数人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而不是极少数精神病患者,他把心理现象放在广阔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大背景中加以研究,从心理学角度对西方现代文明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掘出了现代社会的一些结症,他的理论和思想对人类反省自身、重新思考社会价值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可以说,弗洛姆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又一个充分体现和发挥心理学的人文价值的心理学家兼思想家。他们的心理学理论都带有浓厚的社会哲学的色彩。
  此外,弗洛姆极大地扩展了精神分析学说的研究视野,并将社会文化学派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理论增强了精神分析学说的生命力,丰富了心理学的内容,成为现代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弗洛姆对社会弊端的揭示是深刻的,但他提出的社会改革方案却是空泛的,与斯金纳等人相似的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社会改革理论似乎不可避免地带有乌托邦色彩。
  
  
  
  
  
  
  
  
  
  
  
  

第五编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仅指现代的信息加工心理学,而广义的认知心理学除此之外还包括格式塔学派、勒温的拓扑心理学、皮亚杰学派。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以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言语、问题解决、创造性等认知领域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

第七章    格式塔学派
   
   第一节  格式塔学派产生的背景和主要代表人物
  
格式塔学派产生的背景
格式塔学派诞生于1912年的德国,它以反对冯特和铁钦纳的元素主义起家,后来又反对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和华生的行为主义。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主张从整体的动力结构来研究心理现象。“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含义有:形式、形状、形态、整体等,故也有人意译为“完形”。
格式塔学派的哲学基础是康德的先验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
康德把世界分为“物自体”和“现象”两部分,人们只能认识“现象”,而不能认识“物自体”。对现象的认识又是借助于先验的范畴,如空间、时间、因果性等范畴都不是来自于经验,而是先天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它们可以通过直觉的方式认识到。这些先验范畴是经验形成的前提。他还指出,经验是一种整体现象,它不能分析为元素,心理会给予知觉材料以形式和组织。康德的这些思想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直接依据。
胡塞尔对康德的“现象”概念展开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哲学派别,他认为不能把物和现象区别开来,呈现在人们意识中的一切都是现象,我们只能认识自己意识的现象。他主张用自然观察的方法研究纯粹的意识,现象学的方法就是摆脱一切预先的假设,凭直觉来发现事物本质的一种方法。格式塔心理学将现象学作为其方法论基础,并对其进行了改造。他们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直接经验和行为,研究的方法是如实朴素的直观方法,不带任何前提,也不进行人为的抽象。这些都是来自现象学的思想。
此外,物理学中的“场论”是格式塔学说借鉴的又一重要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实,随着“电磁场”理论的问世,物理学逐步抛弃了机械论,接受了“场”的观念,“场”不是单个分子相互作用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呈现整体性特征。物质的运动受整体结构的制约,这是“场”理论给人们的最大启发。格式塔理论接受了“场”的概念和整体性原则,他们直接套用了“场”概念,提出了所谓“行为场”、环境场”、“心理场”、心理物理场”等等,他们用整体分析方法对心理现象的整体性的揭示,是其理论的精华。
代表人物
格式塔学派是由惠特海默、考夫卡、苛勒三人共同创建的。考夫卡和苛勒先是惠特海默的学生,后来又成为他的助手和同事。他们相互合作,研究同样的问题,遵循相同的原则,创立了同一种理论,因此,这里先分别介绍他们各自的生平,后面把他们的理论揉到一块介绍。
1、惠特海默
马克斯·惠特海默(1988-1943),早年学习法律,后来兴趣转向哲学、生理学和心理学。并在著名心理学家屈尔佩指导下获博士学位。学成后在柏林大学等高校任教,1933年离开纳粹德国移居美国。
他一生兴趣广泛,先后研究过真理问题、伦理学、民主问题以及自由问题。此外还常写诗和谱写交响乐曲。所以在心理学方面,他除了在讲演中阐述格式塔的原理和设计一些重要的实验外,很少着手著述。格式塔心理学思想的萌发也是来自他偶发的灵感,1910年间他在火车上看到远处的灯光好象在闪动,这引起了他的探究欲望,于是与他的助手考夫卡、苛勒一起进行了实验研究,1912年发表了论文:《似动现象实验研究》,这篇论文标志着格式塔心理学的诞生。
考夫卡
库特·考夫卡(1886-1941),早年学习哲学,后转攻心理学,1910年与惠特海默和苛勒一起研究似动现象,1924年应邀到美国高校任教,并在美国传播格式塔心理学思想。为格式塔心理学的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三人中著述最多的一个,
3、苛勒
沃尔夫冈·苛勒(1887-1967),1909年完成博士学业,1910年参与似动现象研究。1913年,他应普鲁士科学院邀请,前往非洲沿海的特纳利夫群岛任猩猩观察站主任。在那里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著名的黑猩猩实验。1921年返回柏林大学任心理研究所教授兼主任。1934年离开德国赴美。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59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苛勒是格式塔学派最富创造力的人,而且著作颇丰。

第二节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一、心理的整体性或组织性原则
格式塔学派及其理论 是从对“似动现象”的研究起步的。“似动现象”是指两个相距不远、相继出现的视觉刺激物,呈现的时间间隔如果在十分之一到三十分之一秒之间,所看到的再是两个物体,而是一个物体在移动。在惠特海默之前已有不少学者注意到此现象,提出了各种解释,并认为此现象的理论意义不大。但惠特海默在对前人的解释进行了一一反驳的基础上从中总结出了“整体性原则”。过去以冯特为代表的德国心理学界,都认为视觉图像是由许多小碎片象拼板一样组合而成,这是一种典型的元素主义观点,而惠特海默根据对“似动现象”的分析认为,不能把整体简单地分解为部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如果两个视觉刺激物在时间或空间(距离)上不相接近的话,就不会产生似动现象,正是由于它们的接近使之组合为一个整体,从而突现出过去没有的新性质。
格式塔学派以“似动现象”的研究为起点,继而对图形知觉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出了一整套关于知觉的整体性和组织性原则。
首先,他们把一个“知觉场”分为“图形”和“背景”两部分,图形即知觉所选择的对象,是从背景中由知觉分离出来的一个明显的实体。图形是一个经分化了的、有着严密结构的“完形”,而背景则尚未分化、也没有严密结构。对象与背景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而每一次转化都是“知觉重组”的过程。
其次,“图形”的结构和组织是人的知觉所赋予的,或者说知觉本身具有组织性或整体性原则。他们通过实验总结出知觉组织性的以下原则:接近原则、相似原则、闭合原则、完形趋向原则、共向原则、简单原则、连续原则。(见教材435-436页)。
他们还认为,组织性与整体性不仅是知觉的特性,而且在记忆、思维、学习等心理活动中同样存在,也就是说,它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
二、学习理论
苛勒将格式塔理论应用于学习及智慧行为的研究,用黑猩猩做实验,提出了与桑代克“试误说”相对立的“顿悟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苛勒给黑猩猩设置了许多问题情境,然后看它能否解决以及如何解决。如将香蕉从窗户扔到室外,然后关上窗子,黑猩猩知道从房门出去取到香蕉;将香蕉悬挂在屋顶上,屋内放有几只箱子,部分黑猩猩能够将几只箱子叠起来取到香蕉。将黑猩猩关在笼子里,将香蕉放在其手臂够不到的地方,笼子旁放有手杖,大多数黑猩猩都能够用手杖将香蕉拨过来。然后再将问题复杂化,将香蕉放得更远些,笼子旁放两根短竹竿,最聪明的黑猩猩能够将两根短竹竿接起来用以取香蕉。还有更复杂的问题情境,个别黑猩猩也在几次尝试失败后最终取得成功。
根据以上实验,苛勒认为类人猿有着和人类相似的智慧行为,这种行为的明显特征是:在行动之前已明确领会到了自己行为的目的、手段以及结果,特别是在概览了整个情境后对自己的动作、情境及目的物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豁然的领悟。苛勒将之称为“顿悟”。其实质就是在头脑中突然形成了一种与解决问题相关的各要素所组成的新“完形”。这是一种“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的过程,是一种飞跃的、突现的过程。
由此苛勒驳斥了桑代克的“试误说”,认为动物和人的学习并不是一种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在概览整体情境并经过一定思索之后而形成“顿悟”的过程。他的学习理论被称为“顿悟学习”或“顿悟说”。
关于创造性思维的观点
惠特海默对创造性思维做也较系统的研究,他把苛勒的顿悟说运用到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中,他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自上而下、由整体到部分的过程,把握问题的整体,形成“顿悟”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要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必须让整体支配部分,即使在考虑细节时也不能忘记整体必须把局部和细节放在问题的整体情境中,把它们与整体结构联系起来加以思考。
惠特海默强烈反对由“试误说”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所导致的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认为这种方式只能导致机械化的行为习惯和盲目的、奴隶式的操作倾向。学习贵在打破旧有知识模式的束缚,重在掌握解决问题的原则,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评价
格式塔学派在20世纪前半叶里对世界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作用。首先是在方法论上,它立场鲜明地反对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元素主义和机械主义倾向,并用大量而富有创造性的实验论证了心理活动的整体性与组织性原则。这给当时的心理学界注入了一股清风,启迪了一大批心理学家、尤其是青年心理学学者树立了整体论的方法论。其次,格式塔学派引发了知觉心理学的革命。过去的知觉心理学一直是感觉心理学的附庸,正是由于格式塔学派在知觉领域令人瞩目的成就使知觉心理学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并在短时间内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成果。而且在此领域,格式塔的现象学方法也取代的传统的方法。再者,“顿悟式”学习理论,是“试误式”学习理论的重要补充,人的学习既有“试误”又有“顿悟”,而且,“顿悟式学习”是一种更高级的学习方式。再次,格式塔心理学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开路先锋,它不仅对继之而起的勒温的拓扑心理学以及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起到了奠基作用,而且它的基本原则及许多观点被当代信息加工心理学所采纳。因此,有人指出,整个认知心理学都是一种新的格式塔心理学。最后,格式塔的整体论还为人本主义所继承。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声称惠特海默是他最崇敬的两位老师之一。
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也有明显的不足。对该学说批评最多的地方是它的实验不够严谨,他们过分依赖现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没有做定量分析和统计处理。别人很难进行验证。此外他们的理论中掺杂着一些物理学和数学术语,比较晦涩难懂,而且有些概念也不够确切。

第八章    皮亚杰学派

皮亚杰的生平及思想来源

一、皮亚杰的生平
让·皮亚杰(1896-1980),瑞士人,自幼聪慧过人,并勤奋好学,早年就对生物学有浓厚的兴趣,11岁就发表了有关鸟类生活的论文,有科学神童之称。15-18岁间还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软体动物的论文。中学期间皮亚杰在其教父的启发下产生了对认识论的兴趣,皮亚杰一生都保持了对生物学和认识论的兴趣。皮亚杰15岁上大学,主修生物学专业,19岁毕业,22岁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之后为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职业,又周游欧洲,到处求学。广泛涉猎科学史、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在心理学方面,他曾跟随荣格学过精神分析,跟随西蒙研究过儿童智力测验,并将测验方法标准化。他对测验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对儿童在测验中的一些看来似乎可笑和错误的回答颇感兴趣,由此他开始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儿童心理学问题。
  皮亚杰在中学时期就对认识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他在早年阅读了大量的哲学著作,并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初步观点,他以后的研究都是想对自己的基本观点进行科学而充分的论证。因此他是在脑中萦绕着“认识是如何发生的”这一认识论的根本问题而踏入心理学界的,他认为认识论问题如果不满足于停留在思辨的领域,就必须踏入心理学领域,他对儿童心理的研究就是为其认识论服务的,他相信个体认识的发展与人类认识的发生发展具有对应或同型、同构关系,从儿童认识的发生发展的研究中可以寻找到人类认识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他的发生认识论与以往所有的哲学认识论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他试图用心理学中实验、实证的方法来解决自古以来思辨哲学在认识论方面一直争论不休的基本问题。
  通过数十年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之后,皮亚杰最终转向认识论领域。他将自己在儿童心理学中的研究成果以及在哲学、逻辑学、语言学、生物学、数学、控制论等学科中借用的成果对认识论问题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认识论体系。
在50年代以前,皮亚杰主要从事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此后转向发生认识论的研究,1955年,他在日内瓦建立了国际发生认识论研究中心,并召集了一批著名的心理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控制论专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等,联合起来研究发生认识论问题。他自己担任该研究中心主任直到逝世为止。皮亚杰一生著作等身,共发表论文500多篇、出版专著70多部(其中20多部是与人合写的),据统计,他一生约以1500多个题目发表过研究成果。主要代表作有:《儿童语言与思维》(1932)、《儿童的判断和推理》(1924)、《儿童的因果概念》(1927)、《儿童的道德判断》(1923)、《儿童的智慧起源》(1936)、《儿童心理学》(1966)、《结构主义》(1968)、《发生认识论原理》(1970)、《意识的控制》(1974)等等。
二、皮亚杰的思想来源
皮亚杰早年对康德和柏格森的思想很感兴趣,尤其是受康德的影响较深。康德提出了人的认识必须借助于先验的范畴,但未回答这些范畴是如何形成的,皮亚杰在继承康德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审查了他所提出的全部范畴,并运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了先验范畴的来源,从而形成了他的发生认识论。
其次,皮亚杰受结构主义哲学的影响也很深。结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科学方法论,主要是人文学科中普遍运用的一种结构方法。皮亚杰运用结构方法研究认知结构问题,发生认识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发生和发展理论。
皮亚杰最初是作为一名生物学家而开始他的学术生涯的,他一生研究工作的主线就是寻找一种能够说明生物适应与心理适应之间连续性的模式,同时探索如何架设一座从生物学通向认识论的桥梁。他十分推崇著名生物学家沃丁顿等人的“渐成论”。该理论是一种强调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胚胎发育理论,皮亚杰认为,胚胎发育理论与他的关于智慧及其结构的发生发展理论存在着平行关系,而且认知功能的发展也是渐成的。
皮亚杰还受符号逻辑学和控制论的影响,他曾用符号逻辑来研究儿童的智慧活动,并认为控制论模型对理解认知机制有重要的帮助。
在心理学方面,皮亚杰吸收了多种心理学理论和成果的成分。例如格式塔学派的整体性原则,精神分析学派的“内化”、“自恋”概念,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关于道德发展理论中的“同化”、“顺应”、“图式”、“自我中心”等概念以及“非二分主义”的观点。此外,他反对行为主义把刺激与反应看作单向关系,提出两者间是双向关系的观点。

皮亚杰主要思想

一、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思想
1、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原因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活动),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人的心理是生物适应的延伸和特殊表现形式,心理及智力都是一种适应环境的手段。
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与环境的平衡。适应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途径实现的。同化是把外界元素整合于一个主体的结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顺应是改变主体动作及结构以适应客观变化。主体通过不断地同化和顺应,形成了一种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这样的动态平衡过程。这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皮亚杰把主体认知结构的原型称为“图式”。这是他的全部理论的核心概念。图式是动作的结构和组织,它具有概括性和组织性的特点,它可以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之中,换言之,图式就是在同一种活动中保持共性的那个东西。图式是适应的内核,同化与顺应都是围绕图式进行的。其中,同化是图式量变的过程,它吸收动作经验使自身不断丰富,而顺应则是图式质变的过程,它通过调整自身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图式最初来源于先天的遗传,一经与环境相互作用,就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逐渐丰富起来。到一定发展阶段就形成了比较复杂的图式系统,这就是认知结构。
2、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首先是心理发展可分为几个具有 质的差异而又连续着的阶段。其次是这些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认识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最后,各发展阶段之间不是阶梯式换的,而是具有一定的交叉和重叠。
皮亚杰花了大半生精力,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划分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该阶段儿童仅靠感知和动作来适应世界,形成的仅是动作图式,其内在逻辑是动作逻辑。他们仅有动作智慧而没有表象智慧和运算智慧。第二是前运算阶段(1-7),儿童头脑中形成了大量动作表象,形成了表象图式,可以用表象进行象征性思维。第三是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个阶段儿童形成了概念的守恒能力,可以可以进行可逆性思维,具有一定的逻辑运算能力,但还离不开具体事实的支持,不能从事纯概念的推理。第四是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这时的儿童可以脱离具体事物,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
  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发生认识论是用发生学的方法来研究认识论问题。皮亚杰说:“发生认识论试图根据认识的历史、认识的社会根源、认识所依据的概念和‘运算’的心理起源来解释认识,特别是科学认识。”由此可见,发生认识论是研究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结构及其心理起源的一种学说。
皮亚杰用进化论的观点发展的康德的“先验范畴”思想 ,提出了“图式”说,科学地解释了人的认识的先天前提问题;用活动(实践)说将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统一了起来;用同化、顺应说解释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用建构说解释认识形成的机制;用发生学立法解释了认识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形成了一种主客统一的真理观。
发生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
1、认识起源于动作
认识既不是来自客体,也不是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动作(或说活动、实践)这一中介物而实现的,儿童通过动作形成对客观环境的认识。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因此,认识(包括智力)的本质也是对环境的适应。
2、认识的内在基础是图式
认识不能凭空产生,它需要一个内在的结构基础,皮亚杰称之为图式。图式是一种加工信息的方式,它具有选择、转换、重组与整合信息的机能。最初的图式是来自于先天遗传的动作图式,如吸吮、抓握、爬行、呀呀学语等,正是这些先天的图式成为儿童探索后天环境的手段,动作图式经内化形成较高级的表象图式和概念图式(以表象与概念形式存在的图式也叫认知结构),这些图式在后天的认识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吸收环境信息从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图式的发展也就是认识的发展。
3、认识的心理机制是同化与顺应
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是“同化”和“顺应”,它们是一种双向关系.。同化是指将环境信息转换、整合到图式中的过程。如果环境信息与图式中已有的信息相一致,主体会直接将信息整合到图式中去。如果环境信息与图式信息不一致,主体往往是首先通过“调整”(转换或曲解)环境信息从而使之与图式信息相一致。如果环境信息与图式的冲突大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则会迫使主体顺应环境信息。顺应即主体调整图式以适应环境信息的过程。同化与顺应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发生的。
4、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认识的发展实质上是图式的发展,图式在不断地同化或顺应环境信息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着,从而使主体的认识能力不断地提高。其中,同化使图式发生量变,顺应则使图式发生质变。同化与顺应之间保持着相对的平衡(协调)的关系,从而使主体与客体之间保持着相对平衡(协调)关系。这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但由于环境的变化或新的环境信息的出现,总是不断地打破已有的平衡,主体会通过新的认识力图达到与环境新的平衡。认识总是以平衡---失衡---平衡这种动态的、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发展着。
5、认识是一个建构的过程
由于认识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认识及其产物(知识或真理)既不是纯客观的,也不是纯主观的。认识并不是主体对客体属性的简单、被动的反映(或称“摹写”)过程,而是主体根据已有图式对环境信息进行能动的选择、转换、重组与整合的过程。也就是主体建构事物意义的过程。建构是通过同化与顺应的双向过程完成的,其中同化过程更多地导致认识上的主观性,而顺应过程又可以保持认识上一定的客观性。同化与顺应之间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关系,因而,认识也是主观与客观的平衡与统一。 “建构”意味着“创造”,皮亚杰的一句名言就是“理解就是创造”。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图式(或认知结构),因而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但这不是任意主观的创造,而是主体在受客体一定制约下的创造,它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达到某种平衡的结果。
三、评价
皮亚杰的理论对认识论以及心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皮亚杰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学说,把认识论与心理学结合进来,着力研究认识的心理起源问题,填补了传统认识论在认识发生问题上的空白。他用心理学的实验实证方法研究认识论问题,开创了认识论研究的崭新途径,从而使传统的哲学认识论向现代的科学认识论转化。另,主客关系一直是认识论历史上争论不休的核心问题,皮亚杰虽然不是第一个提出主客统一思想的人,但他是第一个对主客统一思想进行了系统完整、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并为此提供了大量心理学依据的人。皮亚杰的理论在认识论的历史上是一座伟大的里程碑。
其次,皮亚杰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儿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学习心理学的理论,而且在整个现代心理学中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作用,他提出的图式、认知结构、同化、顺应、平衡、建构、自我中心以及去中心化等已成为现代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他的方法论立场,如整体观、发生发展观、平衡观、主客统一观、已成为现代心理学越来越被广泛采用的立场。1969年,美国心理学会在授予皮亚杰卓越科学贡献奖时,将他的理论评价为“心理学领域独树一帜而又经得住考验的里程碑”。
再次,皮亚杰的临床法是对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一大贡献。皮亚杰之所以能够在儿童心理学中取得突破性成就,是与他的研究方法分不开的,他综合了观察法、询问法、测验法的一些特点、改造了精神分析学派的临床法,创立了一种新的临床法,即研究者在半自然状态下与儿童交往,给儿童提出一些任务或问题,最后根据儿童完成结果而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既保持了儿童活动的自然性、真实性、整体性,又保持了研究方法上一定的客观性和严谨性,特别是皮亚杰将数理逻辑引入作为分析工具,这是皮亚杰的一个创造。因此,有人认为在心理学史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三大突破,分别是冯特的实验法、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法和皮亚杰的临床法及数理逻辑方法。
有人将皮亚杰的心理学理论称为心理哲学,而不是纯心理学,因而他的理论中仍保留了许多思辨的成分,此外,皮亚杰对认识问题的研究过于侧重于其中逻辑结构的分析,而忽略了逻辑结构的研究,忽略了情感等非认知因素对认知过程的影响,这是该理论的不足之处。

第九章   信息加工心理学

第一节  信息加工心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信息加工心理学又称现代认识心理学,是本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把人的认知和计算机进行功能模拟,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待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一种主动寻求信息、接受信息并在一定的信息结构中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所著《认知心理学》一书的问世,标志着信息加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其他代表人物还有纽维尔、西蒙等人。它的兴起既有心理学内部发展的原因,也有邻近学科的影响。
一、信息加工心理学对过去心理学成果的吸收和借鉴
从心理学内部讲,信息加工心理学吸收和借鉴了从冯特以来各种心理学流派的研究成果。
首先、它吸收并发展了以冯特及铁钦纳为代表的传统心理学中对感知、注意、反应时等心理现象的研究成果,还对他们的实验内省法进行了改造,形成了“口述报告法”、“出声思考法”等方法。
其次,它继承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性原则以及对知觉研究的许多成果。
再次、现代认知心理学被认为是反对行为主义的一场革命,但它主要是在心理学研究对象方面的革命,而不是在方法上的革命。它吸收并发展了行为主义的客观主义的立场和许多具体研究方法,用以研究行为主义不愿研究的内部心理学过程。
最后,它吸收了皮亚杰学说中的整体论、系统论、结构论思想,强调认知模型在信息选择、接受、编码中的作用。
此外,它还与精神分析心理学有着一定的联系,它也在试图用现代化的手段研究潜意识问题,例如对“隐形记忆”的研究就与潜意识有关。
二、信息加工心理学对邻近学科成果的吸收和借鉴
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兴起主要的还不是来自对心理学内部问题的批判和创新,而是吸收和借鉴了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心理语言学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多种学科成果的产物。
首先、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对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产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看到了人脑与计算机在处理信息方面的功能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因而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认知过程。计算机科学怀心理学的这种结合还产生了一种新的学科,即人工智能。信息加工心理学与人工智能研究的关系尤为密切,一方面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丰富了认知心理学的内容,另一方面认知心理学的成果又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其次,心理语言学尤其是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对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乔姆斯基提出了著名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认为人的语言能力主要是天赋的,正因如此,人才有可能在出生后的短短几年中以惊人的速度掌握一种语言。他的理论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尖锐的批判,加速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瓦解。同时也促进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另现代心理语言学的一些成果也为信息加工心理学对某些具体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最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对信息加工心理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系统论主要研究的是复杂大系统、尤其是有机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般性质和规律。它既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技术手段,又具有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如果把人的心理学现象也看作是一种复杂的有机系统的话,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就对心理学有着巨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此外,心理活动也是人脑对环境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因此信息论关于信息加工的基本模式是信息加工心理学直接借鉴的理论模式。系统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离不开对信息及自身活动状态的控制,这此方面,控制论又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提供了以“反馈-调节”为基本方式的控制模式。总之,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是三位一体的理论体系。它们正在而且还将继续对现代认知心理学发挥巨大作用。

第二节    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基本观点
无论是有生命的人,还是无生命的计算机,其信息加工系统都是属于符号操作系统,符号操作主要是对符号进行比较、区分和归类。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应具备输入、输出、存储、复制、建立符号结构、条件性迁移六种功能。人工智能的基本假设是,任何一个具有这六种功能的系统就能表现出智能。由此假设可产生三个推论:一是人具有智能,就一定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二是计算机是具有这六种功能的物理符号系统,所以具有人工智能的基本条件。三是既然人和计算机都是物理符号系统,因而可以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智能。信息加工心理学就是用这种假设中的基本规律来解释的类复杂的心理及行为过程的。
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一种主动寻求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存在着“结构优势效应”,即原有的认知结构对认知活动具有重要制约作用。
人的认知过程还受情绪、动机等因素影响,它不仅是在认知结构中进行的信息加工,而且还是在更大的人格结构中进行的信息加工。因此,信息加工心理学不仅研究认知问题,还对情绪、激活、社会认知模型等问题进行研究,并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案研究。
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问题一直是心理学中十分困难的问题,信息加工心理学继承了实验心理学的传统,又吸收了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研究方法:实验、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它体现了对结传统方法高度综合及灵活运用的特点。
评价
信息加工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发展迅速,无论在研究方法还是在理论探讨上都有较大的突破。它作为现代心理学的一种新方向,对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首先,在研究对象方面,它恢复了对内部高级心理现象的研究。其次,在研究方法上不仅综合了传统的方法,又采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在新老方法结合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并积累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再次,它吸收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基本原理、模型整体观、系统观的方法论,有利于对人的心理做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理解。转变了过去的心理学往往把心理现象简单化或片面化的倾向。
但是信息加工心理学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人机类比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作为有生命的人与无生命的计算机毕竟有着本质的区别,不仅人所具有的情感、意志等是计算机所没有的,即使是两者可比的符号操作过程,人的认知的复杂程度也是计算机远远无法比拟的。其次,信息加工心理学相对于行为主义心理学而言,它恢复的对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范围,但相对于其它心理学理论,它仍然是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由于局限于与计算机进行模拟,因而它很少涉及情感、意向、动机、人格以及变态心理及心理治疗等领域。最后,信息加工心理学没有关于心理现象的整体理论体系,只有许多关于局部的具体问题的小型理论模型,而且这些理论模型往往又是彼此对立的,如知觉的“模板匹配模型”理论与“原型匹配模型”理论相对立,注意的“过滤理论”与“衰减理论”相对立。还有一些理论模型不断被新的实验证据所推翻。就连一些现代认知心理学家也承认信息加工心理学还缺少知识的系统积累,缺少统一的概念和体系,研究工作还显得支离破碎。严格讲,信息加工心理学不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学派,而只是一些在研究对象和方法大体相同的心理学家的一个松散的集合,他们每个人都无心建构过去那种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而只关心对局部领域的具体问题的理论解释,他们研究的问题过于微观、琐碎,研究方法又有局限性,很难形成一个完整 统一的理论体系。








第六编    人本主义心理学

第十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本主义高举反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大旗,以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名义在美国登上了心理学历史舞台,成为当代颇有影响的心理学运动。属于这一学派的心理学家很多,而且没有一个明确的创始人,但其中影响最大并被公认的领袖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所谓“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它关注整体的人、个体的人、现实的人,关注人的本性、人的生存、 人的价值和尊严、人生目的等问题。由此可看出,人本主义在西方文化中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它是文艺复兴运动所形成的人道主义(又称人文主义)思潮在当代社会一种体现。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一方面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飞速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宗教信仰以及道德观、价值观的丧失、物欲的膨胀、加之再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心理上带来的阴影,使得人们精神生活日益空虚,人们深深陷入一种无价值感和无意义感的精神危机之中。
  但是专门研究人的精神世界、精神现象的心理学却远离这一社会现实,当时在心理学界占统治地位的是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前者在研究动物、后者在研究精神病人,而对正常人的心理问题几乎没人关心。这种现状越来越引起新一代心理学家的不满,他们把这种心理学称为“残废心理学”。他们认为心理学的重点应研究正常人的正常心理现象,为绝大多数正常人提供精神生活的指南。这一批心理学家开始是独自研究,最后在马斯洛的联络下形成一股统一的势力,形成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可谓源远流长,但最直接的是存在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哲学萌芽于19世纪丹麦哲学家克尔凯廓尔的思想,正式形成于20世纪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二战后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萨特。他们反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他们认为,所谓真理以及它所代表的客观世界是相对于人而言才有意义的。因而主张哲学研究的对象不应是客观的物质世界和理性意识,而应该是作为特殊存在物的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是自由的,人的生活就是一个不断地自主选择的过程,人通过一生的自由选择最终确定了自己的本质,或者说,人选择了自己的生活也就选择了自己的本质。人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是一个充满了荒谬和令人恶心的东西的世界,人的存在必定是孤独的、空虚的、人生的目的就是在不断地自主选择中达到“绝对自由”的境地界。(以上主要是萨特的观点)。或者用克尔凯廓尔的话说:人生的目的就是“成为真正的自我”。
  存在主义哲学虽然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衰落,但它的一些观点已被许多思想家所吸收。人本主义心理学也从中吸收了不少思想素材,他们都强调研究人的真实的内在的自我,而不主张用所谓客观方法研究那些表面的东西,都强调意向性在人格及行为中的作用,强调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而反对把人看作是僵死的机器或无目的、无自主性的动物,都强调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研究,反对忽视人性或脱离现实地纸上谈兵。但二者也有区别,存在主义是一种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而人本主义则是一种乐观主义的心理学。
  
   第二节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的生平
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1970),美国人,早年学习法律,因缺乏兴趣改学心理学,最早接触的是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但很快就对其元素方法产生厌倦,从而转向华生的行为主义,但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他用行为主义方法教育这个孩子,结果因孩子愚笨而毫无成效,这使他对行为主义理论大失所望。之后,他又学习了霍妮、弗洛姆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惠特海默的格式塔学说,这些理论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成他抛弃行为主义立场,并形成了一种整体性和动力性的心理观。
到40年代末,马斯洛已成为颇有才能的实验心理学家,并开始以健康人为方向,研究自我实现等问题。初步形成了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发表了一些“不合正统”的思想观点,50年代初,他开始和那些有类似观点的心理学家进行联络,几年后便联系到了120多人,他们开始商量创办一个属于自己阵地的杂志,杂志的名称也是临时商量确定的,这就是1961年正式出版换《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1963年,他们又成立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会”,杂志的出版和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人本主义心理学正式诞生。在此之中,马斯洛一直最重要的组织者。为此,1967年马斯洛被推举为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这也标志着人本主义被美国正统心理学界所接受。
马斯洛的主要代表作有:《动机与人格》(1954)、《人格问题和人格发展》(1956)、《宗教、价值和高峰体验》(1964)、《科学心理学》(1966)、《存在心理学探索》(1968)、《人性能达到的境界》(1971)等。
马斯洛的主要理论
(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1、以健康人为研究对象的原则。
马斯洛认为,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上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说都存在严重问题,行为主义研究的动物,它对于理解人与动物的共性特征虽有一定意义,但忽略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异。精神分析研究的主要是不成熟、不健康和畸形的人,最终也只能导致消极的心理学。此外,传统心理学虽然研究正常人,但只是统计学上平均数的人,而远离于现实的、成长着的人。为此,他提出心理学家应以健康的人或自我实现的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应关心人 的精神成长、价值成长及道德发展。
2、整体动力学原则。
马斯洛反对静态的、条块分割式的研究方法,他综合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性原则和精神分析理论的动力学原则,提出了整体动力学原则。
3、以问题为中心的原则。
马斯洛反对心理学中一直遵循的以方法为中心的原则,他认为方法中心论过分强调技术设备和数量关系,它把视为目的本身,往往不由自主地将问题围绕方法而转移,他对此作了个幽默的比喻,正如一个人唯一的工具只是锤子,诱惑人的想法就是把一切都看成是钉子。以方法为中心还使得心理学家安于现有的方法,形成正统的观念,排斥异己,安于对琐碎问题的实验和验证,力求稳妥,不敢涉猎重要的人格和道德领域。
基于以上认识,马斯洛强调心理学应以问题为中心,着重研究对个人和社会有意义的问题,而不必受方法的局限。方法应顺应问题,而不是问题顺应方法。他主张用更综合的、更开放换、多学科的方法来研究心理问题。
(二)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动机的基础是需要,需要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着动机的性质和强度,但需要与动机又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但只有少数能成为行为的动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是否受本能支配而分为基本需要与成长性需要两大类。又按发展顺序和等级分为若干层次,早期,他分了五个基本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补充了认知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两种。
马斯洛认为这些需要层次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其一,越是低级的需要就越基本,越不可缺少。其二、低一层需要基本满足后,便会降低对人的影响力,使人转而追求高一层的需要。其三、如果某一层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便会使人长期停留在该层需要的追求之中,该层需要就成为个体的优势需要。其四,个体在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中,如果受到过重或过多的挫折的话,还会使个体返回到较低层次的需要中来,以低级需要的满足来安慰自己。其五,只有前几层需要都大体满足之后,个体才能够形成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是永无止境的。
(三)自我实现理论
马斯洛一生致力研究人类身上光明的一面,并把充分发挥潜能和创造性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在他提出的需要层次中,他重点研究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他把自我实现看作是人的本质存在,是超越了物质需要的高度的精神境界。自我实现即个体潜能(尤其是创造潜能)和价值的充分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最高级的需要,是人的真正的存在状态。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不是一就而就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马斯洛认为,由于社会的和个人的种种原因,现实中多数人都没有发展出自我实现的需要,能达到自我实现的人只是极少数。他研究了许多杰出人物,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的优秀品质概括起来作为自我实现的人的具体特征。如自然质朴和民主的个性、自主性、宽容、关怀、具有创造性、审美感和道德感及幽默感,经常有“高峰体验”等等。当然,自我实现的人也不是完人,他们身上也有或这或那的一些将要缺点。但总体上看这仍是马斯洛的理想人标准。也是他所认为的健康人的标准。马斯洛还认为,并非只有成功人物才属于自我实现的人,实际上,许多名人并未达到自我实现,而一些平凡的人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潜能,取得力所能及的成绩,并且愉快地生活着,便下达到了自我实现的境界。
(四)高峰体验与存在性认识学说
高峰体验
在马斯洛的理论中,高峰体验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高峰体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深处的、身心融合的、短暂而强烈的积极情绪体验。它的具体表现方式因人而异,但凡是产生过这种体验的人都声称:“在这类体验中感到自己窥见了终极真理、事物的本质和生活的奥秘,仿佛遮掩知识的帷幕一下给拉开了。…像突然步入了天堂,实现了奇迹,达到了尽善尽美。”(马斯洛语)。这种体验不是经常出现的一般性感受,而是在自己生活中最幸福时刻迸发出的一种短暂的极乐感受。“这些美好的瞬间体验来自爱情,和异性的结合,来自审美的感受,来自创造冲动和创造激情,来自意义重大的领悟和发现,来自女性自然分娩和对孩子的慈爱,来自与大自然的交融。…”(马斯洛)。这种感受并不是宗教迷信的结果,而是正常人都可以诞生的,但越是人格健全的人,越容易产生这类体验,达到自我实现的人最容易形成高峰体验。
存在性认识
马斯洛认为,当一个人产生高峰体验时,他就会用全身心感知到一个超乎寻常的世界,一切都变得神圣了,一切都变得美好了,一切都被重新界说了。马斯洛将这种认知能力称为“存在性认知”。它是发自人性的本真的认识,它可以透视事物的本质。
马斯洛把一般的认识论视为客体中主义的低层次认知理论,而把以人为中心的认知看作是高级的认知理论,他认为,真正的认识过程绝不应是客体与物化主体的冷冰冰的对应,而是人对世界的能动的主体投影,是人的本体存在全身心泛化后的升华物,人的存在性认知是获得真理的科学认识论。
(五)价值理论
马斯洛还提出了“价值存在”的概念。
他认为人的需要都是由潜在能量――即潜能所决定的。本能性的低级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高级需要是近似人的动物和人类所共有的,而创造性则是人类所独有的,越是高级的需要和潜能就越带有人性。在这里,马斯洛用潜能说明的内在价值,一种潜能就是一种价值,潜能的发挥即价值的实现。如健壮者喜欢运动,有天赋智慧的人渴望创造,等等。能量要求被释放,才能要求被运用,只有发挥出来才停止吵嚷。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种事业之中,他们喜爱这种事业并渴望在其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寻找自己的“存在价值”。这种存在价值像需要一样在起作用,他将之称为“超越性需要”。
马斯洛以“存在价值”为基础,并以多种邻近学科的研究资料为依据,提出了自己 的价值论体系。主要内容有:其一、人性是善的,恶是派生的,是由于人的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导致的。其二、高级需要的价值高于低级需要的价值。人在高级需要如尊重、爱、的需要满足时获得的快乐和幸福高于在低级需要获得满足时的快乐。创造潜能的实现是自我实现的集中表现,它是对人生的最高奖赏,它往往伴随着高峰体验。其三、高级需要和创造潜能不象低级需要那么强烈,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其四,人的潜能和存在价值与社会价值并无矛盾。高级需要往往与满足他人及社会的需要相联系,因而人的需要层次越高,自私行为就越少。
评价
马斯洛的理论不仅在心理学,而且在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都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首先,马斯洛的理论在对健康人、对人性中的积极面、对人格、价值、人性、人的潜能等高级心理现象的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这些成果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此外,他强调心理学应以问题为中心,心理学应该更有成效地解决真善美及价值等问题,无疑广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其次,马斯洛关于人的高层需要和内在价值的人格学说,在心理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近代心理学的各派理论都涉及人与动物的联系与区别的问题,但大都强调人与动物的连续性和共性,而马斯洛的理论不只是强调了人与动物的区别,而且对人类高于动物的本质特征给予了学理上的依据。在西方社会曾有“19世纪上帝死了,20世纪人死了”的感叹,因而,这是在西方社会宗教的人性价值观解体后,用现代观念重塑人性人价值的有益尝试。
再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现代行为科学及管理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基本观点被现代行为科学所吸纳,而行为科学又是管理学的重要基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成为现代管理心理学的五大理论支柱之一。此外,西方传统管理学中曾出现过两种著名的人性假设,即“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假设,马斯洛关于“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这启发了现代管理学开始关心如何满足被管理者的高层需要以及潜能的发挥。这是管理学的一次重大进步。
马斯洛理论的缺陷,首先是他偏重于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特别是社会对人的制约很少考查,脱离社会谈个人价值的实现难免有“空谈”之嫌。此外,他的自我实现的理论适用的普遍性也值得怀疑。

罗杰斯与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一、罗杰斯的生平
卡尔·罗杰斯(1902-1987),美国人,早年在农学院读书,期间曾随美国基督教青年会社团来到中国参加“世界基督教同盟大会”,毕业后因结识了华生、阿德勒等心理学家而对心理学发生兴趣,转攻心理学并获得博士学位。以后曾先后在多所大学任心理学家教授和在研究所作研究员,主要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罗杰斯是美国应用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并曾任该学会主席,1946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6年荣获美国心理学会首次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罗杰斯一生著述甚丰.
二、罗杰斯的主要理论
自我理论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是以“自我概念”为核心的,他认为,自我概念是一个人整个人格的缩影,也是人格发展和变化的基础。
他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首先是来自他人的“关注”,特别是儿童时父母的关注,父母对儿童一贯持喜爱、认可、尊重、关怀等“积极关注”,可以使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反之,若父母过多给予儿童批评、责备、忽视、冷漠、等“消极关注”,则会使儿童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儿童在他从关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自我关注”,(自我意识),形成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从而使自我概念进一步发展。
自我概念并不一定符合个人的真实面目,有可能掺入了虚假的成分,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与其真实情况差距过大,就会导致自我概念与自我行为体验不一致,罗杰斯称之为“自我不协调的人”。这类人便会经常出现内心混乱状态以及焦虑情绪,而自我防御机制则是抵制那些与自我概念不一致的自我体验,个人成分从而保持自我的同一性,如果自我防御机制不能有效地抵制内心的不协调,便会导致心理异常。因此,“自我协调”是保持人格健康的关键。
人除了自我概念之外,还有一个“理想自我”。自我概念与理想自我总会保持一定的差距,这样人为消除这种差距就会不断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即努力趋近自己的理想自我,这便是自我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是人格发展的根本的动力。
不过自我概念与理想自我之间的距离应该适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人格的发展。自我协调人能够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这里理想自我则能充分发挥它的动力作用,而自我不协调的人,则难以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适应不良。
心理治疗理论
罗杰斯是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专家,他的人格理论主要来自他的治疗实践。而他的心理治疗理论是完全建立在人本主义基本思想原则和立场之上,因而他创立了一套与传统心理治疗迥然不同的治疗理论与方法。
首先,他从人本主义关于人性的假设出发,认为在解决自身心理问题方面,人同样具有积极发挥个人潜能的倾向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治疗的基础首先是理解和尊重,并充分调动对方固有的积极性和潜能,因此,他反对过去传统的治疗方式,即治疗者站在指导者的地位上居高临下地指导患者,他主张双方应该采取平等方式进行交流,应该给予对方以充分的理解、尊重、友谊、温暖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为此,他不把被治疗者称为“患者”,而是采用了“来访者”这样一个中性的名词。而对于治疗方法的命名,他开始采用的是“非指导性治疗”,后改为“来访者中心治疗”,最后改为“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其次,在治疗目标方面,传统的治疗理论都是围绕解决心理问题或心理疾患,而罗杰斯把心理治疗的目标提高到“整个人格的为变化”,如减少人格冲突、增强人格整合、发展积极的生活方式等。
最后,在治疗方法方面,罗杰斯不看重技术技巧性的东西,而看重治疗的气氛,融洽的关系,真诚的态度,同情性的理解,感情的投入等因素,他认为:“治疗成功并非依赖治疗者的技巧的高低,而依赖治疗者是否具有某种态度。”他认为通过以上态度,可以帮助来访者化解消极情绪,培养积极情绪,重建生活的信心,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最终达到使其人格整合,促进其成长的治疗目标。
三、评价
罗杰斯的理论在心理学界,心理学治疗领域以及教育领域都产生也广泛的影响作用。首先,他的自我理论,将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霍妮的理想自我以及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等思想有机地综合了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更加系统完整的人格理论,是对自我心理学的重要发展。尤其是他提出的“自我概念”,已成为当代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被认为是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成分。其次,他的心理治疗理论已成为当代最有影响的治疗理论之一。是对心理治疗学的重要补充。最后,罗杰斯还提出了一套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的新模式,成为二战以来最有影响的三大教育学说之一。
理论界对罗杰斯理论通常持以下批评意见:其一,过分强调了个人的力量,忽视了社会对个人的制约作用,走入了完全的非决定论立场。其二、仅从“自我”一个角度探讨人格问题,忽视了其它心理因素,有简单化倾向。其三、研究方法主要依靠初试的口头报告,不够客观。
                                                     (完)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2 |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19: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提醒哦,本人会改进的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