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学院
法医毒物分析的-几种致死的常见毒物介绍以及判断方法 ...
查看:
1372
|
回复:
9
[知识科普]
法医毒物分析的-几种致死的常见毒物介绍以及判断方法
简洁模式
188395
发表于 2025-1-21 13:07:08
湖北
一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
属于气体毒物的一种,表征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子量为28.01,略轻于空气,微溶于水,易燃易爆,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2.5%~74.2%。一氧化碳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
一氧化碳中毒多见于意外泄露事故和燃烧不充分时引起。在环境密闭或者通风条件不够的时候,一氧化碳会聚集达到较高的浓度,导致吸入一氧化碳导致中毒或者死亡。
致死手段:被吸入体内的一氧化碳约90%与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而产生中毒症状。一氧化碳中毒程度和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接触时间、接触者自身状况有关。
一氧化碳中毒者尸体特征:血液一般呈现樱红色,具有流动性,不易腐败。
二
秋水仙(植物毒素)
本身毒性较小,但他的代谢产物氧化二秋水仙碱(oxydicolchicne)毒性很大,对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都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而且可以抑制血细胞的生成,对神经中枢和平滑肌有麻痹作用。一次大剂量摄入或长期使用,可以导致急性中毒或者蓄积中毒。口服治疗极量3mg,致死量20~30mg。
急性中毒者一般在24小时内出现频繁恶心呕吐腹泻等等胃肠道症状,随后出现血尿、蛋白尿、电解质紊乱、手足麻痹、四肢酸痛、肌肉痉挛等,最后进入多器官功能损害、衰竭期,出现休克、心跳停止,通常在摄入24~72小时区间,因为循环衰竭、呼吸麻痹或致命性心律失常死亡。小剂量连续使用导致的中毒,通常具有潜伏期,一般在用药之后3~6天出现症状。中毒者由于肝脏循环作用,胆汁中的浓度远高于其他部位。
三
河豚毒素(TTX)
属于动物毒素的一种,主要来源于河豚。但河豚毒素在卷贝、虾虎鱼、蓝斑章鱼、马蹄蟹、蝾螈、箭虫、环节动物、石灰质藻类和一些海洋细菌中也有发现。
河豚体内毒素含量因品种、季节不同而有所差异,鱼的体积大小与毒力强弱无关。一般而言,河豚体内各组织毒性强弱顺序为:卵巢>肝>血>眼球>腮>皮>精巢>肌肉,繁殖季节组织毒性增强,新鲜并且洗干净的肌肉一般无毒,死后久置的河豚因内脏毒素渗入可导致肌肉含毒。另外繁殖季的双斑东方鲀也含有强毒性。
另外统计资料表明,用河豚毒素自杀或者他杀的例子极为罕见。
四
百草枯
除草剂的一种,又叫对草快、克无踪等,具有非选择性和触杀特性。合成于19世纪。百草枯中毒的病死率高达25%~76%。
五
毒鼠强(TETs)
又叫鼠没命,特效灭鼠灵,属于环状结构的有机氮化合物。
理化性质:纯品为白色粉末,无味,熔点为250~254℃,在255~260℃分解,在水中溶解度约为0.25mg/kg,不溶于甲醇和乙醇,微溶于丙酮,可溶于氯仿、二氯甲烷、苯、醋酸乙酯和二甲亚砜等有机溶剂。常见的毒鼠强鼠药多为白色粉剂或用粮食制成的颗粒状毒饵。
毒性:毒性极大,约为氰化钾的100倍,士的宁的5~10倍,为氟乙酰胺的3~30倍。
由于毒鼠强在我国非法生产、使用的历史较长,其毒性大、适口性好、作用速度快且价格低廉,加之无色无味、易于投放、隐蔽性极强,由其引起的意外中毒、投毒杀人和服毒自杀的事件仍在发生。
毒鼠强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快速吸收,但不易经完整的皮肤吸收。毒鼠强进入血液后很快在体内较为均匀的分布,可较长时间地存在于体内。通过肾脏排出的速度极慢,有报道从中毒后40天血中和80天尿中仍然可以检测出毒鼠强。
毒鼠强的毒理作用主要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与拮抗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氨基丁酸(GABA)有关。口服中毒者,症状一般出现在进食后数分钟到30分钟,也有长达13小时者。症状出现的快慢以及严重程度与胃的充盈状况和毒鼠强的服入量密切相关,死亡多发生在服药后0.5~3小时。轻度中毒者有头痛、头晕、腹痛、乏力、恶心、呕吐、口唇麻木、虚汗、四肢麻木等症状;重度中毒者可突然晕倒、面色青紫、四肢阵发性、强直抽搐、口吐白沫、深度昏迷,类似于癫痫大发作,可持续数分钟到数十分钟,一日发作数次到数十次,严重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阵发性、强直抽搐为毒鼠强中毒的典型症状。有半数中毒者在抽搐控制后出现精神症状。毒鼠强目前暂无特效解毒药,早期使用苯巴比妥钠惊厥治疗,同时采用洗胃、催吐、导泄等抢救措施,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生还的可能性比较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可逆性,一般无神经系统后遗症,但婴幼儿或昏迷时间长者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会收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六
汞及其化合物
汞是唯一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的金属,所以又称水银,呈现银白色,平均原子量为200.59,比重13.6g/立方厘米。其熔点为零下38.9℃,沸点356.9℃。易挥发,蒸气压很低,20℃时仅0.16pa,50℃是约1.7pa;若有露天放置的汞存在 ,将使空气中含有汞蒸气;达到饱和时,20℃的空气汞含量约为13微克/L,50℃时达到0.126mg/L。长期处于含汞环境可引起慢性中毒。
汞在天然矿物中,主要以硫化物存在。汞的硫化物、氧化物、碘化物都有颜色。天然产的硫化汞多为红色。硫化汞极难溶于水和一般酸碱,通常认为无毒;高温可使其分解。氧化汞呈现红色或者黄色,水中溶解度小,但因可溶于酸而有强毒性。毒性最强的是氰化汞。氯化汞,也就是升汞,有剧毒。汞的吸收因汞的形态、接触途径以及 哺乳动物,包括人的年龄的不同而不同,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皮肤进入人体。急性中毒者可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胸闷、流延或流泪等,进一步可出现腹泻及精神神经症状,精神障碍、语无伦次、清醒和昏迷交替等,另可见牙龈肿胀、溃疡,尿蛋白阳性。轻症者大部分症状可逐渐消失,但胸闷、呼吸困难可持续一周甚至更久,重症者可发生休克、昏厥、抽搐、以至昏迷死亡。
汞的吸收与年龄有关。动物实验表明,氯化汞在胃肠道中的吸收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少,幼年大鼠的吸收是成年大鼠洗手的40倍。
七
水溶性无机毒物(亚硝酸盐、强酸、强碱)
亚硝酸盐:在工业和建筑业中广泛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其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由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经常发生,人摄入0.3~0.5g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急性中毒原因多为:将亚硝酸盐当做食盐、碱面等使用和食用;投毒;食用了含有大量亚硝酸盐的蔬菜,尤其是不新鲜的绿叶蔬菜。慢性中毒(包括癌变)原因多为:长期饮用亚硝酸盐含量过高的井水;长期食用含有超量亚硝酸盐的肉类食品等。因此,亚硝酸盐的检验是毒物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
常见的亚硝酸盐有亚硝酸钠(NaNO2)和亚硝酸钾(KNO2)。纯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无臭,味微咸而略苦,外观像食盐,易潮解,极易溶于水,微溶于醇和醚。亚硝酸盐遇酸产生亚硝酸,后者很不稳定,仅存于冷的稀溶液中.
中毒症状:亚硝酸盐为血液毒素,其中毒的主要症状为口唇、指甲、全身皮肤以及黏膜呈现不同程度青紫色,同时又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症状。严重者出现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反应迟钝、意识丧失、惊厥、昏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体内中毒过程:吸收入血后,亚硝酸根离子会迅速将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造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此时血红蛋白变性,失去携氧功能,导致组织缺氧而中毒。因其发病突然,症状严重,往往来不及救治即引起死亡。此外,亚硝酸盐还可与仲胺结合产生亚硝基化合物,具有致癌致畸作用。
214243
发表于 2025-1-22 18:27:31
四川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
百草枯那个救回来也基本有永久后遗症的。。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245019
发表于 2025-1-23 21:24:47
新疆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谢谢分享
233167
发表于 2025-1-31 08:19:32
福建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
265293
发表于 2025-1-31 13:38:41
新疆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谢谢分享
104945
发表于 2025-1-31 23:36:07
河南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百草枯死亡率百分百了吧
210432
发表于 2025-2-1 12:13:24
北京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
250844
发表于 2025-2-5 01:29:24
甘肃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
非常有用!
137182
发表于 2025-2-22 13:45:34
广西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
返回版块
尚未登录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回复
分享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