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06|回复: 31

[推理资料] 推理小说思考方向第二弹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22-5-13 00:41:53 | 2022-5-13 02:40编辑 | 发自安卓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处我就不谈崩坏流和叙诡了,谈比较本格。
此处我也不谈什么现实什么的。不谈高智商烧脑啥的。我只谈体验

我认为推理小说给读者带来的,就俩种核心体验:1,“推理感”或者说“烧脑感”;
2,“揭秘炫酷感”。


同时请注意,一切都是服务观众和读者,一切都是。

所以说“烧脑感”并不需要真的烧脑,而是让观众感觉他头皮发麻,“逻辑太强大!”,“脑子要炸了”,细思极恐。可没说真扔高数书给他哦。真谈烧脑,谁比奥数习题集烧脑?

观众读者要的本质是一种“爽”,一种脑子跟着转动,思考的“爽”。即使推理小说,也一样。只不过你不能太过于离谱,让读者觉得太不可行,太没逻辑。让读者觉得有逻辑然后他感觉头皮麻麻,好烧脑好爽。“揭秘炫酷感”也一样。
各种写法有各自优缺点,当然,同一部小说可能混杂着多种写法,混着,不会如此生硬拆开的。

一,一件事物,我先想好,然后我把他有的A,B,C特征说出来,慢慢在前边埋伏笔。比如我说,早上唱歌跳舞,下午吃甜点,周末关门。答案是,幼儿园。

很多最简单的日常推理和悬疑小说都是这么写的。这样的好处是,特么太好想了。

不过通常来说,他不敢把全部特征都写干净,使得答案有唯一解,那样很容易很容易被猜出。固这种写法的通常只敢揭露百分之50,60的特征就完了。
而且这种写法对于复杂行为,几乎不可能存在唯一解。
比如很多社会派小说,犯人也计划很复杂呀,做这布那步的。最后侦探居然全部推理出来??还很精确??这是不可能的几乎。因为他所留下那些伏笔,踪迹,同时满足A,B,C,D所有他可能有的计划,此时你可以怎么想都能往里套,而且还很符合逻辑。

所以此时,这种又引申出一种新的模式,罗生门模式。比如西泽保彦的《死了七次的男人》,东野圭吾《恶意》。

罗生门模式就是同个地点人物时间,基本不变,但做事模式变。本来是妈妈打儿子,忽然变成儿子打妈妈之类的。东野圭吾的《恶意》。因为这种把一件事,或一个物,我只抽取出,A,B,C特征出来讲出来做伏笔,每次都很可能可以反转,然后换成新故事套上。所以想制造反转很容易。从而有了罗生门模式。

这种写法,也和海龟汤很像。反正就是一个事,物只抽取部分特征部分表象展现埋伏笔而已。



二,诡计的。
诡计我又分常规诡计和超凡诡计。常规诡计怎么说,也是没接触过很难想出的,如果真的压根压根没接触过的话。那些心理密室,和普通的不在场证明诡计,那些普通的替身,调试钟啥的。
当然,要是没接触过还想出来的,绝对是聪明人,贼聪明聪明。
超凡诡计的,我又称为魔术流。魔术流的,就是弄很复杂的机关,钓鱼线呀,化学反应,还有巴拉巴拉一堆。反正最后营造出很诡异的,尸体消失呀,瞬间移动呀,被火烧却不死重生呀。

这种的,除非你是作者本人,真心不可能想出。他涉及太复杂的很多东西,知识等等。这种我一直对书内侦探居然能识破觉得不真实,就算一个魔术师看另一个魔术师表演一个复杂的魔术,也就只能大概说出里头很可能的疑点,最后自己复现一下差不多效果罢了。几乎不可能复现得机关呀,步骤呀,都一样。。。

而且这读者通常也很没啥推理感,因为推理怎么说。你是事先知道A,B,C这些知识这些线索,最后推出答案。而用这种的通常需要用大量未知冷门知识。或者说压根很多这种诡计现实是行不通的。


这种的发展慢慢地也变得弱势了。为何呢,和上一种反而不一样,上一种的给读者,观众,其实有点“推理感”的,观众会拿已知的那些伏笔猜,猜,猜。观众也乐于猜。


而这种华丽手段,反而很多观众到答案揭开前,都没啥好头绪,顶多知道一定又是钓鱼线,但钓鱼线咋扯的,确实没有啥“推理感”,或者说“参与感”。写推理小说,推理电影啥的,给观众读者“推理感”“参与感”是蛮重要的。
此种写法,鸡丁,御手洗熊猫,这些国内的挺多。但是这种的缺点就是,通常优秀的就是这个魔术般的诡计,给观众读者的“推理感”弱,文笔如果也弱,通常真的很难受。而且诡计写一个就少一个,这种的,现在真的在瓶颈了,特别难想。所以最终大多数作家还是变成第一种写法。


三,推演排除法的。比如体育馆之谜,x的悲剧。这种他可能最符合,汉语名词“推理”。因为A,B,C所以答案,D。

和第一种有啥不同?这么说吧,第一种是没有唯一性的。很滑,沸点高。啥?花生油!,不过玉米油也行呀!这种是第一种。


第二种是,我先通过灶台的痕迹,排除了是玉米油的可能,排除芝麻油的可能,再从商标得出其他可能性,最后只有可能是花生油。

但随之又有问题出现了,这种真的完美无瑕吗?这种最大缺点就是如果写不好,往往极其容易是强行逻辑。


比如福尔摩斯推理烟斗,左撇子右撇子的。关键,万一主人就很烦人,抽烟姿势有点怪,所以导致明明右撇子却出现左撇子的感觉。
而且这种越为了不让观众太容易猜出,越容易导致在一些点上越强行逻辑。

不过总体而言,这种比起第二种要好写多。
而且他也通常是这三种里面给读者“推理感”,那种所谓“烧脑感”最强的。但他的“揭谜炫酷感”是最弱的。
第二种的要是写得好,“揭谜炫酷感”会很好。但往往给读者的“推理感”很弱。诡计流就是如此,懂就是懂,不懂那就只能等你说答案。而那些简单诡计的,你一旦看过此诡计,那这篇故事几乎没啥好看的了。这也是第二种的难受之处。也是导致现在瓶颈的原因之一。
第一种的则是要看你的故事,背后那个故事写得怎么样。第一种的往往不是那些伏笔所对应的事物,的真相给你带来“揭谜炫酷感”,而是本身这个悬疑作家或者社会派作家,他背后写的那个更深层的故事,给你“揭谜炫酷感”。

比如看似恩爱夫妇,其实丈夫以前是买卖人口买来的老婆。看似毫不相干男女,其实男的在背后各种犯罪从而保护女的。第一种写法的,也就是那些悬疑小说,甚至天龙八部是吧,那个乔峰找大恶人。他的“揭谜炫酷感”,就是透漏背后这个深层的故事。

人和人看书看电影爽点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喜欢清晰思路,思考,他要的就那个“推理感”。

其实,如果没有利用后期奎因,没有多重解答没有伪解答。“推理感”和“揭谜炫酷感”往往是很难共存。

我看过很多拥有伪解答,后期奎因类的作品,他同时把“推理感”和最后的“揭谜炫酷感”合在一起,很爽。

但我确实还没看过一本,只有单一解答,不加多余的伪解答,但能把“推理感”和“揭秘炫酷感”合起来的。因为通常你“推理感”做得太好,到揭谜最后一页前,读者心里差不多差不多有个差不多答案了。很难有“揭谜炫酷感”。这一点就和第一种和第二种不一样。

除非你像麻耶雄嵩一样,多重解答,伪解答,各种转。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 楼主| 发表于 2022-5-13 00:59:47 | 发自安卓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也扯一句叙诡吧?叙诡通常就是我说的第一种写法。在一些地方埋一些疑点,伏笔这种东西。把A,B,C特征写出来,不过这些A,B,C特征很容易引导人想成D,而因为是叙诡,其实是F。
叙诡他也是玩的,“揭谜炫酷感”的
1 | 发表于 2022-5-13 07:22:42 | 发自安卓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ω`❁)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1 | 发表于 2022-5-13 08:00:14 | 来自小霸王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1 | 发表于 2022-5-13 08: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个开头 还没看完
支持“一切都是服务观众和读者” 这一句话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1 | 发表于 2022-5-14 00:17:02 | 来自小霸王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
1 | 楼主| 发表于 2022-5-14 02:43:05 | 发自安卓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22-5-14 21:54:04 | 发自安卓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 发表于 2022-5-15 06:21:27 | 发自安卓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
| 发表于 2022-5-15 07: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看b站,感谢分享
返回版块
123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